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的中央军事决策及其
唐代皇权高层基础演变
从74位状元的家世看唐代
唐代马祖和洪州宗
唐代的戒指
《中国礼制史·隋唐五代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
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
唐代的“传”与“递”
唐代外官考課的法律程序
最新热门    
 
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原因探析

时间:2009-7-24 13:52:49  来源:不详
岁招采茶人力百余人,男女庸功者杂处园中”[④①]张守圭每年雇用的采茶人员达一百多人,其茶园规模必不小。茶园主所需雇工数量是很大的,经营茶园须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作后盾。

  唐代人口的增多,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各类茶园的经营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唐代茶叶生产的发展。

   四、茶叶生产技术进步

  茶叶生产的发展与整个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自秦汉以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便不断探索发展农业的生产技术。入唐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重视地利的农业经营技术,大田粮食作物产量不断提高。这些都为发展茶叶等经济作物奠定了基础。

  “新作物的出现意味着新技术的发明、应用和完善。……因为农业,或者说种地,牵涉到千家万户。一项农业革新的成败始终取决于社会的支持、推动和要求”[④②]茶叶虽在唐代以前早已种植,但就其发展而言,视其为“新作物”亦未尝不可。唐代以前,人们对茶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只有只言片语的零散记载。入唐以后,出现了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人们开始对茶有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但陆羽在《茶经》中对茶树的栽培、加工技术仍论述不详。晚唐时人韩鄂在《四时纂要》中详细谈到了种茶的方法。兹引录于下:

  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斫,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

  收茶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之。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④③]

  不难看出,唐代后期对茶树的栽培管理技术已大大前进了一步,包括了种茶时间、茶园选择、茶籽催芽、播种方法、施加底肥、中耕除草、施肥灌溉、茶叶采摘等诸多方面。

  茶叶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唐代茶叶生产发展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业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为茶叶生产提供了根本的条件,使唐代社会可分出一部分资源、劳力发展茶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宜于植茶;茶叶商品性增强,市场容量扩大,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生产技术在唐代有了进步,也利于茶叶生产。此外,南方征收赋税时多折钱帛;建中元年实行两税法,推行以钱纳税等,对于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是较为合适的。


  注释:

  ①参阅《洛阳伽蓝记》卷二《景宁寺》。
  ② ①③ ①⑥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
  ③郑学檬、陈衍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若干问题探讨》,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④宁可:《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载《北京师院学报》1980年第3期。
  ⑤ ②⑩ ②②李埏:《从钱帛兼行到钱楮并用》,《宋史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⑥ ②⑦John W. Mellor:The Economic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⑦参阅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⑧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重庆师院学报》1980年第3期。
  ⑨ ④②[法]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联书店1992年11月版。
  ⑩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①① ②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恩选集》第二卷。
  ①② ①⑦ ②⑤ ②⑧杨华《膳夫经手录》。
  ①④《新唐书》卷196《隐逸》。
  ①⑤《全唐文》卷720《论王播增榷茶疏》。
  ①⑨据李肇记载,当时名茶有二十多种。参阅李肇《国史补》卷下。
  ②③&n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