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通贯古今,回翔文史——
最新热门    
 
史术通贯经术——柳诒徵之史观

时间:2009-7-24 13:57:30  来源:不详
 
引言     民国著名学者柳诒徵给许多人之印象,是一位地道的实证主义者。实则,柳氏史学之魂,乃是政治实用主义。易言之,他是一位非实证主义或反实证主义者。     就史学流派而言,民国史学有求真与致用之分野。柳氏乃属致用一系。就史学渊源而言,柳氏史学实为晚国粹派史学的逻辑延伸。就经学与史学的互动而言,柳氏史学可视为其经学立场在史学领域的展开。这种展开,从史学的立场看,就是所谓"史术通贯经术",亦即以"史"来表现他的根本理念。所谓"史",乃"学术"之代词。而"经"则是他所谓"政治"、所谓"实用"、所谓"礼"的对应语。     我们所要分剖的,是柳氏所谓"政治"、所谓"实用",其具体内涵为何?大体言之,此种内涵,乃以儒学理念为本位,以传统文化为实用手段,以现实政治为实用目的,最终将其价值趋向定位于今而非古。他想通过史学桥梁,以确立全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收拾世道人心,使国家与民族在儒家精神上统一为一体。他所谓"政治",实际是指文化认同与人心向一。在文化认同与人心向一这个大目标下,"真"不"真"的问题当然得退居次要。不但退居次要,而且压根就不存在"假"不"假"的问题。只要在文化认同与人心向一的最高层次上是"真"的,那么,在其他层次上也必然是"真"的。而且,他根本就不相信他人所指为假的对象会是假的。所以,柳诒徵实际是在"价值"的层次上而不是在"存在"的层次上来讲史的。 但是,悬置其最高的"价值"层次,下降到单纯的史的层次,柳诒徵又有其自成系统的史论。所以,柳诒徵的史观有两个层面。最高的层面乃立足于价值,属于思想指导的层面,即以儒学为指导、以史学为途径、以文化认同为目的的政治实用主义。较低的一个层面才是"史",即具体的学术展开,亦即以"礼"为核心的历史学。历史学继续向下展开,又形成诸子百家、各种学科,所谓"史为一切学术之所从出"。这原是古文经学派以至晚清国粹派一贯的学术系统论,我称之为"史学中心论"。     历史学在柳的知识结构中处于最前沿位置,纲领全部。所以如此,原是因为"史"乃是儒学理念统领下的"史"。易言之,"史"就是"经","史术"通贯着"经术"。儒学的核心,乃是"礼"。最大的"礼",是文化认同与人心向一。有了这个东西,也就有了秩序,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才能得到定位。所以,"礼"是名教,是"政治",具有实用和实效。脱离了这个大目标,历史学也就没有价值了。 一     冯友兰先生曾经把民国史学划分为信古、疑古、释古三派[1]。提起信古派,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史学大师柳诒徵。柳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异议派史家,也是现代儒学的中坚人物之一。他推尊孔子,宣讲儒学,注重孝道,主张读经,迷恋三代,肯定正闰,多与"五四精神"相左。而且,特别重要的,由于他曾经直接反对疑古疑经的顾颉刚,所以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民国"保守派"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被戴上封建主义、复古主义、民族主义等帽子。     我们不禁要问,新文化运动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五四"也都发生过了,柳诒徵为什么还把自己定位在一个"抱残守缺"的位置上?是他的知识结构和性格自然而然,还是他故意如此?假如是后者,他的用心究竟何在?     冯先生喜欢疑古反对信古。实际上,他的划分并不确切。对此,包括顾颉刚本人,都曾经指出过[2]。但是,假如说民国史学包含"致用"与"求真"两系,恐怕不会有什么异议。而疑古属于求真,释古、信古属于致用,当亦大致不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