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商周时期的祖、帝、天观念

时间:2009-7-24 13:54:15  来源:不详
义、道德的化身,更具理性因素。因此,从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思想中“祖”和“帝”各占的比重,也能看出该阶段人们思想的理性化程度。从表1可以看出,各阶段“祖”与“帝”之比例为:商晚期19/1, 周早期3/1,周中期1/1,周晚期3.2/1。这一结果表明, 商周之际理性因素继续增长,周晚期理性因素有跌落趋势。此一结论与“天”观念本身的发展情况一致。

“天”观念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与祖先神和至上神不同,“天”虽有神性,但又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神灵,而是综合了神灵的集体神格特征。它像祖先神那样有情感,命令和佑护人们;它又像自然神和至上神那样冷酷,体现为正义、道德和绝对意志,使人们感到恐惧。天观念犹如一层幔纱,把现实的人与宗教领域的神分离开来,使之朦胧、疏离。“天”是抽象的,在宗教思想中它是一种理性因素,我称之为“宗教理性”。天观念的发展轨迹,正是商周社会理性因素增长的直接反映。商王国的崩溃并没有导致殷人“怨祖”(当时祖观念居主导地位),而西周晚期的社会危机则诱发了“怨天”思潮。应当说,这是理性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这种宗教理性的积淀发展,一旦碰到物质因素的火花,就将使旧的宗教思想体系彻底崩溃。

注释:

1 张荣明:《周代天神说驳证》,《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无神论宗教》1993年第5期。

2 载《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3 《诗·商颂·殷武》。

4 《诗·商颂·烈祖》。

5 《诗·商颂·那》。

6 《尚书·盘庚》。

7 《尚书·盘庚》。

8 《尚书·盘庚》。

9 《诗·商颂·烈祖》。

10 陈梦家先生说:“卜辞中并无明显的祭祀上帝的记录。 ”见《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577页。

11 《尚书·盘庚》。

12 《诗·商颂·玄鸟》。

13 《诗·商颂·长发》。

14 《尚书·盘庚》。

15 《尚书·盘庚》。

16 以上均见《尚书·盘庚》。

17 《诗·商颂·殷武》。

18 《尚书·无逸》。

19 《尚书·大诰》。

20 《尚书·酒诰》。

21 《诗·周颂·武》。

22 《尚书·酒诰》

23 《尚书·大诰》。

24 《尚书·大诰》。

25 以上均见《尚书灴第尽贰?

26 《诗·周颂·丰年》,又见《诗·周颂·载芟》。

27 《诗·大雅·皇矣》。

28 《诗灤笱拧さ础贰?

29 以上见《尚书·多士》。

30 《尚书灤筅尽贰?

31 以上见《尚书·召诰》。

32 《诗·周颂·桓》。

33 以上见《诗灤笱拧ぐ濉贰?

34 《诗·周颂·我将》。

35 《尚书·康诰》。

36 《尚书·召诰》。

37 《尚书·多方》。

38 《诗·时迈》。

39 《诗·大雅·大明》。

40 《尚书·大诰》。

41 在《诗·大雅》的《云汉》、《瞻 n》〉、《召曰文 》三篇诗文中, 人们既怨祖,又怨帝和天,心理上完全处于一种癫狂失序的非理性状态。但仔细研读可以发现事出有因。《云汉》诗中人们怨祖(“后稷不克”“父母先祖,胡宁忍予”)、怨帝(“上帝不临”)、怨山川之神(“旱魃为虐”)、怨天(“天降丧乱”),乃因为人们不知道上天为什么要平白无故地降下大旱灾(“惨不知其故”)。《瞻 n 》哀怨昊天“则不我惠”“降此大厉”,是由于“哲妇倾城”, 所以诗文又说“乱非降自天,生自妇人”。《召曰文 》诗文说“天笃降丧”“天降罪罟”,乃由于“民卒流亡”、“饥馑”和“日★国百里”,是因为人们对现实不满。过去,人们把上述诗篇称之为“变雅”,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与《诗经》的主调不一致。这大概是西周晚期社会危机的反映。

42 殷卜辞中的资料,有待继续研究和统计。不过就目前感性认识而言,前述引证和已能论定的“天”同数以万计的祖先卜辞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