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当代抗战口述史学的
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环境史学对自然灾害的文
从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角度
自然灾害、环境危机与中
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
社会生态史:一个新的研
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
最新热门    
 
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

时间:2009-7-24 13:55:02  来源:不详
,往往正是口述中最精彩最鲜活的部分。将涉及隐私或政治上的顾虑排除不论,这也多是受访者长期生活于官方话语的笼罩之下并自觉向其靠拢的表现,结果却是使采访者的一切努力前功尽弃。即使过了这几关,正式出版前还要经过编辑之手,而他们往往会把口述者的那些不合规范的语句删去。[2]而与此矛盾的却是,对于史学家来说,口述的声音最终要变成文献,否则这种口述便不能实现它在学术上和社会上的价值。所以,以什方式来整理(或者是根本不整理而保持原状态)口述史料,又以什办法来尽可能地保存口述特性,便成为对从事口述史的学者提出的一个目前尚难以达到的高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在朝戈金的文章中,提到了目前各种视频与音频技术的运用所导致的文字向“超文本”迈进的趋势,这确实已是可以预见到的前景,在不远的将来,最新的技术发展会与古老的口传文化相结合,人类以文字为主要的文化传承方式,也会由其它更好的方式取代,文字“一统天下”的局面终将被打破,如今口述史面临的各种困扰也将不再成为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的史学家就只能束手无策、无所作为。作为一种“向后看”的学科,史家的研究主体,毕竟是文献占据霸权的那段时期,而史家之所长,是对文献的征引与钩沉,文献之于口述,也正因此而具有了其它任何方法所不具备的长处。首先,如刘小萌所言,口述是流动的,一次性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采访者,他的口述会衍化出不同的版本。文献却是稳定的,人们常说“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即是指其一旦形诸文字,便无法再否定、再推翻。与人类学家不同的是,史家做口述时,无论从上至下还是从下至上,他们更感兴趣和更愿选择的,总是那些有文字记载的人群,这就具备了以稳定的文献与流动的口述相参证的条件。史家讲究的是校勘辨误,这当然是就文献与文献之间的互证而言;如果再跨越一步,便是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讲的是以考古发掘的文物与文献的互相参证,其说早已为学界承认并推重;而将口述与文献互参,不仅仅与“二重证据法”在方法论上有一脉相承之迹,可以纠正受访者无意识的记忆失误,如因日久年深记错时间、地点和事件一类,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互参,可以以文献为据,来分辨哪些是受访者在此基础上有意虚构出来的东西,而对这种虚构本身的研究,包括受访者何以要进行虚构,在这种虚构之后又隐藏着什样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心态等等,往往是研究者最感兴味、研究也最有价值之处,这便比“二重证据法”又跨越了一步。所以,对于口述而言,文献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参照物。没有比较和参照,就谈不上研究,没有这样一个基础,研究也就无法深入,这本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其它学科的学者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很难有进行艰苦烦琐的爬梳考据的耐心和能力,而这却正是史家最见功力之处。
  以稳定与流动相参照,只体现了文献价值的一个方面,以“点”与“面”相参照,恐怕是文献更重要的功能。口述的对象是一个个的个人,他(或她)所谈的经历与往事,不可能与他(她)所生活的大背景毫无关联,也不可能互无影响。举例来说,我们曾在辽东盖州一带农村做过多次访谈,最早迁居此地的“老户”谈及自己家族的历史时,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故事和感受,但对于祖居地和迁居辽东一事的记忆,乃至有关迁居的传说却都大同小异,这说明他们曾是一批经历过同样事件并具有某种共同身份的人。为了探究这些人迁居辽东的原因、准确时间尤其是到辽之后的确切身份,我们翻阅了大量文献,包括官私文书、档案和家谱、碑文,才最终判定这是一个在清朝官书中从未被明确记载过的人群,他们于清顺治朝从山东迁移辽东,并被清朝统治者纳入八旗组织之内,虽然成为旗人也享有过旗人的诸多特权,却也保留了不少山东汉人的习俗,尤为有意思的是,他们始终未完全与满族认同,而自称为“随旗人”,辛亥革命之后,绝大多数又回归于汉族之中。这个人群在东北近代政治舞台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却为研究清代迄至近代东北历史的学界所忽视。如果我们不亲临其地,不曾到一个个村落去从事口述访谈,就不会对辽东这一移民群体的存在和民族认同有具体的认识,而如果仅仅停留在这种访谈上而不再从文献中做艰苦的求索,这些访谈就只是漫漶散乱的一团乱麻,从中找不到学术上的意义。[3]同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老北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