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历史‘重塑’中的得与
评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
中国社会经济史面临的挑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
最新热门    
 
秦汉社会的山林保护意识

时间:2009-7-24 13:53:17  来源:不详
,其事无征,姑缺之。”⑷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也没有相关内容。或许今后新的出土资料的发现,可以为所谓“《贼律》有贼伐树木”提供实证。

 
  秦汉时期以禁忌形式体现的山林保护措施,有复杂的观念背景。
  《汉书·货殖传》写道,对于自然生物,应当“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出发,“*[山字下出头]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置网不布于壄泽:鹰隼未击,矰弋不施于徯隧。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茬蘗,泽不伐夭,蝝鱼麛卵,咸有常禁。所以顺时宜气,蕃阜庶物,稸足功用,如此之备也。”有关认识,似乎是以“稸足功用”,也就是经济利益的考虑作为基本出发点的。
————————
⑴E.P.F22:49简文完全相同。   
⑵其他相关简例,又有“以书言会月二日·谨案部燧六所吏七人卒廿四人毋犯四时禁者谒报敢言之“(E.P.T59:161)等。⑶《汉书·食货志上》.⑷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第3册.第1452—1453页。
 
  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论约》则写道:“四时有度,天地之李(理)也。日月星晨(辰)有数,天地之纪也.三时成功,一时刑杀,天地之道也。四时时而定,不爽不代(忒),常有法式,口口口,一立一废,一生一杀,四时代正,冬(终)而复始。”⑴所谓“四时有度”,“四时代正”,形成确定恒常的“法式”的观念,明显影响着当时人的心理。而其内心所遵循的,是“天地之李(理)”、“天地之纪”、“天地之道”。《月令》的约束,正是这种思想史的深刻遗迹。
    自然山林,万界生物,在秦汉人的意识中,都是和“天”保持着确定关系的存在。⑵
  从这样的观念基础出发,山林本身也具有了某种神性。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秦始皇封禅泰山的著名故事:“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葅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釆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齐鲁诸儒生所谓“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体现了一种文化传
统,透露出对山林自然生态的尊重。“蒲车”,司马贞《索隐》:“谓蒲裹车轮,恶伤草木。”秦始皇没有遵循这一东方传统,因此遭到儒学学者的非议。据司马迁记述:“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儒学信仰体系中对山林的重视,恐怕不宜以所谓“恩至禽兽,泽及草木”⑶一类德治宣传进行简单化的解释,而应当透视其背后的神学背景。
  《续汉书·祭祀志上》记载:“(建武三十年)三月,上幸鲁,过泰山,告太守以上过故,承诏祭山及梁父。时虎贲中郎将梁松等议:‘《记》曰:齐将有事泰山,先有事配林。盖诸侯之礼也。河、岳视公侯,王者祭焉,宜无即事之渐,不祭配林。”“配林”为什么能够成为祭祀对象呢?刘昭《注补》:“卢植注曰:‘配林,小山林麓配泰山者也。谓诸侯不郊天,泰山,巡省所考,五岳之宗,故有事将祀之,先即其渐,天子则否矣。”《礼记·礼器》郑玄注:“配林,林名。”《公羊传·成公十七年》何休注作“蜚林”.唐代学者陆德明《经典释文·春秋公羊音义》:“蜚林,芳尾反,又音配。”《风俗通义·林》说:“《礼记》:‘将祭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林,树木之所聚生也。今配林在泰山西南五六里.予前临郡,因侍祀之行故往观之,树木盖不足言.由七八百载间有衰索乎。”这里所谓“配林”之“祭”,就体现了山林崇拜形成制度的事实。
————————
⑴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57页。⑵《汉书·叙传上》:“譬犹*[山字下出头]木之殖山林,鸟鱼之毓川泽,得气者蕃滋,失时者苓落,参天墬而施化,岂云人事之厚薄哉?”山林草木生物的“蕃滋”和“苓落”,最终都决定于天命的“气”和“时”,而与“人事之厚薄”没有直接关系。
⑶《汉书·严助传》引淮南王上书。
 
  《汉书·郊祀志下》说到“天墬神祇之物”,颜师古注指出其崇拜对象中,有所谓“山林之祇”。《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说刘秀即皇帝位,“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于群神。”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