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西汉初期徭役制度新证
汉初查处官员非法收入的
张家山汉简与汉初货币
第11课  汉初的休养生息
最新热门    
 
汉初祀畤考

时间:2009-7-24 13:54:53  来源:不详
分流行,当为当时民间盛行的五色、五方帝之类,跟秦雍四畤、汉雍五畤渊源相类。
  东君:《楚辞·九歌》有东君,为日神。甲骨文中的“东母”即为日神[18]。齐八神有日主,此东君当为此类之日神。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提到日,并将其包含在宇宙发生神话中[19]。
  云中君:《楚辞·九歌》有云中君,是云神。洪兴祖注:“云神丰隆也,又称屏翳”,甲骨文中有云神,常用尞祭[20]。湖北天星观1号楚墓所出楚简所祷对象有云君[21],则楚地民间普遍信仰云神。
  巫社、巫祠:颜师古《郊祀志》注皆古巫之神。古书在言及巫时皆云巫某,将巫的名字置在巫字后。《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  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此处社、祠在巫字后,是社神有了巫的性质。这是战国以来社神性质变化的结果。
  族人、先炊:《汉书·郊祀志》作“族人炊”,颜师古注族人炊为古炊母之神,即灶神。战国至汉初灶神信仰普遍且面貌各异. 《庄子·达生》“沈有履、灶有髻”,髻为状如美女的灶神。此处灶神据颜师古注为老妇状。
  (3)秦巫
  
杜主:《史记·封禅书》作”社主”《汉书·郊祀志》作“杜主”,即秦祀典中的五杜主。《汉书·地理志》杜陵县为故杜伯国,有周右将军杜主祠二所,即此杜主。
  巫保、族累:未详。按从名称来看,可能是跟晋巫之巫社、族人一类的神。
  (4)荆巫
  
堂下:梁巫有堂上,此堂下当与堂上相类,皆五祀神之属。
  巫先:巫先为巫之祖先。《史记集解》引应劭曰:“先人所在之国,及有灵施化民人,又贵,悉置祠巫祝,博求神灵之意。”《史记索隐》:“巫先谓古巫之先有灵者,盖巫咸之类也。”梁巫、晋巫、秦巫、荆巫之祖皆出自范氏,则巫先为晋之范氏有灵于后裔者。
  司命:《九歌》有大司命、少司命,《庄子·至乐》中庄子与骷髅对话亦提到司命,是司命乃民间广泛信仰的司人性命之神。颜师古注此司命为文昌第四星,是后来天官家把神灵系统与天文附会的结果。
  施糜:《汉书·郊祀志》颜师古注施糜为“其先常施设糜鬻者也”,《史记索隐》引郑氏云施糜为“主施糜粥之神”,则当是曾有惠于人者,后人祀之。
  (5)九天巫
  
九天:颜师古《汉书·郊祀志》注九天为中央钧天、东方苍天、东北旻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昊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东南阳天,此为后来儒家之言。按“九”为阳数之尊,上古至战国人多称九,《楚辞》有屈原《九歌》、《九章》、宋玉《九辩》、刘向《九叹》、王逸《九思》,九天之九,大致与此类同,未必一定是方位色彩的九处对应。
  (6)河巫
  
祠河于临晋。《汉书·地理志》临晋为故大荔,秦获后更名。有河水祠。
  (7)南山巫
  
南山:此南山当为确指之地名。《汉书·地理志》:“故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诗风兼秦﹑豳两国……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是南山在秦地。
  秦中:所祀为秦二世。

这些祭祀亦基本上继承了秦之故有。内容有数术(蚩尤、后稷)、巫术(巫社、巫祠等)、对地名的祭祀(南山)等。许多跟人们的生活有关,如堂上、堂下、灶神等,就其思想内容而言是迷信的,并且零散而没有系统化。它们是战国以来民间原生性膜拜祷祠大量暴露的结果。汉王朝设置长安祝官领有这些祭祀,将这些原先散在各地民间的杂神杂祀开始陆续进入国家祭祀的范围,已显露将对之进行管理的迹象。

三《汉书·地理志》所见汉初各地立祠

   除了长安祠官和女巫领有的那部分祭祀外,汉初散布在全国还有许多祭祀。《汉书·地理志》有这方面记载。本文将武帝以前的这方面资料梳理如下(与上文梁巫、晋巫、秦巫等重复者从略):
  (1)京兆尹:
  胡(武帝时更名为湖):有周天子祠二所。《史记·封禅书》“于湖有周天子祠。”
  杜陵:有周将军杜主祠四所。与上文秦巫之杜主略同。
  (2)右扶风:
  郁夷:有  水祠。《史记·封禅书》:“   ……,为小山川,亦皆岁祷塞泮涸祠”,则此祠继承自秦。
  隃麋:有黄帝子祠。
  陈仓:有上公、明星、黄帝孙、舜妻(盲)[育]冢祠。这些多为古人物祠。明星则见《史记·天官书》:“亢为疏庙,太白庙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