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通贯古今,回翔文史——
最新热门    
 
史术通贯经术——柳诒徵之史观

时间:2009-7-24 13:57:30  来源:不详
读原著都必须"博",而"博学不是搬与人看的,要有笃实的志向,为自己,为最近的人和当时的国家"。总之,要致用。这又是其政治实用主义的反映。     柳在读史之法中提出的最有价值的观点是:读史须求得圆通。他说,古代思想有与近世相近者,但由于迁流已久,湮晦莫宣,反而有赖于后世思想的参稽,才能得其究竟。"然古制之合于今之思想者固多,亦有不合于今之思想宜虚心研究其故者。""盖乾嘉学者过于尊圣贤,疏于察凡庶,敢于从古昔,怯于赴时势。今人则过于察凡庶、怯于从古者。必双方剂之,始得其平耳。"这话使我想到马克思所谓"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的认识论思想,而且恰恰包含着对复古主义的批判。所说"通",即能"通"于现实,能在现实中"运行"。不能致用的史学,不得称"通"。这个"用",前文已析,就是为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实行文化认同。所以,读史须能联系现实,带着现实问题去读史,并力求从历史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亦可谓"以论带史"。此种观念,近代康有为等人均可连类。柳诒徵曾不含糊地说:"读了史事,必须能拿来随时应用,即所谓一隅反三,并不限定与历史上有同样的事实,而我能藉此以推知未来;或者因此而另组成他种学问(如社会学、政治学都由历史蜕化而出),这方才算有历史的知识,故历史的知识是变化的。"这就道出了"致用史学"的底蕴。在这种思想观照下,历史的真实性原则被历史的致用思想统一了,而史学并没有成为一种外在目的的工具,依然具有独立价值。因为历史本身就是这样的。这种思想遭到误会,就会在实践中带来弊病,如沦为政治野心家的夺权工具(像"文革"史学)、助长史学中的主观主义,等等。但这不是柳的本意。近代史家如杨鸿烈[44]、、吕思勉[45]、何炳松[46]等反对把史学当做工具(如宣传爱国主义、维护道德),乃是单从实践层面立论,非如柳氏之在理论上直把史学求真与致用看作一回事。由此亦可见,柳氏史学虽有实证主义特色,但骨子里却是反实证主义的。这不仅反映了近代"求真史学"与"致用史学"两大系统的分野,而且还可看出,柳的史学定位是"今"而不是"古"。也可以说,他所以格外推尊"古",就因为"古"有"今"用,古今一体、古今相通。准此而言,把柳诒徵定性为复古主义者,也可谓一间未达了。

 注释: [1]冯友兰:《古史辨》第6册序,1937年1月。 [2]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见《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重印本。 [3]详见刘起(左金右于):《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年。第135、274-86页。 [4]柳诒徵:《论以说文证史必先知说文之谊例》,收入《古史辨》第1册,第217页。此文的基本思想完全正确,至今不倒。 [5]魏建功:《新史料与旧心理》。《古史辨》第1册第250页。 [6]载北京《文献》1981年第7期。 [7]分见《中国文化史·三国以降文物之进步、宋元间文物》,该书为1923年南京高等师范讲义,1925年起在《学衡》连载,1928年止。同年,中央大学排印。1932年南京钟山书局正式出版(二册)。另有1948年正中书局本(三册)。为柳氏代表作,最富盛名。《国史要义·史识》篇,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2月初版印行,是抗战期间为研究生讲授史学原理的讲稿汇编,共十篇: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或认为是"先生文史学之晚年定论"。《柳诒徵史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495页。全书辑录柳氏史学文章23篇,其中《拟编全史目录议》、《历史之知识》、《中国史学之双轨》、《史学概论》、《讲国学宜先讲史学》、《与青年论读史》,为柳氏史学思想代表论著。 [8]1925年在《史地学报》发表《历史之知识》,说:"历史事实,有些有因果,有些又无因果。""我们处世,应当在无因果处用力,来适应环境,适应历史。故历史的最后,还是无因果的,须凭个人自己去造因果。此不特个人为然,国家亦然。"见《柳诒徵史学论文集》第84页。 [9]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50页。才士短命,败子永年;善有恶报,恶得善果,固词人之长言咏叹。推其极致,乃有西洋人谓:历史固恶人所创造。 [10][11]参看钱锺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3、136页。第143页。 [12]见《何炳松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49、151、368页。 [13]见拙文《论张荫麟及其"新史学"》,《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3期。 [14]见拙著《智者的心路历程:钱锺书生平与学术》,河北教育出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