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
最新热门    
 
西魏拓地与侯景防线之关系

时间:2009-7-24 13:55:26  来源:不详
老子》义,尚书左仆射王褒为执经。乙巳,魏遣其柱国万纽于谨率大众来寇。
  冬十月丙寅,魏军至于襄阳,……。

  《南史·元帝纪》承圣三年[52]:

   秋九月辛卯,帝于龙光殿述《老子》义。先是,魏使宇文仁恕来聘,齐使又至江陵,帝接仁恕有阙,魏相安定公(宇文泰)憾焉。乙巳,使柱国万纽于谨来攻。
  冬十月丙寅,魏军至襄阳,……。

  《资治通鉴》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三月[53]:

   己酉,魏侍中宇文仁恕来聘。会齐使者亦至江陵,(元)帝接仁恕不及齐使,仁恕归,以告太师(宇文)泰。(元)帝又请据旧图定疆境,辞颇不逊,(宇文)泰曰:“古人有言,‘天之所弃,谁能兴之,’其萧绎之谓乎!”荆州刺史长孙俭屡陈攻取之策,泰征俭入朝,问以经略,复命还镇,密为之备。马伯符密使告帝,帝弗之信。

 以上四条材料言及西魏平江陵之事。依《南史·元帝纪》及《资治通鉴》,宇文仁恕在江陵被怠慢,是直接促使宇文泰决定出兵平江陵的原因。后世论史者,也多以江陵之陷为元帝言辞不逊所招之。但我觉得其中有未被人察觉的事实。上录史料所言,颇有不尽情理之处。元帝“请据旧图定疆境”,又“辞颇不逊”,魏人反应激烈,元帝必能料之。而最激烈的反应就是西魏出兵来攻。可是,为什么当马伯符以西魏欲攻江陵之事告知元帝后,元帝却不相信呢?由此看来,元帝不相信马伯符的话,就是因为元帝自忖自己待魏人没有不尽意之处,因而认为西魏不会出兵来攻。所以,宇文仁恕至江陵,元帝接待不及北齐使者,及元帝请据旧图定疆界,都是子虚乌有之事[54]。大概宇文仁恕知道宇文泰有图江陵之心,为了邀功,就虚造元帝如何“言辞悖慢”及如何怠慢他的所谓事实。而宇文泰为求平江陵有借口,自然不必核实宇文仁恕所言是否为事实,甚至可能暗示宇文仁恕虚造所谓事实。在有宇文仁恕所造所谓事实后,宇文泰就命于谨等出兵江陵了。我之所以说宇文仁恕虚造所谓事实,是因为我特别注意到《周书·长孙俭传》中言元帝“外敦邻睦,内怀异计”的话。“外敦邻睦”,就不会有“言辞悖慢”之事。这显示,元帝是没有任何冒犯西魏之处的。
  有人可能会问:宇文仁恕被元帝怠慢是见于《南史·元帝纪》的。《资治通鉴》并详细记载宇文仁恕出使江陵在承圣三年三月,是别有依据。就此看来,元帝怠慢宇文仁恕是事实。何以说元帝请求定疆界等事是子虚乌有的呢?我的回答是:《南史·元帝纪》所载宇文仁恕被怠慢之事,不见于《梁书·元帝纪》,显然是李延寿编书时所加,或采自说部野史性质之书,未必是实情。就算是实情,也只是反映着西魏北周人的说。《资治通鉴》所据者与《南史·元帝纪》所载应有相同的材料来源。所以不能说明问题的真实。
  另外,宇文泰“天之所弃”云云之语,亦仅为平江陵造舆论而已。为了说明此点,让我再录有关史料,以作论述。
  《周书》卷二《文帝纪下》魏废帝二年:“三月,太祖(宇文泰)遣大将军、魏安公尉迟迥率众伐梁武陵王萧纪于蜀。……八月,克成都,剑南平。”《北史》卷六二《尉迟迥传》[55]云:“侯景之渡江也,梁元帝时镇江陵,请修邻好。其弟武陵纪在蜀称帝,率众东下,将攻之。梁元帝大惧,移书请救。周文曰:‘蜀可图矣!取蜀制梁,在兹一举。’”《资治通鉴》卷一六五元帝承圣二年(公元553年)三月[56]:“(武陵王子)圆照时镇巴东,执留使者,启(武陵王)纪云:‘侯景未平,宜急进讨;已闻荆镇(指元帝)为(侯)景所破。’纪信之,趣兵东下。上(元帝)甚惧,与魏书曰:‘子纠,亲也,请君讨之。’太师(宇文)泰曰:“取蜀制梁,在兹一举。’……泰乃遣(尉迟)迥……自散关伐蜀。”同书同卷同年十一月[57]:“丙寅,上(元帝)使侍中王琛使于魏。太师(宇文)泰阴有图江陵之志,梁王詧闻之,益重其贡献。”我知道,西魏在梁太清三年十一月就是怀着“经略江、汉”的目的而出兵救萧詧的[58]。由此可知,宇文泰在魏废帝二年(梁承圣二年)三月下“取蜀制梁”的决心,八月平成都,蜀地入魏,是西魏“经略江、汉”的战略的逻辑发展;而同年十一月宇文泰有“图江陵之志”,次年平江陵,最终完成了“经略江、汉”的战略任务。显然,可以认为,早在梁 太清三年十一月宇文泰就有“图江陵之志”了。从西魏有“经略江、汉”的目的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