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
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北朝周宣帝宇文赟的荒唐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1949年秋苏联和北朝鲜的
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北朝墓志丛札(一)
最新热门    
 
魏晋北朝疫病流行及救助

时间:2009-7-24 13:55:02  来源:不详
境依然是曹魏军队向南进攻的障碍。黄初三年(222年)二月,夏侯尚与曹真共同进攻江陵,“城未拔,会大疫”,为了避免军队因疫病造成更大的伤亡,魏文帝“诏敕尚引诸军还”。[1](《魏书·夏侯尚传》)疫病流行迫使曹魏军队不得不撤退。即使到曹魏末年,长江流域的气候环境可能引发的疫病仍然制约着南北统一的步伐。景元四年(263年)夏司马昭在向众将士陈述之所以舍弃寿春而讨伐蜀地时,其中就有“南土下湿,必生疾疫”的原因。[2](《文帝纪》)
  从上述诸事例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使长期活动在中原地区的魏晋军队很难适应,因气候湿热、水土不服导致的疫病流行,使魏晋军队常常面临着不战而溃的窘境,这也可能是孙吴政权能够在江南地区长期存在的原因之一。
  十六国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在南下过程中也同样遭受着疫病的威胁。永嘉五年(311年)正月,石勒的军队在南进过程中,因“军粮不接,死疫太半”。在这种情况下,他采纳谋士张宾的计谋,焚毁辎重,攻占江夏,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同年十一月,石勒进攻豫州诸郡,临江而还,驻扎于葛陂,准备进攻建康,“会霖雨历三月不止”,司马睿又汇集江南地区的军队于寿春迎战,特别是“勒军中饥疫死者太半”,最后只得退居河北。[2](《石勒载记上》)咸康元年(335年)四月,石虎亲自率领大军进攻历阳,建康震动。晋成帝让王导督领诸军迎敌。石虎又派遣石遇进攻中庐,围攻襄阳,东晋令荆州附近的军队迎击,“(石)遇攻守二旬,军中饥疫而还”。[2](《石季龙载记上》)从上述事例来看,十六国少数民族军队在长江流域所遭受的疫病威胁,遏止了其南侵的浪潮,使江南地区的东晋王朝赢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北魏时期进攻江南地区的军事行动仍有许多重蹈前朝的覆辙。太武帝正平元年(451年)正月,宋魏双方在盱眙(今江苏盱眙)展开激战,面对魏军的进攻,宋军拼死抵抗,战斗持续了一个月,魏军死伤万人,尸体几乎与城墙平,仍无攻占,“会魏军中多疾疫,或告以建康遣水军自海入淮,又敕彭城断其归路”。[6](《宋纪八·太祖文皇帝下之上》)将士大批战死,流行病的威胁使太武帝被迫退兵。这种情况到北魏进入中原地区以后也没有改变。太和十九年(495年)三月,孝文帝到达邵阳前线,陆叡上表认为对于隔江的萧齐王朝“可以德招,难以力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南土昏雾,暑气郁蒸,师人经夏,必多疾病”。[3](《陆俟传附丽子叡传》)可以看出即使到了北魏末年,疫病流行仍然是南北统一的障碍。

三、对疫病的认识及社会救助

  疫病流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使人们开始认真思考、探索、认识疫病的危害,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救助染病的人群。
  东汉末年的战乱使人口大量死亡,造成疫病大范围的蔓延。潘岳《关中诗》第15首云:“斯民如何,荼毒于秦。师旅既加,疫疠淫行,荆棘成榛。绛阳之粟,浮于渭滨。”就是对战争造成疫病流行的描写。
  曹植《说疫气》云: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

由此段材料可知,建安二十二年的疫病流行中贫苦人家死亡者较多,而富贵之家相对少,疫情发生的原因他认为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较之于落后的迷信看法前进了一步。
  黄初四年(223年),魏文帝派遣大军分三路进攻孙权的濡须、江陵、南渚等地,但因害怕“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所以又下诏撤军,说明当时已经认识到疫病的传染性。[1](《魏书·文帝纪》裴注引《魏书》)
  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夏,汶山白马族侵掠其他少数民族,益州刺史皇甫晏欲讨伐之。典学从事蜀郡何旅等谏曰:“胡夷相残,固其常性,未为大患。今盛夏出军,水潦将降,必有疾疫,宜须秋、冬图之。”但皇甫晏不听,结果失败。[6](《晋纪一·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