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北魏太武朝政治史二题
北魏的内河航运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北魏直勤考
《代歌》、《代记》和北
北魏时期的贫富分化及其
北魏均田制下产权制度变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
北魏“三长制”四题
论北魏长城—军镇防御体
最新热门    
 
北魏村落考

时间:2009-7-24 13:55:25  来源:不详
2页

雹水村

武平三年(572)

不详

晕禅师等50人造像

拓8册43-45页、鲁二四847页

般石村

武平四年(573)

山西平定

合村邑义造像

北大图书馆藏拓,艺19526

□□村

武平五年(574)

河北灵寿三圣院

张天智造像

文物1993年第12期36-37页

岩梁村

武平五年(574)

不详

□昌墓志

墓汇 467页

凉上村

武平六年(575)

河南洛阳[15]

耿韶墓志

墓汇470页

  一些造像记中也提到“村”,但未出现具体的“村名”,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四月八日瓽仲茂等八十人造像有“在村处中置立,南临白水,北背马兰,东侠(挟)洛水”云云[16],类似的记文还有若干,未列入表中。
  上述村落最早在北魏太武帝时期见于记载,晚则到北朝末年。当然不能据此认为这些村落在石刻记录之时才出现,但究竟何时产生,也无迹可寻。至少北魏初期已存在,不应说是无稽之谈吧。地域上遍及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分布广泛。表中未见西魏、北周的“村名”,这并不是说关陕地区不存在村落,只是当地的造像者不习惯在造像记中注上“村名”,记文的其他部分也不时出现“村”。陕西蒲城发现的北周天和元年(566年)七月二十三日咋和拔祖等128人造像有“福尽合村”[17]之说,上引瓽仲茂等八十人造像亦是一例。文献中亦不乏有关记载[18]。可以肯定,北朝时期北方各地都存在村落,且“村”成为当时自然聚落的通称。
  聚落除了名为“村”外,还有“川”、“庄”等称呼。发现于陕西富平县的北魏太昌元年(532年)六月七日樊奴子造像云:

  北雍州北地郡高望县东乡北鲁川佛弟子樊奴子为七□□一区

  北京法源寺旧藏北齐武平元年(570年)二月十一日贾致和等16人造像云:

  贾家庄邑义十六人敬造白玉像一区[19]

我们知道北朝时朝廷在地方上设“三长”和“乡里”[20],“川”与“庄”不是官方的设置。检《水经注》,除了用“川”称“水”,关中地区还有不少带“川”字的地名,如卷2《河水》中的“牛官川”、卷16《浐水》中的“蓝田川”、同卷《沮水》中的“檀台川”、“宜君川”、“铜官川”、卷18《渭水》中的“中亭川”等。“北鲁川”应与这些地名一样,属于“俗名”。“川”不仅用作一般地名,还发展成为关中地区自然聚落的一种类称。“庄”的来历不明,或与当时已存在的“庄田”有关[21],它应是以后大量出现的庄园的先驱。
  百姓生活的村落不仅见于边僻之地[22],城镇周围同样广泛存在。据现有资料,北朝时洛阳附近就分布着不少村落。《隋书》卷55《尔朱敞传》记载,高欢尽诛尔朱氏时,尔朱敞因年幼被收养于宫中,后出逃,晚上,“遂入一村”,在人家躲藏了三年。当时普通人步行一天约70里[23],而尔朱敞年幼体弱,走不了那么远,且天黑便入村,可知洛阳城不远外便有村落。确切知道名称的村落就有三个,分别为马村、赵村和凉上村。“马村”见于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张宁墓志,文云“窆于孝明皇帝陵西南二里,马村西北亦三里”,该墓位于今洛阳太仓村西北,东距北魏洛阳外廓城二、三公里,且现在该墓东南一公里左右有一村名“马村”,从方位上看,应是墓志中提到的“马村”。北齐天保五年(554年)赵庆祖造像中提到“龙门赵村”,现今龙门与洛阳市区间犹有一村叫“赵村”,造像中所云或许就是此村。“凉上村”见于武平六年(575年)的耿韶墓志,该志据称出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