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略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
近代史;语境;语词——略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略论古代世界的早期国家
略论中国封建政权的运行
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
略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及
最新热门    
 
略论明中叶以后政治腐败与经济繁荣同时并存的奇特现象

时间:2009-7-24 13:51:39  来源:不详
古贵族成为大明帝国在北边的主要劲敌。最后李自成农民军一举推翻明朝统治。
  明中叶以后,与政治日趋腐败同时并存的,是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说到“经济发展”,首先需要破除一个错误认识,由于中国历来以农立国,是一个传统农耕大国,又以“重农抑商”为基本国策。从而在古代经济史研究中,也就习以为常的形成一种凝固的传统观念;一讲到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往往只提农业,很少注意手工业,更不敢多提商业。而且“农业”的概念,又常常不是指“大农业”,仅局限于粮食作物。其实,明中叶以后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社会经济的新发展,主要已不是单纯表现于传统农业,也不是说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有多大改进,以及亩产量提高多少。而主要是指工、商业②;东南沿海区域经济的形成,以及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经济的新开发。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知识,是经济构架的四个基本要素。明中叶以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变化,是大批农村劳动力从粮食生产中转移出来,进入其他领域,或改种经济作物,成就地从工、从商。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离开农村,成为城镇居民;加大对工、商等领域的资本投入;生产观念更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资源配置日趋合理。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尤其是湖广、四川等地开始规模开发,逐渐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由“苏湖熟,天下足”转变为“湖广热,天下足”。商业性农业获得了空前大好的发展机遇。棉、桑、麻、甘蔗、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迅速增幅。特别是甘薯和烟草的引进和广泛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甘薯,田地皆宜,条件要求很低,南北都能种植,产量又高,使吃饭困难问题有所缓解,众多贫苦农民以其为主食、充饥度荒,减少死亡,保存了较多的劳动力,又可以腾出更多的农田,“改粮他种”,开辟新的生产领域。烟草的推广同样极为快速,效益亦相当可观。明代著名经济学家徐光启说:有明一代近三百年间江南赋税如此畸重,广大民众之所以能够勉强生存下去正是由于经济有了新的发展。而他所说的经济,就是棉花等商业性的农业经济。按照前面提到的经济构架的四个基本要素,明代江南最具有优势。因为江南自、来以来,人口稠密,劳动力众多,经济发达,资本最为雄厚;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文化最为发达,人才济济。因此,在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商业性农业发展最快,经济最为繁荣。
  社会分工日益细密,作为中国地主制经济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个体农民所有制中的农家手工业,主要是棉、丝纺织业,已经开始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作为农业的补充而逐步走向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举足轻重的独立的生产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增长,并且成为各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门路。不少豪民富户,也通过经营这类手工业积累了巨额财富。明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新发展的最突出标志——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就是首先出现于手工业生产部门,
  由于农业与手工业的日益分离,加快了商业的发展。农民和农产品更加依赖市场,城、乡经贸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宽,各地以市场营销为主体的市场网络,开始初步形成。商人队伍更为壮大,长途贩运已经甚为普遍,内地与边区全国性的商品的大流通也日趋活跃。而最具有时代色彩的,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常、镇等地,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不同于以往政治、军事性质的、专业化的工商业市镇,大批拔地而起与迅速扩展。
  特色经济区域开始初步形成。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历史文化不同,生态环境互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总会有一些地方先发展起来,一些地方相对滞后。先进与落后同在,这是一般的发展规律。明代也是这样,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于东南沿海。以苏、松、嘉、湖等地棉、桑业为特色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外贸、蔗糖、果品、花卉为特色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蔗糖、水果为特色的福建南部沿海经济区,均已初具规模。中叶以后黄淮流域和“九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都步上了新台阶。
  金融货币事业进一步发展,白银生产与使用扩大,嘉、万以后以“计亩征银”为主要特征、中国赋税制度史上重大改革的“一条鞭法”的推行,就是商品货币经济不断繁荣的反映,经济是基础。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整个社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