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
北魏的内河航运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北魏直勤考
《代歌》、《代记》和北
北魏时期的贫富分化及其
北魏均田制下产权制度变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
北魏“三长制”四题
论北魏长城—军镇防御体
最新热门    
 
北魏村落考

时间:2009-7-24 13:55:25  来源:不详
可做些推测。
  北齐宋孝王的《关东风俗传》描述大姓聚集时云“烟火相接,比屋而居”,这种情形恐怕不太常见,通常村落内百姓聚居,但彼此住宅分布应较稀疏,即所谓“散居”,远未达到鳞次栉比的地步。前引东魏兴和四年(542年)李氏合邑造像云:

  即于村中造寺一区,僧房四周,讲堂已就,建塔陵(凌)云,灵图岳峻,列彩星分,金光焕日。

李氏集资修造的“佛寺”除讲堂、佛塔外,周围还有僧人的住处(僧坊),占地不算小,据记文叙述,该寺建于“村中”,显然,李氏聚居的村落内空地尚有不少,足以置立一定规模的寺庙,村民住宅排列较疏亦可知也。
  北魏太和九年(485年)颁布的“均田令”规定“诸民有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以为居室,”[53]宇文泰控制下的西魏规定则更宽,《隋书·食货志》载“凡人口十已上,宅五亩:口九已上(应从校记改为“下”),宅四亩;口五已下,宅三亩”。隋初则仍用北魏规定“其园宅,率三口给一亩”[54]。实际从敦煌发现的S0613号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文书看,每户“园宅”地无论人口多少均记为一亩。根据当时的尺度折算,北魏一亩相当于677.4平方米,东魏北齐合788平方米、北周为757平方米。普通百姓住宅用不了这么大的面积,余下部分或许构成“园”,或空地。《魏书》卷88《裴佗传》说佗“不事家产,宅不过三十步,又无田园”,以示其清廉。三十步仅为1/8亩,合不到85㎡,的确不大。普通村民的住宅规模大概与此相近。
  村落内住宅的状况,缺乏直接材料,但由汉唐的资料可略知一二。
  《汉书·晁错传》说“营邑立城,制里割宅,……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可知一间堂屋、两间内室,外有门、内有户是汉代民居的基本形式。东汉河南县城内的居民住宅有的建于地上,也有不少属于半地下。一些房舍用小砖镶嵌四壁,有的用砖柱支撑房梁,面积都不大,前后最多不过4米,左右开间不过3.55米,一般在10米见方,大的只有15平方米[55]。辽宁辽阳三道壕遗址发掘的六座汉代居住址大概是一种土墙、木柱、草瓦盖顶的小房舍,附近多有畜圈、厕所和水井。各处房址间都有一定距离[56]。东汉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制院落可谓当时民居形态的缩影。河南陕县刘家渠8号墓出土的小型陶院落(下图图1)平面呈长方形,前后二进平房。大门在前一栋房的右侧,穿房而过,进入当中的小院。院后部为正房,房内以“隔山”分成前、后两部分,应为一堂一室。院左为矮墙,右侧耳为一面坡顶的侧耳屋,似为庖厨。这一院落大约接近汉代一般民居的布局。更大一些的民居则由两进增为三进,院外或设望楼,更有甚者则以楼房为主,详见下图(图2-5)。[57]这些当然都属于村落中少数富裕者的豪宅了。
  唐代民宅与汉代的区别不大。1959年陕西西安中堡村唐墓出过一套住宅模型,这套住宅为一狭长的四合院,从南到北分别排列大门、亭、中堂、后院、正寝;东西两厢各有三处廊屋,后院还有假山[58],这自然不是普通百姓的宅院。根据学者对敦煌文书所见唐宋之际敦煌民众住房的研究,当地一套宅院应包括堂、东西南房、庑舍、厨舍和院落,一般面积在200㎡左右,堂和东西房面积在10-40㎡之间,其他房屋面积多在20㎡以下,其中厨舍很大[59]。

北朝村落中民居当与上述情况相去不远。

 

 

    本图采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页191。

[1]笔者所见唯台湾学者刘淑芬在《五至六世纪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史语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年,第507-509页)中对北朝的村落做过概括。
[2]如宫川尚志:《六朝时代の村にっぃて》《六朝史研究  政治·社会篇》,日本学术振兴会,1956年,《六朝时代的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4卷,中华书局,1992年;宫崎市定:《中国にぉける聚落形态の变迁につぃて》《大谷史学》6,1956年,《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3卷,中华书局,1993年;《中国に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