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近代中国的婚姻法规与契
唐代社会转型与唐人小说
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
胡适与转型中的中国史学
关于转型期历史研究的思
严复的天演思想对社会转
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转型
胡适与转型中的中国史学
最新热门    
 
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

时间:2009-7-24 13:53:15  来源:不详
成书较晚,但其主干部分应大致反映了周代礼仪特点(注:沈倬文和杨向奎先生曾将先秦史迹与《仪礼》互证,证明《仪礼》所述许多礼仪在当时确实存在,《仪礼》的诸多内容并非汉儒向壁虚构。参见沈倬文:《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文史》第15、16辑;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下卷《周公对于礼的加工与改造》,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即等级上尊卑有序、血缘上亲疏有别和程序上的细致繁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原有统治秩序的解体,周的礼仪制度也彻底瓦解,“礼崩乐坏”就是对这一历史事实的真实概括。根据现有史料,秦王朝的礼仪制度与周礼有很大差异。西汉建立不久即致力于重建礼仪,但一直到西汉中期,礼仪制度仍较为粗疏。礼仪制度的严密化和规整化的趋势,则始于西汉后期而完成于东汉王朝。汉代礼仪的两大支柱是尊卑有序、亲疏有别,因此在本质上可以视为对周礼的继承。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日常生活内容的改变,也使得汉代礼仪与周礼出现了一些重要差异。譬如,与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适应,礼仪强化了对皇帝至高尊严的维护。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密,导致社会分层的扩大,在一个群体较多的社会中,繁密的礼仪不仅无助于交往,反而成为交往的包袱。因而,汉代礼仪的繁密程度明显不及周代礼仪。这些方面同样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后代。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汉时期的风俗既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肇始。
    秦汉风俗这种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表现在动态演进中,在风俗的世俗化气质、多的区域构成以及法律与风俗的关系等方面,也显示出秦汉风俗所具有的深刻历史影响。
    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时期相似,秦汉风俗具有强烈的世俗化色彩。求富趋利始终是这个时期人们的普遍心态。《吕氏春秋·节丧》“民之于利也,犯流矢,蹈白刃,涉血@⑤肝以求之”的描述和《史记·货殖列传》引述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谚语,形象地展示出这一时代风貌。目睹社会现实的司马迁把求“福”规定为“人之性情”,是天下所有人“俱欲”的目标。(注:《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东汉人王符将理想化的“君子”定位为“非为嘉馔、美服、淫乐、声色也,乃将以底其道,而适其德也”(注:《潜夫论·@⑥学》。《潜夫论》版本据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中华书局1979年版。);杨秉以“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而自负(注:《后汉书·杨震列传附子秉》。中华书局点校本。),恰证明追逐“嘉馔、美服、淫乐、声色”和“惑”于酒、色、财者的众多。长寿、多子、安逸舒适、仕途显赫等也是人们祈盼的生活内容。不仅如此,社会交往也成为实用化的工具。由于“与富贵交者,上有称举之用,下有货财之益。与贫贱交者,大有赈贷之费,小有假接之损”以及“欲相护论议”,因此“富贵虽新,其势日亲;贫贱虽旧,其势日疏”的现象广泛存在。(注:《潜夫论·交际》。)王充鄙夷为“俗性”(注:《论衡·自纪篇》。)。汉代文学作品中则有“世薄多苏秦”的愤然(注:《太平御览》四0六引《古歌辞》。)。
    世俗生活是风俗的催化剂。对财富积累和享乐的无休止追逐,不仅极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引发价值观念的改变。秦汉风俗第一次重大变化出现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的文帝统治时期。贾谊十分敏锐地观察到在享乐观念驱使下世风改易:“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仪,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逐利不耳,虑非顾行也,今其甚者杀父兄矣。盗者duō@⑦寝户之lián@⑧,搴两庙之器,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矮伪者出几十万石粟,赋六百余万钱,乘传而行郡国,此其亡行义之[尤]甚者也”(注:《汉书·贾谊传》。)。“今世贵空爵而贱良,俗靡而尊奸;富民不为奸而贫为里骂,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敢行奸而富为贤吏,家处者犯法为利为材士。故兄劝其弟,父劝其子,则俗之邪至于此矣。”(注:《新书·时变》。抱经堂本。)以后,类似的景象总是伴随类似的社会背景不断出现,呈现出周期性的跃动节奏。
    秦汉时期宗教信仰同样具有强烈的世俗化特点。当时的神灵具有不少世俗人性,例如他们喜欢吃喝,有的贪色,并非都是道德楷模。按照睡虎地秦简《日书》的说法,群神只有在世人祭祀过程中受飨后,才能“盈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