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没有相关教案试题
最新热门    
 
記南明刻本《西曹秋思》——並發黃道周彈劾楊嗣昌事件之覆

时间:2009-7-24 13:55:44  来源:不详
龍,情形也大致相似。雖然解學龍向朝廷力薦黃道周,但是在一同被逮之前,他與黃道周也沒有絲毫往來,從“未有執手之歡,杯勺之雅”[120]。所謂“結黨標榜”,不過是爲共同的道義追求相互感召而已。
  如上文所述,黃道周由刑部轉入北鎮撫司獄受審,是在崇禎十三年年底的時候,葉廷秀與董養河稍遲也入北司獄中。清人全祖望,謂在北鎮撫司刑訊之後,“諸人皆返刑部,而先生(案指黃道周)改下北寺”,以爲黃道周一直被關押在北鎮撫司獄中,所說應有差誤[121]。黃道周在北司獄中時,有詩云“淹留北寺五月餘”,此後“未幾,轉西庫”[122],所以黃道周大致應在崇禎十四年六月前後,轉回刑部獄中,亦即所謂“西曹”。當年年底,黃道周出獄,遣戍辰州[123]。此《西曹秋思》前有葉廷秀小引,說他與黃道周、董養河相互唱和於“辛巳之秋”,辛巳即崇禎十四年,正與三人一同羈押於刑部獄中的時間相吻合。

(六)文獻價值

  葉廷秀在卷首的“小引”中說明,他們三人的這些唱和詩,是由他首先提起;陳刻本黃道周詩的標題,表明黃道周是在葉廷秀、董養河二人“各完平韻詩三十首”之後,才動筆“分篇和之”;再結合書中每韻下三人的排列次序均爲葉廷秀、董養河、黃道周,這說明其唱和經過是葉廷秀首唱,董養河、黃道周相繼應和。
  詩詞不同傳本之間的比勘,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這是因爲作者在世時,往往會一再推敲修改字句,於是就會有處於不同修改階段的若干種文本流傳於世;再加上後人在傳佈過程中,有意的更改或者無意的錯訛,就會有許多文句出入。並不是早出的傳本就一定要比晚出的更好。下面僅標注諸本異同而不做優劣裁斷,就是出於這一原因。
  但是,比較《西曹秋思》上述三種傳本之間的異同(詳下附錄原文校勘),可以看出,南明原刻本《西曹秋思》,有幾種明顯優於其他兩種傳本的優點。一是內容完整。全書每人每平韻各賦詩一首,總計九十首,陳刻本僅收黃道周詩十首,爲全書九分之一;孫抄本雖篇目完整無缺,可是有許多闕字。此原刻本只在“十二侵”韻葉廷秀詩中闕失一字。二是比較準確地保持了三人詩作的原始面貌。原刻本與孫抄本的差異,主要是孫抄本抄寫的文字錯訛;原刻本與陳刻本的差異,則主要是詞句的更動修改。據卷端“記”,原刻本的底稿,是董養河的兒子董師吉錄自西曹獄中,所以,陳刻本的詞句更動,只能出自這以後。
  《西曹秋思》在詩研究之外的史料價值,如所記黃道周北伐出師時之心態、情景,爲研究黃道周人生觀念的絕佳資料;又如董養河沒有傳記,清初錢謙益爲《列朝詩集》所選詩人做小傳,在陳勳的傳記下,附帶提了他幾句,簡略得甚至連明朝滅亡以後董養河是否依然在世也說不出來[124],而此書則清楚記述董養河是在崇禎十六年秋,爲防守京城,積勞成疾而去世。至於通過這些特殊境遇下的詩作,來研究黃道周、葉廷秀、董養河諸人的內心世界,可以挖掘的價值更多,特別是葉廷秀和董養河另外都沒有留下詩文著作,這本唱和詩集,也就顯得彌足珍貴了[125]。

 

記①
辛巳之春,小子師吉,入侍燕京。適石齋黃夫子,爲廷諍下錦衣,葉潤山先生以疏白同坐,先大夫以宿好被織②。
【校異】
①      案孫抄本列此記於卷末,《四庫提要》所據“庶吉士梁上國家藏本”也列此記於書尾。今案從內容和形式上看,似以列在卷首更爲適宜。②宿好,孫抄本“宿”作“夙”。
時天下憂疑①,君子仄足②。倪文正公在林下,投書於執政,有南北部復見今日之語。黃夫子聞之,謂先大夫及諸同事曰:“鴻寶之言過矣!東漢黨人,遺恨千載。上乏明君,內多嬖倖,士君子徒相標榜是非於下,戮辱之慘,固其宜也。余直道不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或以過激獲罪,何有黨名?竊笑近所謂東林、西林,日向予喋喋者耳③。”
【校異】
①     憂疑,孫抄本“憂”作“皆”。②君子仄足,孫抄本無“君子”二字,“仄”作“失”。③日向予喋喋者耳,孫抄本“耳”作“自”。
以是羇棲西曹,吟詠土室。或書《孝經》以鬻食,或解《周易》以見志。彼此賡酬,互相戒勉。師吉侍側服勞,黃夫子嘗曰,孺子可教。故凡父師著述,皆手錄而珍襲之。未幾賜環,公道大眀,中外胥快。而倪文正公隨起少司馬,至都取西曹諸作,如經解,如雪草,一一較梓。曰非天王眀聖①,安有此耶?
【校異】
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