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京师戍卫军制中若干问题探微

时间:2009-7-24 13:53:20  来源:不详
bsp;  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    
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3]
当时骑兵要会“骑射”,车兵要习“驾御”,材官要能“蹶张”。不论地方军还是京师常备军,皆当如此。可见,如何使兵卒舆武器紧密结合,是当时军训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也严。
    其三是开展各种军事体育训练。所谓“蹴鞠”、“角抵”、“投石”、“超距”等活动。这方面的记载,不时可见。例如:    
    今军无事,得便蹴鞠,有书二十五篇。[4]
    至元帝时,以贡禹议,始罢角抵,而未治兵振旅之事也。[5]
军队无事“便蹴鞠”即踢足球。当时在三辅离宫中筑有球场,供军士训练之用。“角抵”,近似後世的摔跤或相扑。长期以来,已将其列为训练士兵、“治兵振旅。的一个科目,至元帝时“始罢”之。“投石”和“超距”,也是军体活动的经常性内容。西汉甘延寿为羽林军时,“投石、拨距,绝于等伦”。[6]“羽林”是郎卫,属宫廷禁街军,估计当时京师的戍卫军,也不例外,同样要有“投石、超距”之训练。
但东汉建国後,光武帝刘秀“省诸郡都尉”,又“无都试之役”。[7]结果地方军的训练松弛了。京师戍卫军虽然也还有一定的训练,但主要来自招募,成份复杂,士兵素质总体水平不如西汉。所以马端临说:“光武罢都试后……则京师之兵亦单弱矣,外之士兵不练,而内之卫兵不精。”[8]和西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京师戍卫军具有什么优势?它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这是涉及到对戍卫军总体评估的一个问题,于此,根据现有材料试图做些梗概性考察。
  《文献通考·兵考二》引宋人山斋易氏之言日·:“汉之兵制,莫详于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两京沿革不常,然皆居重驭轻,而内外自足以相制,兵制之善者也。”也就是说,尽管两汉京师常备军的组织机构、职掌任务及兵力员额等“沿革不常”,多有变革,但都贯彻着一条“居重驭轻”的建军方针。所谓“居重驭轻”,是指重京师以镇御地方,重京师直接掌握的常备军,使之驾御和控制各个郡国的地方军,确保京师常备军的可靠性。
为贯彻“居重驭轻”的方针,汉代京师的常备军,设有宫廷禁卫军(郎卫)、宫城近卫军(卫士)和京师戍卫军(北军),前已提及。这三者,分工合作,互不隶属,互为表里,相互制约。将最高军权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中国封建兵制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9]实行以京师常备军为主体的武装力量体制,这和当时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统治是相一致的。
在汉代,作为京师常备军重要构成之一的戍卫军,在贯彻建军方针方面,也体现得很突出,不仅在武装力量的建置上逐趋完备,而且和地方上的郡国兵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京师戍卫军通常由皇室的亲信、功臣或要员统领。除前面论及者外,还有大量史实可徵。例如:周昌,因跟随沛公刘邦“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昌为中尉”。[10]卫绾在吴楚反时,因“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11]毋将隆在哀帝即位后,“以高第入为京兆尹,迁执金吾”。[12]贾复是帝乡南阳人,“小好学,习尚书”,助统一战争有功,故“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13]阴识“以太子舅”,为“执金吾”。[14]马光是马防之弟,“兄弟贵盛”,“自越骑校尉,迁执金吾”。[15]刘般是“宣帝之玄孙”,“积累仁义,世有名节”,“显宗嘉之”。“永平十年,徵般行执金吾事……时五校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16]来歙之曾孙历,“少袭爵,以公主子,……代冯石为执金吾”。[17]此类事例甚多,不必赘举。当时,不仅京师戍卫军的统领任用亲信、重臣,而宫廷禁卫军和宫城近卫军的统领也然。地方军则不具备这一优势。安置皇室的亲信、重臣掌握中央常备军,既有利于集中军权、加强控制,增加保卫京师安全的可靠系数。同时也反映了京师常备军的地位优于地方军。
    其二,京师戍卫军的军事素质较高。在西汉时期,这支军队的兵源和其他军队有别。它非来自全国各地的编户民,而是徵自京辅地区的“良家子”。“为正”与“屯戍”,二役合一。在役的两年,都是以护卫京师为宗旨,与京师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对此,山斋易氏曾有一段议论。他说:    
窃疑南军以卫宫城,而乃调之于郡国。北军以护京师,而乃调之于三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