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中国古代北方役重问题研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
明代北方边镇粮食市场的
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及其
五代北宋前期都部署问题
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
最新热门    
 
代北东部若干拓拔史迹的探讨

时间:2009-7-24 13:55:24  来源:不详
繁出入雁门山、新平城一带,因而得以顺便处置猗卢身后诸事。
  关于新平城迤南拓跋史迹,还有一事暂时存疑,即《魏书·地形志》(上)肆州永安郡驴夷县“代王神祠”事。按此永安郡即建安、黄初中所置新兴郡,驴夷县即是新兴郡虑虒县,在今山西五台县境,其地两汉属太原郡,与代地有大山阻隔。“代王神祠”所祀代王究竟是谁,有两种可能的推断。
  一、汉文帝未立时,“为代王,都晋阳”(《汉书·高帝纪》十一年);文帝子参初立为太原王,后“徙为代王,复并得太原,都晋阳如故”(《汉书·文三王传》)。他们都曾兼有代、太原之地。经检地志参考,《康熙五台县志》卷三村屯(古迹古墓附),县南有皇图垴,“为汉文帝游猎处”;卷八《重修南神庙碑记》:“邑之南十里……有古祠,俗谓之南神垴,盖汉文帝祠也。” 《光绪五台新志》基本上同于《康熙五台县志》,其卷二山水:“南神垴在县治南八里,……上有汉文帝祠,相传文帝王代时游猎至此。” 但是附有自注,说明来历,曰:“《魏书·地形志》有代王神祠,即此。”可见所谓汉文帝之说,出处也只是魏收书。汉文帝游猎处之说可能是后人附会,不过亦难确言。
  二、拓跋部代王猗卢多次领兵助刘琨作战,出入雁门北南之境;猗卢死,葬雁门山中,有墓及碑,罗振玉疑其为刘琨部众所立,则驴夷“代王神祠”也有可能例同猗卢墓、碑,为刘琨部众所立。若然,代王猗卢墓、碑、祠一处史迹,有相同背景及相近年月,地界也不甚远。前述《光绪五台新志》引魏收书诠释“代王神祠”,似有或然之意。《乾隆直隶代州志》卷一古迹“代王神祠”条:“魏地形志永安郡驴夷县有代王神祠”,未用汉文帝事为说,并且于其“陵墓”一项中列叙“魏拓跋陵,即拓跋猗卢封代公,卒葬雁门山中,今不知所在”。编纂者在这里显然只是客观地列出魏收书及《太平寰宇记》资料,未出己意,使人感到有疑神祠属于猗卢的倾向。
  对此问题,我认为猗卢说和汉文帝说都是文帝合理推断。只是地志编纂者愿攀附汉而不看重拓跋猗卢者居多,所以猗卢之说在方志中不占优势。我这里也无它佐证,只好暂时存疑。

四 关于祁后事迹的两个疑点

 

  本文从祁后墓谈起,前人疑祁皇为祁皇后之讹传,我却感到祁皇之号或者另有来历。穆帝死难,桓帝之子普根继立为代王,符合形势要求及拓跋习俗。普根立月余而死,桓后祁氏怀抱一个孙辈婴儿即普根始生之子执政,由她自己统治拓跋部落联盟,她实际上也就是自居于代王地位。这种情况,却是拓跋部落大人所不能容许的。何况这个始生婴儿年内又死。以盛乐为中心的拓跋诸部大人拥立思帝之子郁律为君主(平文帝),盛乐与平城对立,是不可避免的了。后来当平文帝东来,徙居东木根山时,祁后害死了他[18],推出自己的儿子贺傉为君(惠帝)。此时祁后又一次临朝执政,被邻邦以女国相称,这很可能就是前此祁氏曾有称君之事的重演。还有,普根始生子死于316年冬天,平文帝元年为317年,按理,平文帝元年应当有一些除旧更新整顿秩序之事可记,但是《序纪》此年只字未表,全是空白,令人怀疑。显然,这个时段内局势极度混乱,平文帝未曾真正实行统治,桓后祁氏也未必放弃了拓跋国君权力。《序纪》为了掩盖祁氏篡权篡国的忌讳之事,有意作了涂抹,才出现了这种历史空白。考虑到这一背景,我觉得祁皇之称未必不是反映了历史真实,使用了历来平城地区口碑中应有的称号,而不一定是后人把祁皇后的后字讹脱掉了。前引《乾隆大同府志》的编修者也有类似的推断,在志文中说祁氏被称作女国后,意即女国之君,“故后人直谓之祁皇”云云。所谓女国后的名号,应当就是大单于、代王。这是我的第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是祁后与穆帝的关系。按桓帝死于305年,穆帝随即由盛乐进据拓跋中部之国,原来的中部、西部二国合一。307年昭帝死,原来的东部之国遂游离于化外。所谓穆帝统一三部,实际只是中、西两部。穆帝继续助晋作战,桓帝之子普根与穆帝长子六脩同在穆帝麾下驰驱,被分别称为左、右贤王[19]。居盛乐的思帝之子郁律亦由穆帝指挥,在西部及其相邻地区作战。桓穆之际重新组合的代国,各种势力竟能和谐相处,以至于穆帝有建盛乐、平城、新平城的战略决策出现,拓跋日趋强盛。我疑这种和谐局面是穆帝按北俗收娶寡嫂祁氏为妻,暂时化解了诸多隔阂,凝聚了中、西部力量的结果。祁氏本是女中强人,只是在穆帝死前局面平稳之时,她没有走上历史前台而已。
  但是,居盛乐的诸部大人,不能对平城局势全无影响,只是《魏书》有意隐蔽了许多事实,使这段历史疑雾重重。例如穆帝皇后是谁,穆帝长子外家出何部族,《魏书》不著一字。穆帝少子比延的母氏及其族属亦无可考。拓跋外家部族扶持君后及诸子,影响权力分配和君位继承,是屡见不鲜之事,这种矛盾虽穆帝报嫂亦不能磨合,甚至还可能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