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代的“家人”
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
清代内务府研究综述
最新热门    
 
清代妖术恐慌及政府的对策:以两次剪辫谣言为例

时间:2009-7-24 13:57:02  来源:不详
士沒有參與其間,因此封疆大吏自然漫不經心地對待此事。乾隆認為妖術之所以蔓延到山東、直隸、湖南、湖北各省,皆由江浙二省大吏「因循不辦,玩忽貽誤所致」。「外省州縣往往曲為掩飾,結習相沿,最為可鄙」6。大吏們抓不到剪辮之人,為了應付乾隆,則抓被剪之人審問。被剪之人的說詞大多如出一轍,皆言剪辮之人挾有妖術:當時被拍迷暈倒地,辮子於毫無知覺中被剪去。至於剪辮疑犯的蹤跡,被剪之人與旁觀之人均稱「茫無所見」7。乾隆則認為被剪辮之人毋庸根究,抓捕對象應該是剪辮之人,「若令其每日報聞傳迅,徒擾人意而無益事體,且無知之徒轉相傳述,搖惑聽聞,殊非緝匪安良之道」8。 
  面對乾隆的壓力,督撫們避重就輕,往往在奏摺中大肆渲染有關妖術謠言的荒誕性。如直隸總督奏婦女半夜在家被割衣襟和髮辮,割辮匪徒在門牆留字一事,河南巡撫阿思哈奏報彰德府城內紛紛傳說被剪辮之人必至身死,即使不死,頭也會發暈,並傳言用朱砂、雄黃、雞血等塗抹被剪之處,才會倖免於難。乾隆卻認為對這類事情應該置之不問,以杜無稽之口,更不應該大驚小怪,詫之為奇,大吏們只須做一件事,就是「上緊緝匪,此外一切浮言並不必過於詰問明示」,辦理此案的要領是「鎮定而隱」9。
  一般來說,一個謠言往往會導致另外一個謠言。剪辮謠言還沒有止息,北京又傳在山西有異蟲吃人之謠,此謠言來勢洶洶,甚至驚動了內務府,內務府部分官員身邊攜帶辟邪處方一張,被吏部尚書托恩多查知,上報乾隆。乾隆確信「妖術」只是「謀反」的幌子,下令全面清剿,牽連剪辮的不僅有和尚、道士、乞丐,還有天主教。由於案情荒誕不經,很難尋覓到謠言的始作俑者及割取髮辮之人。最後,四處飄泊的遊方僧成為主要嫌疑對象。此案抓獲多名和尚,在酷刑逼追下,和尚們時供時翻,官員們一開始對此案就漫不經心,急於結案。乾隆在無法獲得事實真相的情況下,也不想造成全國性大恐慌,只得接受江蘇巡撫彰寶的說辭:剪辮謠傳源於海寧石匠鄭臣、毛天成包攬德清城橋工程不遂,嫉妒德清縣石匠吳東明、郭廷秀得以承攬所編造的。 
  乾隆對嫉妒一說並不相信,因為就在剪辮案發生的同時,即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初九,湖北荊門破獲一起孫大有、何佩玉等謀反案,收繳器械旗清單如下10: 
  黃布大旗一面 上寫 大明朱天子天令號
  白綾大旗一桿 上寫 西大明天令天號
  紅綾大旗一面 上寫 中華明君見漢不殺南
  紅綾大旗一面 上寫 見漢不殺
  白綾大旗一面 上寫 中華明君見漢不殺
  黃綾大旗一面 上寫 天令正大光明
  黃布小旗一面 上寫 童邰大明天令
  藍綾大旗一面 上寫 恭行天討原非人事東
  非常清楚地表明反清復明的決心,而謀反與剪辮又發生在同年同月,不能不令乾隆懷疑兩者之間有某種呼應。 
  乾隆雖然接受了彰寶的嫉妒說,其實他依然感到不安。在剪辮謠言甚囂塵上,流播數省,千人髮辮被剪之際,正值中國和緬甸南部一小國交戰。乾隆的恐懼實出於政治原因,但是從沒有當場抓到剪辮子的人,朝廷的懷疑落到了和尚和各教派主持身上,乾隆下令在全國各地搜尋各種教派會道門。秘密教門從雍正朝開始在全國流傳,乾隆年間漸趨激劇,白蓮教一度據有水陸要衝,扼南北漕運的山東臨清。天地會一再起於湖北、福建,以台灣的勢力為大。此外尚有甘肅的回亂,貴州的苗亂。乾隆十一年(1746),西南張保太大乘教叛亂,導致乾隆改變了對秘密教門的看法,即由「惑眾誣民」的「左道邪術」變成含有政治內容的「謀反大逆」。此後乾隆對帶有「妖術」或「邪術」之類案件的懲處日趨嚴厲,在乾隆一朝以「謀反」、「大逆」定案的即有數十起,剪辮謠言令乾隆寢食不安,「要犯一日不獲,此心一日不紓」11。

  二 光緒二年(1876)的剪辮恐慌
  歷史驚人的相像,有時會讓人迷惑不解。差不多一百多後的1875年,南京有一謠傳折磨著全城百姓。正南門這座昔日被太平軍破壞的大橋,一年以來人們正在重新修理,南京百姓流傳造大橋需要有一種特殊的橋樁,必須有一定數量的靈魂支撐橋面石頭的重量,於是就要處死100-150名本城男孩,否則護橋神就不能保證大橋的牢固,從此家家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