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宋代社会结构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
宋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研究
关于宋代的历史定位及总
宋代粉壁考述——以官府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
宋代粉壁考述——以官府
最新热门    
 
宋代粮商的粮食投机

时间:2009-7-24 13:52:14  来源:不详
nbsp; 那知田野间,斯人极憔悴。
    殷勤问由来,父老各长喟。
    富室不怜贫,千仓尽封闭。
    只图价日高,弗念民已弊。
    去年值饥荒,自分无噍类。
    ………………………………
    岂期新春来,米谷更翔贵。
    况又绝市无,纵有湿且碎。
    何由充饥肠,何由饱孥累?
    恨不死荒年,免复见忧畏!(注: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1。)
    地主之家只顾攫取暴利,哄抬物价,并趁粮食奇缺之际把又湿又碎的劣米高价抛售。抚州临川县官府督促赈粜时,“叶十九官人(家)为奴仆夹杂鹿(粗?)谷,每斗粜百单五”(注:黄震:《黄氏日抄》卷78,《委周知县发廪第二榜》。)。地主之家“多有坐视火客、佃户狼狈失业,恬不介意”(注:《晦庵集》卷99,《约束粜米及劫掠榜》。),不肯救济。更有甚者,“乐安县康十六官人、周九十官人两宅,米最多,而独不粜。为其邻甲、火佃者,多饿死”(注:《黄氏日抄》卷78。)。这种逢荒不赈、见死不救的地主,并非乐安县独有。陆九渊说:金溪县“所谓农民者,非佃客庄,则佃官庄,其为下户自有田者亦无几。所谓客庄,亦多侨寄官户,平时不能赡恤其农者也。当春夏缺米时,皆四出告籴于他乡之富民,极可怜也。”(注:《陆九渊集》卷8, 《与陈教授书》。)黄震说:
    富家大室,不惠乡井而反祸乡井,闭籴长价,放债吞并,田连阡陌。(注:《黄氏日抄》卷80,《引放词状榜》。)
    地主之家对自己的邻里乡亲和佃户尚且见死不救,对待他乡之人就更不会有仁慈可言。对邻里乡亲见死不救,是为了乘灾荒之机兼并其田产。“富者乘时高价取赢,反遂其吞并之计。”(注:《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41。)粮食投机,成为地主兼并穷人田产的一种手段。
    地主家庭闭籴待价,是为获取最高价钱。“价脱不高,廪终不发。”(注:范浚:《香溪集》卷15,《议钱》。)他们大致采用三种做法。一是唯高价是求,若外地价高而本地价低,便设法卖到外地,本地农民即使饥不可耐、饿殍遍野亦不管不问。黄干在江西看到:由于干旱欠收,“承积年饥馑,无终岁仓箱之积。富商巨室,乐于兴贩,利于高价。多方禁遏,人免艰食。忽闻其将有远行,乡落米价为之顿增”(注:《勉斋集》卷27,《申江西提刑辞差兼节干》。)。遇到灾荒,有些地方官员往往禁增米价、封锁粮食外运渠道。富商巨室力图运至外地价高之处。即使外运不成,消息传开后,本地粮价也会被他们哄抬上去。大灾之年,多是如此。南宋末期,据黄震说:“本州(抚州)今岁(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米贵,民多饿死……寄居前谷城县尉饶立,积米累巨万而性吝啬。”可能是嫌本地米价偏低,“遂一粒不贷,唯深其扃鐍,以待客贩”。并且还贿赂官员,“纵容仓干搬贩出界”(注:《黄氏日抄》卷75。)。一般说来,城市居民货币储藏量要大大高于乡村农民,城市粮价也因此要明显高于乡村。所以,即使荒年饥岁,有些财迷心窍的地主也不顾农民死活和官府封锁,一心要把粮食贩卖出去。其二,进行高利借贷和赊粜,牟取厚息。地主“多是春间将米谷等先放下户,秋冬随例收息”(注:《晦庵别集》卷7,《再谕上户借贷米谷事》。)。“贫者输倍称之息”(注:《宋大诏令集》卷198, 《禁约民取富人谷麦贷息不得输倍诏》。)。遇灾荒年份,地主又把高息借贷改行高息赊卖。乾道三年(1167)八月,“诏诸路州县约束人户,应今年生放借贷米谷,只备本色交还,取利不过五分,不得作米钱算息。以臣僚言:临安府诸县及浙西州军旧来冬春之间,民户缺食,多诣富家借贷。每借一斗,限至秋成交还,加数升,或至一倍。自近年岁歉艰食,富有之家放米人立约,每米一斗,为钱五百。细民但救目前,不惜倍称之息。及至秋成,一斗不过百二三十,则率用米四斗方粜得钱五百以偿去年斗米之债。农民终岁勤动,止望有秋。旧逋宿欠,索者盈门,岂不重困?”(注:《宋会要辑稿》食货58之5。)从中可知, 很多贫穷的农民因无钱籴粮,不得不接受地主非常苛刻的条件赊籴粮食。南宋政府的约束令,只是针对“今年”而言,大多数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