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京师戍卫军制中若干问题探微

时间:2009-7-24 13:53:20  来源:不详
注曰:
    屯骑校尉……员吏一百二十八人,领士七百人。    
    越骑校尉……员吏百二十七人,领士七百人。
    步兵校尉……员吏七十三人,领士七百人。  
    长水校尉……员吏百五十七人,乌桓胡骑七百三十六人。[5]
射声校尉……员吏百二十九人,领士七百人。    
这个数字表明,北军五校所领的兵力,总计仅4000多至5000人左右比西汉的八校裁减了不少。累计东汉执金吾和五校之兵力,大约不到西汉武帝时的二分之一。    
  东汉京师戍卫军的士兵来源,最初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刘秀的原从士兵改编而成。后来主要依靠“招募”。当时的屯骑、越骑等大多数是由募兵组成的。因为募兵的特点是享有“赐钱”,以宗族地域为单位,没有固定的服役期限。[6]故久而久之即职业化,并形成父死子继的制度。安帝元初二年(115),汉廷任刘尚为中郎将,“将羽林、缇骑、五营子弟三千五百人屯三辅以备羌”。[7]这是三辅地区屯兵子孙相继,可以世袭的一个例证。自安、顺以降,由于长期对羌战争,造成“国用不足”、财政亏缺严重,因而又出现了买卖“缇绮、五营士”的情况。如据记载:    
至安帝永初间,募入钱毂,得为虎贲、羽林、缇骑、营士。[8]  
 桓帝延熹四年,减公卿以下俸,贷王侯半租。占买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
五大夫,钱各有差。[9]
由于缇骑、五营士实行占买,故不少“商贾惰游子弟”,加入到了京师戍卫军队伍,“而营卫之选也衰”。[10]东汉末期的“西园八校”,兵员数量文献没有交待。究其兵源,似当主要也是来自招募,且多数是长期在役的职业兵。  




[1] “八关”即函谷(今河南新安)、广成(今河南汝阳东)、伊阙(洛阳南)、大谷(今河南偃师西南)、轩辕(今河南登封西北)、旋门(今河南巩县东)、小平津(今洛阳东)、孟津(偃师北)。
[2] 《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曰:“卫士转迎送置常二万人。”是证。
[3]参见《后汉书·安帝纪》注引《汉官仪》的兵力建制。这当是反映东汉压缩编制后的情况。
[4] 《汉书》卷九《王莽传下》。
[5]另据《汉官仪》:长水校尉的领士为一千三百六十七人。
[6] 拙文:《汉代型募兵试说》,《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7] 《后汉书》卷五《安帝纪》及卷八七《西羌传》。
[8]陈傅良:《历代兵制》。
[9] 《后汉书》卷七《桓帝纪》,“虎贲、羽林“属宫廷禁军,即郎卫系统的警备力量。
[10]陈傅良:《历代兵制》。

  士兵的战斗力与军事训练密切相关。为提高京师戍卫军的素质和作战能力,秦和西汉的统治者对军训自来比较重视。例如:秦朝就曾“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1]迄至西汉明确规定:“非教士不得从征”,“士不素习,不得应召”。[2]地方上的“正卒”,被征发到京师“屯戍”、担负常备军后,仍要按照要求进行各种军事训练。当时的军训科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有三:
    首先是学习兵法与战阵。如《汉官仪》曰:“武官肄兵;习战阵之仪。”官兵皆肄孙吴六十四阵,名曰乘之。”又《汉书·刑法志》:
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皆岁时讲肄、修武备云。
所谓“肄兵”、“讲肄”,主要是指学习兵法,包括“习战阵之仪”、“演练阵法”。兵法和战阵,不仅武官要学,士兵也然。孙吴兵法,博大精深,总结了先秦丰富多彩的实战经验。到西汉时它仍然列为学兵的经典。
    其二是兵器与兵技巧的训练。凡士兵要“教以五兵”,使之掌握“弓矢、殳、矛、戈、戟”等兵器。其中尤其强调“弓射”的技能。据《汉书·艺文志》:当时有《逄门射法》2篇;《阴通成射法》11篇;《李将军射法》3篇;《魏氏射法》6篇;《强弩将军王围射法》5篇;《望远连弩射法具》15篇;《护军射师王贺射积5篇等。这些皆属兵技巧范围。汉书·刑法志》注引孟康曰: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