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中国古代北方役重问题研
中晚唐五代北宋地权的集
明代北方边镇粮食市场的
明代北京的沙尘天气及其
五代北宋前期都部署问题
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
最新热门    
 
代北东部若干拓拔史迹的探讨

时间:2009-7-24 13:55:24  来源:不详
化。因此陆续出现了下列事件:穆帝欲立少子比延而出长子六脩于新平城并黜其母;穆帝征讨六脩招致六脩杀弟弑父;普根杀六脩而立为大单于、代王;卫雄等率乌桓等新人出奔;盛乐诸部大人拥立郁律为平文帝,等等。这许多事件都可以放在桓穆二系因穆帝报嫂而凝为一体,又因盛乐、平城新旧势力包括各个外家的利益冲突而骤然崩溃的总背景中来观察求解,但每一事件的细节却无法说清。
  穆帝死,平城局面立即由从未露面的祁后接管。祁后先是坚持扶立桓帝之子普根及其后人,实际上是自居君位以对抗西部的平文帝。平文帝被害后祁氏又全力扶植桓帝诸子贺傉、纥那为君。从诸多暧昧情节看来,我们甚至还可怀疑贺傉、纥那究竟是桓帝之子,还是穆帝之子,虽然他们的生母是祁氏这一点是无疑的。
  看来,这段历史的疑雾不是天兴年间邓渊初修《代记》时就存在的,当时去古未远,应当能从《代歌》中窥知一些真实情节。但是事属干名犯义,被当权者认为“备而不典”、“暴扬国恶”而由后代史臣削尽了。今天借探讨拓跋史迹的机会提出这些疑点,同好者带着这些疑点去寻求证据,也许会有一天能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


[1]当指下文中所说方山“北魏二陵”,与盛乐金陵无涉。其时亦不确知二陵即冯太后陵及孝文帝虚陵所在。
[2]《魏书》卷一四神元子孙列传有曲阳侯素延、顺阳公郁、宜都王目辰,均“桓帝之后也”,但不详其世系。
[3]严耕望《北魏参合陂地望考辨》,见氏撰《代交通图考》第五卷附篇八,台北版,1986。
[4]《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历代州域形势”自注:“猗  居代郡参合陂之北”条曰:“参合陂,今大同府东百余里,有参合城。”
[5]平城天渊池,《北史·皇后传》作天泉池,避唐讳改。平城另有神渊池,其名称与地点所在与天渊池接近,或即一处。《高祖纪》太和元年(422)七月“起永乐游观殿于北苑,穿神渊池”;太和七年七月,“帝、太皇太后幸神渊池”。但此等事在文成帝穿天渊池之后二三十年,不知是否天渊池淤后重穿。又建康也有天渊池。《艺文类聚》卷九水部池条,梁武帝泛天池诗,有“泛漾天渊池”句。历代所见天渊池,均在帝都,盖与帝王游幸相关。
[6]《三国志·魏志·王朗传》。
[7]桓帝时至少还有一件,即十年(304)桓帝助并州刺史司马腾大破刘渊之众,还于参合陂西累石为亭,树碑纪行。碑文无存。
[8]《魏书·卫操传》桓帝碑,谓桓帝死时年三十九,当桓帝在位之十一年,可知桓帝初为中部之君时年二十八,葬母时年二十九。
[9]康乐《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第五章,台北稻禾出版社,1955年。关于拓跋郊天之制,道武以后犹有反复,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一文有论,见《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0]此后十余年,始有《南齐书·魏虏传》所记“狸(魏太武帝)破梁州(按当作凉州)、黄龙,迁其居民,大筑郭邑,截平城西为宫城”诸事,但郊天坛所在仍为平城西部。《魏虏传》所记北魏平城“城西有祠天坛”,就是《水经注》所说的郊天坛,不过可能有新的修缮。
[11]江上波夫:《匈奴的祭祀》,中译文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九卷,中华书局,1993年。
[12]《罗雪堂先生全集》续编册三《贞松老人遗稿甲集续》,台北,文华出版公司,1969年,963页。罗氏喜金石,自谓晚年居辽,“展对旧藏,如逢旧雨,偶有新得,如缔新交”,故题所编曰《石交录》云。
[1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332-233页。
[14]其人数《序纪》作三百余家,是错的。《卫雄传》作数万众,《刘琨传》作三万人,《通鉴》作三万家。
[15]《魏书》卷二三《卫操传》。
[16]《晋书》卷一○四《石勒载记上》。
[17]建安、黄初撤郡置县,原雁门郡平城县(今大同)徙置于陉南今山西代县,仍贯平城旧名,至晋未变。313年穆帝“修故平城以为南都”以后,平城之名实际上是两存。参姚斌《大同历史建置沿革》一文,《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380页。
[18]请参阅《代北地区拓跋与乌桓的共生关系》一文“东木根山的来历”节。
[19]《魏书》卷九五《徒何慕容廆传》称普根为左贤王,《资治通鉴》晋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