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最新热门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时间:2009-7-24 13:57:59  来源:不详
可能性与可供选择的参照系数也越多,这本身就存在矛盾。由于求真乃治史者之天职所在,谁都可以断定自己是某个历史真实的代言人,同时又是有缺陷的代言人。重要的不在于谁的历史描述与解释最全面,谁最有资格拥有或垄断解释历史的话语霸权,而是在于谁的成果比较而言具有相对的说服力与学术生命力,在于各自不同的描述与解释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以偏概全,以及彼此的互补性究竟何如。如果能明确这些认识, 21世纪的学术争鸣也许可望既能淡化某些不必要的意识形态色彩,还能省却许多口角之争与意气之争,将互相学习与以文会友等套语落在实处。在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倘若听不到两种以上的学术声音说话,见不到两种以上的学术流派存在,这样的国度自然会显得还缺少一点什么。更准确地说,恰恰因为它原本就缺少一点什么。
   
    再次,强化史学理论,亦当成为新世纪多数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心声与行动。
    
    如所周知,在20世纪的传播与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史学的发展方向与面貌,成效显著;对的片面性宣传与教条式运用,也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史学发展的生机,甚至影响的声誉。马克思早就提醒过:“在历史科学中,专靠一些公式是办不了什么事的。”(3)恩格斯也说得毫不含糊:“无论如何,对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来说,‘唯物主义的’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他们只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一切都可能变成套语)来把自己的相当贫乏的历史知识(经济史还处在襁褓之中呢!)尽速构成体系,于是就自以为非常了不起了。”(4)遗憾的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史学界却曾堂而皇之地扮演恩格斯所批评的那种德国青年作家,而且还引以为荣。流风所及,并不因为某些政治运动的结束而销声匿迹。
    
    有鉴于此,多年致力于中西史学理论研究的何兆武先生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年来,历史学在材料方面的进步(尤其在发掘方面),是有目共睹的。而相形之下,理论方面的进步就显得较为薄弱或贫乏。”(5)不管我们切实掌握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水准何如,也不管我们能否把历史学笼统地归入社会科学,都应大量投入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史学理论之具体研究,都应重视史学的人文理念与人文价值,更要掌握货真价实的社会科学(例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等等)中的基础理论、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且不说西方史学界中思辨的历史哲学家与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家应否携手并进与互补,21世纪的我国史学界应当在思辨的历史哲学与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两个领域多下工夫,加强理论研究的力度,为恩格斯期待过的“发展唯物主义”(6)有所贡献。
    
    何兆武先生还说:“每个历史学家首先都是一个历史哲学家”(7)。此论对许多西方同行而言,似乎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概括性,对我国史学界来说,却具有较多的号召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使用与社会信息化的继续推进,为数更多的研究者可望省去许多摘抄与整理卡片的时间,转入对国际同行之于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研究动向的密切关注,适当投入相关研究,进而创造更多的国际对话机会,像积极申办奥运会一样,早日申办世界历史科学大会,更好地展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史学研究阵营与相关水准。
    
    不管新世纪的开端应属何年方为确切,难以舍弃的20世纪都将化入我们的记忆而成为过去。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8)我自量迟钝,从来不敢与“新思潮”沾边,也并不认为世纪之交必然就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泾渭分明的界标,一直对震天价响的所谓“跨世纪”之类豪语持“冷处理”态度,只想基于本世纪我国史学发展中的某些不足,去期待新世纪的前景,权当自言自语,顶多自勉自律。
   


    注释:
    (1) 陈其泰:《展望与思考——访田余庆教授》,《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4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