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
北魏的内河航运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北魏直勤考
《代歌》、《代记》和北
北魏时期的贫富分化及其
北魏均田制下产权制度变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
北魏“三长制”四题
论北魏长城—军镇防御体
最新热门    
 
北魏村落考

时间:2009-7-24 13:55:25  来源:不详
ける村制の成立——古代帝国崩坏の一面》《东洋史研究》4,1960年,《中国村制的成立——古代帝国崩坏的一面》《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商务印书馆,1963年;越智重明:《汉魏晋南朝の乡·亭·里》《东洋学报》53-1,1970年;《东晋南朝の村と豪族》《史学杂志》79-10,1970年;《里がら村へ》《九州大学东洋史论集》1,1973年等。
[3]前引宫川尚志文,页68-69。
[4]参宫川尚志前引文页69-70,齐涛:《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37-40及新发现的三国吴简,见王素等:《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文物》1999年第5期,页31-36。
[5]“图典”指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文物出版社,1994年,下同。
[6]“拓”指《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1992年;“鲁”指《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下同。
[7]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部藏,下同。
[8]“石刻”指《石刻史料新编》,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3.30.131”指第3辑第30册第131页,下同。
[9]“墓汇”指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下同。
[10]此村前引宫川尚志文的统计失收,故补列于此。
[11]“石佛研究”指杨伯达《埋もれた中国石佛の研究》,东京美术,1986年,下同。
[12]“琼”指《八琼室金石补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下同。
[13]“定州”指李静杰《定州系白石佛像内容总录》(打印稿),下同。
[14]“雕”指大村西崖《支那美术史·雕塑篇》,佛书刊行会,1915年,下同。
[15]孙贯文:《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金石拓片草目(三国——南北朝石刻)》,油印本,页226。
[16]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新编》卷1,页18。
[17]“琼”卷23,页145-146。
[18]《高僧传》卷12《释慧弥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92年,页473;《续高僧传》卷27《释普安传》,大正藏卷50,页681中—下。
[19]分见“拓”5册165页及“拓”8册58页。
[20]关于乡里,详参下文《北朝乡里制与村民的空间认同》。
[21]参唐长孺:《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所见的课田与庄田》,《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页11-14。
[22]应当指出,宫川尚志并没有说“村”只见于远离人烟的地方,见宫川尚志前引文页79,但他文中更强调的是“村”分布于过去未开发的地区,见页79-83,其他学者往往只注意这一点,如谷川道雄:《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一文的序言在引述宫川尚志前引文时便如此,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页1,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考察。
[23]见《张丘建算经》卷中,丛书集成初编本,页22。
[24]前引孙贯文书,页226。
[25]“拓”第6册,页90,“鲁”二二,页313。
[26]据《滑县县志》卷1“金石”,石刻史料新编,第3辑,第29册,23页。
[27]《元和郡县图志》卷8《河南道四》“白马县”,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页199,这一问题得到中央党校王子今先生的指教。
[28]参《魏书》卷110《食货志》,页1858,正史均为中华书局点校本,下同。
[29]参王文楚:《唐代洛阳至魏州幽州驿路考》,《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年,页210、212。作者讨论的是唐代的情况,实际北朝时亦如此。
[30]参《三国志》卷1《武帝纪》,页19、23;卷6《袁绍传》,页199,及《水经注》卷5《河水》,杨守敬等注疏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16-418;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卷1“(前赵)魏郡黎阳”条、卷2“(后赵)司州魏郡黎阳”条、卷12“(后燕)冀州黎阳郡黎阳”条等,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5年,页4087、4099、4187。
[31]般石合村邑义人等造弥勒王象,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藏拓本,“艺19526”。
[32]前田正名:《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李凭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页171-172。
[33]前引前田正名书,页161。
[34]如《魏书》卷2《太祖纪》“天兴五年十一—十二月”,页40;卷4下《世祖纪下》“太平真君六年二—三月”,页98等。
[35]参见《通鉴》卷152,“大通二年(528年)正月”条,中华书局校点本,1956年,页4734-4735。
[36]《北史》卷64《韦孝宽传》,页2263。
[37]宫川尚志前引文,页83。
[3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