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试论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
试论民族因素对苏联调停
试论冯友兰的“释古”
试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1905:终结的一年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最新热门    
 
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印度政策与西藏的和平解放

时间:2009-7-24 13:56:34  来源:不详
速提供了5万吨大米。[40]3月21日,周恩来召见潘尼迦,希望达赖不要离开西藏。如果按照中央政府的办法来解决,西藏仍然享受宗教自由,达赖将作为西藏的宗教、政治领袖派代表到北京谈判;同时,根据人民政协《共同纲领》的规定,西藏将来一定成为中国境内的民族自治区域。如果达赖不走,经过和平谈判解决,解放军就可以和平进入西藏,达赖的地位仍然可以保持。果能如此,中印关系也可增进一步,中国西藏还需要同印度通商。如果达赖离开西藏前往印度,就会在中印关系上造成一个阴影,印度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对西藏的和平解放是有影响的。[37](P ,141)权衡利弊得失,印度别无选择,潘尼迦告诉尼赫鲁,若允许达赖在印度政治避难,印中的友好关系将会受到损害。[41]印度因此回答说它不鼓励达赖离藏,可劝告其不去印度,如果他坚持,印度只按国际惯例予其避难。[3](P ,253)
  1951年4月26日,取道印度、香港的西藏代表抵京与来自昌都的代表会合,3天后开始与中央政府代表举行谈判,5月23日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五、结论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一个强大的新中国的诞生是解决西藏问题的物质基础。其意义表现在:它不仅震慑了西藏分裂势力和使更多西藏上层反对独立,而且使外来的干涉力量、尤其使印度不敢与中国敌对而只能诉诸于和平手段。民族区域自治方针的强大威力争取了大部分西藏上层,也减少了尼赫鲁的忧虑。
  然而这些都不能抹杀中国政府外交政策方面的效力。
  中国政府的外交决策对尼赫鲁产生了重大影响。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精辟地分析了有关国家在西藏问题上的矛盾冲突,利用印度以和平方式维持在藏利益的政策,找出了印度在这个外交上的突破口。印度于1949年底承认新中国后,中央解决藏事的方式由以军事为主改为以谈判为主军事为辅、以战逼和。为此,在两国的建交谈判中,中方给印度以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待遇,两国得以顺利建交。以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及时修正了对印政策,为两国政府展开谈判铺平了道路。在解决藏事的过程中,为安抚尼赫鲁及减少其对中国有关政策的忧虑,中方反复强调了和平谈判的方针和诚意。昌都战役开始后,尼赫鲁暗中操纵西藏分裂分子向联合国呼吁干涉,再次阻拦西藏代表赴京谈判,在此关键时刻,中国政府再次重申和平解决的愿望,鉴于印度在藏事解决上的重要影响,中方也做出某种程度的让步。中国之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打击了印度的干涉派,有效地防止了印方有关政策的可能的变化,挫败了美国利用印度侵略西藏的图谋。所以,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外交政策及其完美的运用是解决西藏问题的重要保证,中国领导人在解决西藏问题上展示了精湛的外交技巧。
  [参考文献]
  [1]李铁铮:《西藏历史上的法律地位》,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四、五章。
  [2]Richardson ,Hugh E.,1984,Tibet and its History ,London:Shambahala Publications,Rev.ed.,pp.173—174.
  [3]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7—229页;夏格巴·旺曲德典:《藏区政治史》下卷,罗立千等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227页。
  [4]《西藏商务代表团出国经过及在英、美情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蒙藏委员会档案,全宗号141,卷号3982.
  [5]Lamb ,Alastair,1989,Tibet ,India and China ,1914—1950:A History ofImperialDiplomacy ,Herttfordshire:RoxfordBooks,pp.517—519.
  [6]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States(FRUS):China ,1942,WashingtonD.C.:United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Office,1967,p.631;FRUS,1943,China ,p.675.
  [7]Parshotan,Mehra ,The North Eastern Frontier:A Documentary Stu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