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通贯古今,回翔文史——
最新热门    
 
史术通贯经术——柳诒徵之史观

时间:2009-7-24 13:57:30  来源:不详
评估,而后有上述"原则"分歧;实际上,正是从致用或求真的原则出发,柳氏才顺理成章地"信古",顾氏也才强烈地"疑古"。这一点,甚至在对柳氏的指责言论中也能得到印证。例如,学者指责信古派处处虑及"世道人心"。这是符合柳的思想事实的。"世道人心"正是柳氏所谓"政治"、所谓"实用",即政治实用主义的要义所在。问题在于,指责者对历史研究是否应该"处处虑及世道人心",并没有做学理论证,而是把它当作了不言自明的前提。可以看出,柳、顾之争确是两种历史认识论的分歧,所谓"精神上的不一致"。在"原则"观照下,柳氏所谓"古",也就不成其为"古"了,而是转换成了他心目中国家、民族根本利益、文化认同的代号,也就是他赖以安身立命的"道"。假如有更"好"的"道",他未尝不会改"信古"而"疑古"。这里,作为"本体"的,是"道",是"政治",是"实用关系"。"古"仅仅是"用"。由于"体用不二","用"没有了,"体"也得完蛋。所以,他重视作为"体"的思想指导,可并不因此就轻视作为"用"的具体学术,不允许对这个"用"进行"疑古"。政治关系、实用关系与传统文化观、学术思想、史学思想,两个层次循环阐释、相互帮忙。任何具有"实证主义"色彩的史学大师,骨子里都具有深深的主体性。甚至最喜欢标榜实证研究的整个历史学,也深藏着主体的内核。谁能想到实证大师柳诒徵的文化思想居然如此富于"主体性"呢!这不禁使我想到何兆武教授一段使人怦然心动的话语:"历史学家的理论并不是从史料或史实之中推导出来的,反倒是历史学家事先所强加于史实之上的前提。""历史学并不是一门实证的学科,凡是单纯着眼于普遍规律的,可以说对人文现象都不免是未达一间。"[28]      就作为"体"的政治实用主义来说,柳诒徵与近现代许多试图确立文化认同的思想家们并无不同,他们无非都是想为泛滥无归的人心安顿一个家园,确定一个归宿。就层次略低的"用"的范围考察,柳的学术思想,在近代学人中,最接近前期刘师培;在学术派别中,可归入古文经学。他学术思想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典型的史学中心论和古文经学观点,与刘师培《古学出于史官论》、邓实《国学微论》等的基本立场完全一致。他以历史学为中国传统学术的源头与核心[29],远接《汉书·艺文志》,近接国粹派,隶属古文经学,自不待言。就此而言,在逻辑上,柳可以说是"国粹派"的后期代表。而目前的一般观点认为,"国粹派"在1912年随着民国的建立就寿终正寝了――这当然是就"历史"言之,而非"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 史学中心论与古文经学立场相辅相成,逻辑上一致。周予同先生早曾指出,《中国文化史》在学术传承上主要受古文经学影响[30]。古文经学的典型观点六经皆史,柳氏持之甚笃。但论述简略,没有新意。由于有六经皆史观念,所以才认为治史莫先于读经,读经就是读史。《国史要义·史德》说:"《诗》《书》《礼》《乐》,皆史也,皆载前人之经验而表示其得失以为未经验者之先导也。"《史术》说:"史术即史学,犹之经学亦曰经术,儒家之学亦曰儒术也。吾意史术通贯经术,为儒术之正宗。"又说:"普通人以为孔子删订的书叫做经,其实都是史。""由治经而治史,最易得一种明了之界说。"[31]而这又是与其史官论一脉相承的。有学者看见"读经"二字便视为"反动",殊不知柳氏所谓"经",原本就是"史"。史与经不但相互贯通,而且是儒学的"正宗"。     因为柳的学术思想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是以"政治"作统帅,所以他强调史学以"礼"为出发点与核心。"有一中心主干为史法史例所出,即礼是也。史官提要之书,必有定法,是曰《礼》经。礼者,吾国数千年全史之核心也。""夫史例经例,皆本于《礼》。"[32]"礼"就是柳氏所说"政治关系"。所以,柳不但不像梁启超那样否定中国传统史学的政治性,而且给予褒扬,认为政治性是中国史学悠久而优良的传统。这样,就可看出,柳的文化思想最终以政治实用主义为依归,并贯穿其整个学术思想。

四     由上可知,柳诒徵的思想既有核心,又有系统,层次清楚,逻辑井然,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的系统。但这个系统是通过所谓"零碎工程学"[33]的形式、而不是通过所谓"艰苦的思想工作"即建构外在体系模式的方式体现的。所以它在各处都能看到。这里再举四个方面加以印证。     1.论孔子。他认为,中国两个最大的学问家是老子和孔子,其学问均从史学产生出来。孔子不是经学家,而是史学家。老子与孔子所讲的"道",就是"从历史上看出人类常走的路",即人生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