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牧业开发

时间:2009-7-24 13:52:07  来源:不详
⑤ 曾巩:《隆子集》卷20《夷狄》,第7页.清康熙辛巳年版。
⑥ 《西夏书事》卷32,《西夏书事校证》第370页。
⑦ 吴天墀:《西夏史稿》,第18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⑧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6。
⑨ 《宋史》卷348《陶节夫传》。
⑩ 《西夏书事》卷10《西夏书事校证》,第n7页。
⑾ 《西夏书事》卷12《西夏书事校证》,第141页。

获得“善水草,宜畜牧”的河西走廊后自然可以大显身手。早在李继迁向河西扩张时就曾想“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然后长驱南牧。”①《金史·夏国传》载,西夏“南界横山,东距西河,土宜三种,善水草,宜畜牧,所谓凉州畜牧甲天下者是也。”瓜沙诸州亦是“素鲜耕稼,专以畜牧为生。”②宋皇祐二年(1050年)辽征西夏,“至西凉府,获羊百万,橐驼二十万,牛五百。”③这一数字与1999年底武威地区四县市牲畜存栏数相比,羊只约为今天的70%,橐驼、牛则相当于今天大家畜总数(马牛驴骡驼)的一半,这已很为可观了。而这些并非凉州牲畜的全部,上述未提马匹.或漏载,或已被夏人逃逸徙走。而早在五代宋初河西地区就一直是中原王朝所依重的军马供给基地。《资治通鉴》卷278“长兴四年十月”条:“西北诸胡卖马者往来如织。”宋人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18《西蕃地界》云:“武威郡至天圣初土贡(马匹)不绝。”西夏时河西马匹仍应有相当数量。上言牛仅有500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河西农业开发的有限性。

西夏的畜牧业有官营和私营两种。私营畜牧业又有大土地占有者经营与个体族帐经营。黑城出土的《瓜州审判案》残卷,记录了惠宗天赐礼盛国庆二年(1070年)瓜州官吏受理审判民间因侵夺牲畜而发生的纠纷案件,说明牲畜私有制在河西的存在,并受法律保护。西夏开办的国有牧场较多,群牧司对其直接经营、管理,并设末驱、大小牧首领、牧监、盈能等人员具体经营。国有牧场上实行比较灵活的承包经营制。据《天盛律令》卷19载,有一定经营能力的牧人可领取“骆驼、马、牛十五、二十以上,[羊+古][羊+历]羊自七十以上”的官畜牧放,每年按其繁殖率向官府交纳一定数量的幼畜,以及毛、绒、乳、酥等副产品。

河西地区牧畜品种除马、牛、羊、驼、驴、骡外,还有牦牛和猪、狗等。《天盛律令》卷19《畜利限门》:“牦牛在燕支山、贺兰山等两地中,燕支山者土地好,因是牦牛地,年年利仔为十牛五犊,赔偿死亡时,当偿实牦牛。”燕支山即祁连支脉焉支山,早在汉之际匈奴占据河西时就为其依依眷恋的主要牧场,西夏时又成为良种牦牛的主产地。 

河西的畜牧业情形于额济纳旗黑城出土的典卖契约上亦有反映。西夏文《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内容为某人卖掉牧场,换回牧畜。④收入《敦煌资料》第一辑中的15张《天庆十一年典麦契》中典出物全为袄子裘、马毯、皮毯、白帐毡、苦皮、皮裘等畜产品,换回的则全为粮食,⑤说明来典者均系畜牧业劳动者。《西夏纪》载嘉祐五年(1060年)宋、夏和市的情形曰:“夏国所产,羊马毡毯,用之不尽,必以其余与他国交易,而三面戎狄,鬻之不售,故中国和市不能不通。”⑥反映了其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特征。史载宋夏之间的官市榷场“商贩如织”,民间私市“日夕公行”;西夏对外作战损失的各种牲畜动辄以万计,足见其畜牧业生产的雄厚基础和较高水平。
————————————————
① 吴广成:《西夏书事》卷7;龚世俊等:《西夏书事校证》,第79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② 《西夏书事》卷32;《西夏书事校证》第370页。 
③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8,“皇祐二年三月”条。
④ 黄振华:《西夏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考释》,载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编:《敦煌资料》第1辑,第474—480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⑥ 戴锡章:《西夏纪》卷12,第285页,罗矛昆校点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位处东达灵州、兴庆,西通西域,南连吐蕃的要地,《西夏地形图》中即标绘有贯通河西走廊的交通大道。《西夏碑》载:“武威当四冲地,车辙马迹,辐凑交会,日有千数。”这些前来的车马行人大多应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的,这无疑有益于区内农牧业开发和城市经济的繁荣。然而我们又不能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