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试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
最新热门    
 
试论宋代的“江湖社会”

时间:2009-7-24 13:52:22  来源:不详
>身很矮的草屋,有些是以草屋和瓦屋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组房屋。接着描绘的是汴河上的‘市桥’及其周围的街市。再进一步又
描绘到城门口街市以及十字街头街市的情景。其中还用三分之一篇幅描绘了这一段汴河的航运。”“画中的市桥……多数研究者认为这是东水门外七里的虹桥,这是可信的。”(参该书316-317页)

中国古代都市建设规划本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说法。《考工记·三礼图》还绘有周王城的示意图。[1][1]城市水源除了饮用之外,另一个重要功能便是防御,甃池以为险,即孟子所谓“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俗称“护城河”。第三个用途才是帝王苑囿的铺排点缀。从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附图看来,把漕运水系引入城市作商业交通之需,恐怕始于亟需就食淮米的中唐洛阳。洛阳郭城由洛水中分,而北、南、西三个主要市场,则分别临近漕渠、运渠和通济渠。窃以为中国古代城市格局的突破,正是由此开始的。而真正的变革则来自漕运的起点扬州。
中唐扬州所以能够异军突起,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商业都会,完全得益于它居于漕运骨干水系的黄金位置。唐人张祜《月明桥》“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李绅《宿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都是从水陆商道交会的景观,来描摹扬州的商业繁华。当时的漕运水系也深入到了都市内部的交易场所,并且留下了後人艳羡的繁荣神话:“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2][2]
曾经盛极一时的扬州,或许正是柴荣改建汴梁的“粉本”。理由有四:
一是柴荣的两项诏令,都与征南唐事相踵接。亲征扬州正横亘在他两道诏令的中间。据《资治通鉴》,他下令扩城的第二天,就诏求《开边策》,王朴上书即言先攻南唐的战略。在进攻的准备阶段,他已经盘算过投入产出的效益,
“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埇桥东南悉为污泽。上谋击唐,先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发民夫,因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议者皆以为难成,上曰:‘数年之後,必获其利。’……大梁城中民侵街衢为舍,通大车者盖寡,上悉命直而广之,广者至三十步。又迁坟墓于标外。上曰:‘近广京城,于存殁扰动诚多。怨谤之语,朕自当之,他日终为人利。’”
第二是柴荣很注意保护扬州,显德三年亲征扬州时,先“诇知扬州无备”,才“命韩令坤等将兵袭之,戒以毋得残民;其李氏陵寝,遣人与李氏人共守护之。”又于显德五年两次“至扬州,命韩令坤发丁夫万馀,筑故城之东南隅为小城以治之。”[3][3]著名的“浚汴口”诏令,正是在扬州发出的。显德六年二月,又“命王朴如河阴按行河堤,立斗门于汴口。壬午,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宣徽南院使吴廷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甲申,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自大梁城东导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颍之漕,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发畿内及滑、亳丁夫数千以供其役。”如果不是他此年病逝,漕运工程和扬州建设不知还会有多大的动静。
第三,柴荣根底上就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的重商思想或者与其曾经身为估客的经历有关。《旧五代史·世宗纪》言郭威尝以“庶事委之。帝悉心经度,资用获济。”陶岳《五代史补》则言:“世宗在民间,尝与邺中大商颉跌氏,忘其名,往江陵贩卖茶货。”司马光也说他“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擿伏,聪察如神。”
第四是柴荣早有快速“致太平”的设想,陶岳《五代史补》:
“世宗志在四方,常恐运祚速而功业不就,以王朴精究术数,一旦从容问之曰:‘朕当得几年?’对曰‘陛下用心,以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臣固陋,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後非所知也。’世宗喜曰:‘若如卿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其後自瓦桥关回戈,未到关而晏驾,计在位止及五年余六个月,五六乃三十之成数也,盖朴婉而言之。”
三个“十年”之说,也符合他锐意进取的一贯作为。套用今日之“深圳模式”一语,那么依赖水利漕运之便,迅速实现商业化大都会的“扬州模式”,当能予後人以启示,这应该是周世宗革除旧制,创立新规的动力。于是才会出现新型的“汴梁模式”,即以京师为中心,以商业经济带动政治、军事、文化一体发展的新型大都市。[4][4]


--------------------------------------------------------------------------------
[1][1]《考工记》。参刘敦桢《中国建筑史》第二版,36页。
[2][2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