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试论中西方上古社会的平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
“社会史论战”对于唯物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历史动
“历史‘重塑’中的得与
最新热门    
 
宋代社会结构

时间:2009-7-24 13:57:28  来源:不详
为一乡一里,少数县有乡无里,只有乾县和渭南县多数乡辖有二、三或五里。[55]宋朝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名实背离,而各地州县衙门和乡里的吏制差别颇大。从史料上看,有些地区设有乡长,[56]另一些记载中又有乡官,[57]但显然不是普遍的制度。据北宋的《两朝国史志》说:“诸乡置里正〔主〕赋役;州县郭内旧置坊正,主科税。开宝七年,废乡,分为管,置户长主纳赋,耆长主盗贼词讼。”[58]所谓“废乡”,当然不是取消乡名,而只是取消乡的基层行政单位。里正的名目相当普遍地保留下来。在每乡只有一里的地方,里正和乡长也不会有区别。在部分地区,担任里正者不管乡里的事务,只是准备轮差州役衙前,到宋仁宗时,又明令废除里正。乡村基层组织的头目是户长和耆长,他们的辖区则称管。

  按宋朝吏制,户长和耆长都算乡役,耆长又称三大户,乃是沿用后周之制,以本管的三家上户轮流充任,其下设壮丁。户长和耆长的管辖区至少在某些地区是不同的。如福州共有68乡,305里,在宋哲宗时设户长130人,耆长443人,则户长的管大,而耆长的管小。[59]明州定海县有“六乡”,而清泉乡“析为二管,总号七乡”,[60]五乡不分管,而一乡分两管,似可推论为五乡每乡即是一管。南宋湖州德清县还保留了管的名称,两个乡各辖五里,不分管,四个乡分别辖十里、十五里和二十里,在乡和里之间设管,[61]则辖五里的两乡也都是每乡一管。《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11《宋全等施石献床记》载有“怀州河内县清期乡弟二管西金城村”。绍兴府会稽县有“雷门东管第一乡”,[62]应是由乡分管,而后又将管改立为乡。此外,至少部分地区又将耆长的所辖的管称为耆,如四川泸州江安县原为一乡七里,后为“一乡一里八耆三十二都”,八耆包括罗力耆、罗隆耆等,其中一部分显然是原罗力里、罗隆里等改名。“惟士人应举,卷首书乡里名,至于官府税籍,则各分隶耆下,故结甲日以耆冠都”。[63]据明《喜靖彰德府志》卷8引宋相州地方志所载,当地只是管之下辖村。由此可知,宋朝的乡、里以及管或耆的关系相当复杂,各地的情况五花八门,难以一概而论。至于“士人应举,卷首书乡里名”,可与前述南宋的登科录互相印证。

  宋神宗时,推行保甲法,规定每五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五百户为一都保,后又改为二十五户为一大保,二百五十户为一都保,分别设保长、大保长和都保正、副保正。[64]接着,宋廷又下令废户长、耆长和壮丁,以保正取代耆长,另设承帖人隶属保正,以催税甲头取代户长。[65]宋哲宗时,又取消催税甲头,用大保长催税。[66]此后,宋朝乡村又出现了新的基层单位都保,一般简称都,有时也可简称保。前述江安县就是在八耆之下设三十二都。都往往以数字排列,如罗力耆下辖第一到第八都。都搀杂在乡里之间,又形成了更复杂的关系。如平江府常熟县各乡,乡下分都,都下分里。感化乡下辖第一到第七都,第一都下又辖虞山里等四里,但有的里又被几个都所分割。[67]徽州的一些县是乡下分里,而祁门县是乡下分都。如“归化乡在东,其都归仁、义成、沙溪”,[68]当地的都又不以数字排列。又如庆元府象山县则是在里下设保,政实乡“管里一,保十二”,里名美政里,保名乌石保、白石保等。按当地登记的户口数估计,每保的人口大致相当于一都保,应是指都保。[69]可见都保与原来的乡里之间的关系,也宋朝的村落多半是自然村,辖于里和都之下。如前述有“怀州河内县清期乡弟二管西金城村”。但彼此关系也不可一概而论,宋孝宗时,明州鄞县有丰乐乡“管里一,村二”,里名石柱里,村名乾坑村和故干村,但通远乡“管里一,村一”,里名李洪里,村名环村,[70]实际上是一个村同时又兼有乡名和里名。明州后升为庆元府,宋理宗时,奉化县的奉化乡辖“管、里二,村四:广平管,镇亭里,明化村、长汀村、茗山村、龙潭村”,其实是乡、管、里三者同地而异名。慈溪县金川乡“管里四,村三”,里名云山里、太平里、大川里和求贤里,村名太平村、招义村和千金村,又是里反而小于自然村。[71]再以华亭县为例,其胥浦乡“三保、九村,管里五”,则是都保大于里;长人乡“六保、十二村,管里三”,则是里大于都保。[72]
 
  综上所述,自北宋到南宋前期,乡和里一直作为地名和户贯所在地。但到南宋晚期,乡,特别是里的概念有所淡化。自宋太祖开宝以后,乡村实际的基层行政单位大多是管或耆,宋神宗以后又改为都保。

    在城市方面,宋时虽打破了前代坊和市的严格区分,仍将坊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大于乡村,城市又打破城墙的限隔,向城墙外扩张,官府对城市的管理相当普遍地在坊之上设厢,有的大城市甚至设两级厢制。开封城内八厢,城外九厢,每厢下辖若干坊。后来又在厢之上设四个都厢。[73]《元史》卷62《地理志》也记录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