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
最新热门    
 
西魏拓地与侯景防线之关系

时间:2009-7-24 13:55:26  来源:不详
,请求西魏出兵,并以南郑输魏为条件后,西魏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取地了。
  史料所示,萧绎以南郑输魏,是要对付侯景的。可是西魏并没有出兵帮助萧绎。事实上,西魏势力虽然达到石城、安陆,但隔着萧绎地盘,也不便于越过石城、安陆而到江南与侯景作战。那么,萧绎为什么仍然要以南郑输于西魏呢?关于此点,史籍没有记载,也未见到史家论及。我认为,这是萧绎对以下情况的估计而作出的选择:(1)侯景来攻,(2)西魏对雍荆的态度,(3)剑北可能发生的变化。兹分别言之。
  侯景来攻,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雍荆已经发生了矛盾。侯景估计此时进攻萧绎,萧詧会利用机会报复萧绎。这样,萧绎将腹背受敌,就有可能打垮萧绎,而打垮萧绎,就可以控制整个梁朝,在江南获得稳定,从而可以移梁祚。
  西魏对雍荆的态度,区别是明显的。西魏对雍比较放心,而对荆不免存有疑虑。这是因为,萧詧是倾心附魏的。而萧绎则摇摆于西魏北齐之间。更大的问题是,雍、荆不睦。这样,西魏对能否保持对雍荆的影响,从而完全的拥有山南之地,都不免心存疑虑。因此,必然地,西魏实际是虽重萧绎,但又不放心萧绎。这一来,西魏必然地就要用雍制荆,即用詧制绎。这种情况,萧绎必定非常清楚,因此他估计,西魏对他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剑北可能发生的变化,萧绎也必是有估计的。这是因为,萧循、萧詧二人辖地相邻,萧绎担心二人结合。虽然在名义上萧循所辖梁、南北秦三州都在萧绎“都督”之下,但由于雍荆不睦,雍就隔断了荆与梁、南北秦三州即剑北的联系,从而萧循实际并不受萧绎直接控制,是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从现有史料看来,虽然在雍荆冲突中萧循是中立的,但萧绎对萧循能否长期保持此种中立状态,必然会心存疑虑。事实上,从种种迹象看来,萧循与萧绎之间已经有嫌隙了。《南史》卷五二《萧恢传》附《萧修(循)传》载循不从萧绎以南郑输魏之命,是力屈降魏的。这既是嫌隙的原因,又是嫌隙的结果。该《传》所载另一史事也说明萧循与萧绎之间这种嫌隙或关系的不融洽,《传》曰[12]:

  ……,未几(宇文泰)令(循)还江陵,厚遣之,以文武千家为纲纪之仆。元帝虑其为变,中使觇伺,不绝于道。至之夕,命劫窃之。

当然,萧循不服从萧绎命令,还应有更为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南郑为萧循所任梁、南北秦三州刺史治所所在之地,以南郑输西魏,等于是放弃梁、南北秦三州刺史之权,此为萧循所不愿。而萧循能够不从萧绎之命,也显示萧绎对萧循已经没有实际的控制能力。此种情况在萧绎命萧循以南郑输魏之前的一段时间已经存在了。故萧绎借侯景侵逼之机,命萧循交出所任三州刺史之权,以解除萧循这个潜在的威胁;同时又可以实际限制萧詧可能向西的发展。因为,如果萧詧向西发展,或者兼并了梁、南北秦三州之地,或者与萧循联手,这对萧绎都是巨大威胁。萧绎当然不愿有这样的威胁。实际上,萧詧倾心附魏,若再得西魏暗助而取梁、南北秦三州之地,是有很大可能的。这样,对萧绎说来,与其此三州为萧詧所有,还不如以人情输于西魏。因为以三州输于西魏,对限制萧詧及加强萧绎自己与西魏的关系都是大有好处的。
   萧绎以南郑输魏是对(1)侯景来攻,(2)西魏对雍荆的态度及(3)剑北可能发生的变化三方面情况综合考虑的结果。西魏出兵取剑北,则显然是出于对加强对雍荆的影响力及取剑南,乃至控驭整个梁朝的考虑所致。在梁诸藩中萧绎最为重要,西魏要想强烈地影响雍荆局势,不能不考虑萧绎的意向。西魏要对萧绎加以利用。要利用,就要尊重他,并考虑他的意向。在东魏北齐已经在义阳——安陆——长江之滨一线与西魏对垒从而又与萧绎所辖之地相邻的情况下,西魏如果不善待萧绎,就可能使萧绎改图而投齐人。萧绎与齐人联合,就必然对西魏构成巨大威胁。虽然当时齐人未尽取江北,受侯景防线的牵制,并不能全力从义阳——安陆——长江之滨一线之地进攻西魏,但西魏不敢冒险,这是自然的事。
  总之,所有情况已经决定着:西魏要谨慎地与萧绎相处,萧绎也要小心地与西魏周旋。这就是为什么西魏愿与萧绎有“魏以石城为封,梁以安陆为界”的盟约的原因。
  《补梁疆域志》:石城属新州竟陵郡苌寿县[13],安陆属司州[14]。太清元年,萧绎被任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湘司郢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镇西将军、荆州刺史。[15]”可知石城尚不在萧绎“都督”“诸军事”的范围之内,安陆虽在萧绎“都督”“诸军事”的范围之内,但却不属萧绎荆州所辖之地盘。西魏同意“魏以石城为封,梁以安陆为界”,即是表示尊重萧绎,不侵犯其荆州辖地。不仅如此,西魏出兵是先至义阳,表明是绕过雍州,不侵荆州,也有不侵犯亦即尊重萧绎的事先考虑。与此相一致的,杨忠军队之停于湕水北,也有此用意。《资治通鉴》卷一六三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二月载[1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