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汉代夫妻关系研究
汉代的家学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汉代的“发兵”制度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
最新热门    
 
汉代河套地区的开发

时间:2009-7-24 13:52:59  来源:不详
”元帝初,呼韩邪单于上书言其民众困乏,“汉诏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给焉。”②这间接地反映了河套郡县粮食的裕余。

王莽时期,与匈奴关系交恶,河套重新为匈奴夺得,边民或“死亡系获”,或“流入内郡,为人奴婢”,③河套的开发转入低潮。

第二次高潮:东汉初年,国力衰弱放弃河套,建武二十六年(50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归附,河套才得以收回。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遣窦固等四路出击,北匈奴遭到致命打击,以后窦宪再次出击,北匈奴辗转西迁。随着匈奴问题的彻底解决,河套地区出现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开发再次出现高潮,这个高潮一直持续到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东汉中期河套开发的情况,集中体现于20世纪后半叶发现的汉画像石和汉墓壁画。

先谈农业。河套地区的牛耕这一时期已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具体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其一,河套地区既有二牛抬杠又有单牛牵引,耕地方式最为先进。二牛抬杠是牛耕的初始形式,比较笨拙,适合大块土地。单牛牵引产生于东汉中后期,它操作灵活,转弯方便,适宜各种土地,是牛耕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全国出土的汉代单牛牵引耕地图共有4幅,而河套占3幅,(另一幅出土于山东滕县宏道院)且最清晰,因此河套最有可能是这种先进犁耕方式的起源地。其二,河套牛耕普及程度最高。在一犋犁的成本构成中,牛的价格最高,通常自耕农养不起两头牛但能养一头,因而单牛牵引方式的推广应用,使占人口多数的自耕农也有了牛耕,这有利于牛耕的普及。再者,河套地区实行农牧经济,牛的喂养比内地农耕区普遍,因此牛耕的普及程度最高。河套汉代牛耕(耙)图像共计为6处8幅,占全国已出土13幅的62%,④正是这一领先情况的客观反映。
______________
① 侯仁之:《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与地理环境的变迁》,《侯仁之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文物》1977年第5期。
② 《汉书·匈奴传》。
③ 《汉书·王莽传》。 
④ 另外5幅出土地分别为;山东滕县黄家岭和宏道院、邹城市,江苏的睢宁双沟、泗洪重岗。

出土地点 出土时间 墓主人 产生时间 牛耕方式和画面内容 资料来源
绥德县城西门外 1953 王得元 永元十二年 (100年) 单牛牵引,农夫一手扶犁一手扬鞭驱牛。共有2幅,左右对称。 《陕北汉代画像石》58页
米脂官庄四号东汉墓 1971 牛文明 永初元年 (107年) 二牛抬杠,一农夫双手扶犁。 《陕北汉代画像石》23页。
绥德白家山 二牛抬杠,一农夫双手扶犁。 《绥德汉代画像石》159页
绥德四十铺 1974 单牛牵引,一农夫一手扶犁,一手扬鞭驱牛。 《陕北汉代画像石》181页
绥德境内 1962 二牛抬杠,一农夫一手扶犁,一手扬鞭驱牛。身后一童子手提小袋点播下种。 《陕北汉代画像石》554页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乡 1971 西河 长史 140—169年 二牛抬杠犁地,一农夫左手扶犁,右手操缰绳。二牛抬杠耙地,一农夫操纵。 《汉代农业画像砖石》136页

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处于先进水平。在和林格尔东汉墓后室前壁壁画牛耕图中,耕翻过的垧土整齐成行呈平行状,有垄有沟,看来是实行了先进的“代田法”。在绥德、米脂汉画像石中还出土了多幅拣马粪图(而此类图像仅在山东膝县等地有少量出土),可知当地在汉代就已十分重视积肥和施肥。由于生产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河套农作物长势旺盛,这在汉画像石中亦有体现。如绥德王得元墓牛耕图下即为粟田图,五棵谷子茁壮高大,谷穗粗项,沉甸低垂。而延家岔村的画像石上,成熟的谷田田头,还站着一位手持镰刀正欲收割的农民,尽管谷穗低垂,但禾粟仍与人同高,整个画面是一幅丰收在望的景像。①

再说畜牧业。河套地区汉画像石及壁画中,畜牧业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以大型放牧图最为典型,反映了河套畜牧业的繁荣。详情见表2。
如王得元墓前室东壁横额就是一幅大型放牧图,画面主题可以理解为清晨出牧,图中群马出栅,争先恐后,夺道而驰,被惊扰的山狐野兔慌忙逃窜,牧马人骑马紧随。其后为牛群,骠肥体壮,健步前行。白家山汉墓前室西壁有一幅野外放牧图,马儿在悠闲地吃草,群羊在草地上追逐嬉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