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当代抗战口述史学的
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汉唐中西关系史:对新旧
环境史学对自然灾害的文
从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角度
自然灾害、环境危机与中
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
社会生态史:一个新的研
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
最新热门    
 
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

时间:2009-7-24 13:55:02  来源:不详
人对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一事,无不具有异乎寻常的深刻记忆,但旗人后裔与汉人和回民对此的述说,却存在很大差异,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不了解清朝统治者的少数民族身份和生活于八旗社会中的旗人特点,对这些差异就无法理解和做出正确的解释,而对于这种大的历史背景的把握,又不可能离开当时的文字记录。总之,当我们把以个人为主的口述看作是“点”,将文献记载的历史背景看作是“面”时,置于大事件之中的小角色的感受,才会变得饶有兴味和深具学术价值。所以我认为,这是文献之于口述史的不可替代的功用。这话当然是有限定的,在没有文字文本的时期和地域,也许同样可以做口述史,完全不依赖于文字文本的口述史作品,现在有,将来也一定还会存在。但是在有文献记载的历史时期和地域,如果研究者对文献还是根本不予理会,则其成果肯定不会精彩。在这样前提下所作的口述,不仅不可以抛弃文献、看轻文献,反而需要更深厚的文献功底和辨析史料的能力。正因为有文献的介入,口述历史才有可能从其它的口述传统中分离出来而别具一格,换句话说,将文献与口述相结合的口述史,是区别于人类学、民俗学的口述传统的主要特征。
  在这次笔谈开始之前,为了借鉴国外口述史学界的成果,也为使议题集中而不致流于无的放矢的空谈,曾由胡鸿保选择了一些专论口述的学术著作,以供大家传阅。其中包括《口述史读本》(Robert Perks & Alistair Thomson (eds.) The Oral History Read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8)中的部分片断和美国口述史学家史特斯·特凯尔(Studs Terkel) 的《艰难时世:大萧条时期的口述史研究》(Hard times: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tion, Panthron Books,1970)等,为便于读者参阅,今由韩俊红与贺小燕节选有关内容编译成中文,经由纳日碧力戈、胡鸿保两位先生审校之后附于篇末。
  此次讨论采取的是各人将稿件写好之后再互相传阅的方式,没有面对面交流,所以各篇文章所用术语不免有些歧异,因尊重作者原意起见,均未加统一修改,特作说明。
  由于杂志编排的缘故,这里不得不把本来并不存在主从、前后关系的几篇文章,排出一个线性的次序,我想不妨借用孙庆忠先生文中所戏言的从文到史,即从“生”到“熟”的说法,将纳日碧力戈那篇论述从“史前民族”直至如今“文明社会”无不存在的民间口述文化的《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一文作为篇首,而将史学家刘小萌比较知青口述与文献短长的文章压轴,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将主要讲“口传”的文章作为一端,将也同时强调文献的语音文章作为另一端,其他诸篇,则依次排列在两端之间。但愿这样的编排能给读者展示出从“生”转“熟”的线索。至于文章的撰写者个人的写作风格和观点,自有不同甚至牴牾之处,但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口述史,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1]这场漫谈的参加者除我之外,还有徐新建(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彭兆荣(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和刘小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2]我的一篇口述史文章发表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编辑要求我把受访者语句中不合规范之处都一一作出修改,说否则该杂志就有可能因此而在审查时不合格。
[3]定宜庄、郭松义、李中清、康文林:《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历史文献、人口统计与田野调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即将出版。

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

纳日碧力戈

(民族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

  按照人类学进化论传统,人类学研究“史前民族”或者“无文字民族”,文字的发明和铁器的使用一道,成为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然而,功能论和相对论并不苟同与此,认为文化无优劣之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和需要。其实,抛开进化论与功能论之争不论,非文本的口述确实有许多文字表达所不及的优势。文字表达固然能超越时空,传承后世,也可成为全球化的工具,乃至“文字狱”的根据,但是,口述表达却有身势、表情、语调、场景的“合谋”,生动地传达寓意,包括大量不可言传的直觉和不可推理的意识。文本可传千秋万代,但要依赖纸张类的载体、雕板类的印刷、经训练掌握的文字、文化人的阅读以及日光、书斋类的阅读条件,甚至依赖人类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