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
北宋亡国的缘由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北宋两刘牧再考
从《清明上河图》和《东
北宋时期前往高丽贸易的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
北宋经制西北民族对生态
关于对北宋时期资本主义
论北宋军马供应——民族
最新热门    
 
北宋西夏间贡赐交往中的开封与兴庆

时间:2009-7-24 13:52:39  来源:不详
府’、‘兴州’外,还称‘衙头’和‘开封府’。”(注:李范文:《西夏都城兴庆府质疑》,载《中国古都研究》第9集。)至于夏都是曾称开封府,还是有个管理兴庆的机构名开封府,这里暂不讨论,而此处要指明的是在官制上宋文化对夏的影响,开封对兴庆的影响,这在我国城市史上,只有都城之间才能如此。夏都之称东京,称开封府,其间未必没有政治上的意义,或者故意刺激宋廷,表示要与宋平起平坐,应当说是有这种可能的。但不管怎样解释,有一点可以肯定,兴庆府的管理方面向开封府学了不少经验。
西夏的经济文化向宋的学习是多方面的,或者说是全方位的,在学习中创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点为治夏史者所重视,本文不想作重复论述,只是征引他人某些研究成果略加说明。有的研究者指出:“西夏的纺织业、砖瓦业、陶瓷业、酿造业都不同程度地吸收、继承、发展了中原地区传统工艺技术,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工艺习俗。”并且说“德明对于礼文、仪节、律度、声音,无不遵依宋制”(注:郭晓明:《西夏民俗》,载《中国古都研究》第9集。)。“考古发掘证明,西夏建筑造型以及文化艺术表现了宋建筑的特点。”(注:马文明:《西夏建筑艺术与中原文化的关系》,载《中国古都研究》第9集。)夏国时而推行汉礼,时而又行蕃礼,两个民族的礼俗在互相影响之中,而“华风”却逐渐深入民间及上层社会。其实,西夏先进的印刷业更是从宋学去的,夏使多次到开封购书或宋廷赐书,甚至连包装用的套盒及牙签也在其中。至于兴庆的承天等大型寺院的佛经,也是经宋廷允许运去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然,人们用中原文化的概念去谈对西夏的影响,含义宽泛完整,这是应当的。就本文而言,则着重强调这主要是宋都文化的影响,也是实事求是的。要知,就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王朝而言,其都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乃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它通过各方面的先进性及政治手段,对边疆的民族政权、民族经济文化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辐射力。研究某个时代的民族关系应注意都城文化交流史所应当强调的内涵。
当然,两个民族、两个政权、两个都城,其间的影响是互相的,这在理论上毫无问题,但在具体的都城上,历史的记载并不是都很清晰的,为研究者造成很大的困难。上述的西夏宝剑、宝鉴流入开封的宋宫,宋钦宗佩带的西夏剑曾转赠给王伦,它的冶炼技术也为宋人所知。夏使所带的各种药材和工艺品,也受到宋人的欢迎,许多具体内容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是今后的研究任务之一,我们应当努力去充实它,完成它。
总之,开封、兴庆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而开封对兴庆的影响是主要的,这个历史事实大家都会承认。
 
四 宋夏官方使节交往的意义
 
如前所述,宋夏官方使节交往使开封与兴庆间产生巨大的互相影响,此其意义之一,不再赘言,其他方面这里略作补充。就夏国而言,通过“贡赐”与在开封的贸易,“赀财无算”(注:《西夏书事》卷11,明道二年五月记事。),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国力,平抑了物价,繁荣了经济,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后人评论说:“西夏之臣宋也,贡赐、和市,得利甚溥。每岁入贡使者至宋,赐予不赀,贩易而归,获利无算。”(注:《西夏纪》卷17,元丰六年闰六月记事。)一旦贡使之路不通,宋绝“岁赐”,“禁和市”,一绢之值至十余千,夏之经济生活就会感到困难,更不用说战争给沿边人民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了。同样,宋方亦满足了马、驼的需求,西北药材的源源而来,改善了许多药材的供应,当时所谓天于“九福”中开封的“病福”,未尝没有夏使带来药材的功劳。(注:陶谷:《清异录》上卷,《九福》。)
事实证明,就宋夏交往而言,和平比战争好,贸易比禁运好,舍此而逆行,夏国百姓有“十不如之谣”以怨之(注:《长编》卷130,庆历元年正月末注引《正史西夏传》。),宋方边民们的悉苦之声也不比夏民少。双方民族关系如此,可谓历史的鉴诫。
另外,根据夏使的种种活动,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党项族是一个非常好学的民族,建都使兴庆获得了大交流,而大交流带来了大发展,大提高,使之能够立于宋辽夏与宋金夏的鼎立之中达20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