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跋北齐《可朱浑孝裕墓志
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
北齐韩长鸾之家世
北齐史馆考辨
闽浙新见木栱廊桥『桥约
最新热门    
 
新见北齐《丰洛墓志》考释

时间:2009-7-24 13:55:43  来源:不详
遐迩称庆,乌飞易度,兔走难留,悬光垂景,顿尽山丘。岂啚兰懿,沦 / 没泉幽。将经寒暑,方歴春秋。故镌金石,式憣芳猷。

  1.“云中云阳人也” 
  据《魏书·地形志》朔州与云州条[12]:怀朔镇于北魏孝明帝孝昌间改镇为朔州[13];改原朔州为云州以避免朔州之名重出的情况。六镇兵乱,北边沦弃,孝武帝永熙间(532-534)侨置朔州、云州于并州界。原朔州州治即在云中郡[14]。《魏书·地形志》云中郡领延民与云阳二县。延民为州、郡治,明元帝永兴(409-413)间置,其地即西汉定襄郡城、北魏前期的首都盛乐城[15],城址在今内蒙和林格尔县下土城乡之上土城村[16]。云阳县则迟至北魏末年孝武帝永熙(532-534)间始置,地不详,王仲荦先生说在今内蒙托克托县[17],未知何据。永熙之时,由于六镇反乱和柔然的压迫,魏朔州、云州之地几乎沦为空荒,原居民或投身六镇叛乱,或裹胁其中,尽皆内迁。难以设想此时会在比盛乐城更西、甚至已经无法维持元魏军政存在的地方,却设置一个云阳县。所以我认为王先生的说法不能成立。案北魏末年稽胡刘蠡升所居曰云阳谷[18],黄河以东的稽胡(山胡)主要活动于汾州,即今吕梁山及其以西地区。云阳谷应当就在汾州境内[19]。这个云阳谷与云阳县有没有关系呢?我推测,云阳县可能就是为了安置内迁的云州(原朔州)云中郡流民而设的侨县,属于同时侨置于并、肆、汾三州的六州(恒、燕、云、朔、蔚、显)郡县的一部分。据《元和郡县图志》,侨置于并州的云州故城,在祁县西二十里[20],其地今为文水县城以东的云周村[21]。如果云阳县的得名确与云阳谷有关,则其地当在云州城以西,进入汾州境内了,即今吕梁山中部,正是山胡渊薮。从丰洛此例可知,内迁六州人民,按照侨郡县 著籍。

  2. “黄帝之基苗,清阳之后裔。”
  中古时期的内入各少数族,先后卷入到逐步认同华夏文明及其历史传统的潮流中。其表现之一,便是自己追溯祖先时,多溯至炎、黄。司马迁作《史记·匈奴列传》,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22]。这究竟是战国以来中土的传统认识呢呢,还是匈奴接触了文化以后的发明?尚待研究。魏晋北朝建立过政权的各部族,大多自溯其始祖至于五帝。《晋书·载记》的史源主要是崔鸿《十六国春秋》,而崔鸿书则主要依赖各政权之霸史。凡霸史有成者,其溯祖的倾向大多保留在今本《晋书》中。如匈奴刘渊继承西汉以来匈奴溯祖的传统,“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23]。慕容氏谓“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24]。有熊氏即黄帝。氐人苻氏自谓“其先盖有扈氏之苗裔,世为西戎酋长”[25],有扈氏灭于夏啔。羌人姚氏则自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26],有虞氏即虞舜(舜生姚墟,以为姚姓)。赫连勃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27]。建立了西秦政权的陇西鲜卑乞伏氏,其后代到北齐时自溯其祖先曰“其先盖夏禹之苗裔”[28]。后起之拓跋鲜卑则溯至昌意之少子[29],昌意为黄帝子。宇文氏则追溯至于炎帝,“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遯居朔野”[30]。不仅这些建立政权的北来部落氏族要如此标举,那些较小的部族也表现出对华夏传统的认同、靠拢和皈依。比如长期活动于陇山中部(秦州略阳郡)的屠各胡王氏,也自称“实轩辕之裔,后稷之冑”[31]、“盖黄帝之所出,后稷之枝裔矣”[32]。与拓跋鲜卑同起于草原的尉迟部,改姓尉以后,犹自称“发颛顼之遐源,资有夏之苗裔”[33]。凡此追溯,有否历史和文化的依据,尚待考证。但是,对于中古时期特别是十六国北朝的中国来说,民族冲突、汇流、熔冶与化合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刻,这样的同源意识,无疑为历史绕过险滩提供了极宝贵的心理平台。《丰洛墓志》谓丰洛为黄帝子清阳之后裔。清阳是黄帝子少昊的字[34],典籍中清阳多作青阳,又名玄嚣。青阳与昌意都是黄帝与其正妃嫘祖所生,为黄帝二十五子中之最贵者[35],其后裔亦最显赫。前举各内入少数部族,溯其始祖,多循昌意一脉。而溯祖至于青阳者,以我阅读所及,仅此一例。

  3.“弱冠,为文襄皇帝辟为亲信都督”
  案丰洛以五十七岁卒于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则其生年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