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儒学的失败——王莽成败
《明清长江中下游渔业经
论博学鸿儒纂修《明史》
汉代君主研习儒学传统的
汉代君主研习儒学传统的
《明史-选举志》编纂考
《四库全书》本《明史》
《明光宗实录》与《三朝
论清顺治朝与康熙朝初期
《明史》编修和清初的史
最新热门    
 
《明儒学案》缘何不为李贽立学案?——兼谈黄宗羲的学术史观

时间:2009-7-24 13:58:03  来源:不详
bsp;                
    既然不为李贽立学案不是出于“门户之见”,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黄宗羲对李贽学术归属的认识了。综观《明儒学案》以及黄宗羲的其他著述,我们可以看到,黄宗羲在学术上极力辩解的有三件事,其一,他反对人们将王氏后学的流弊加到阳明头上,认定阳明心学非禅学;其二,王氏后学中有些人受禅学影响,思想中夹杂禅,但基本点仍在儒学;其三,王氏后学中有些人背叛了阳明之学,由心学入佛禅,基本点转移到禅学一边。也就是在辨别这些问题时,黄宗羲认定李贽学术已脱离儒学,滑到佛禅之内,不能再算作儒林中人了。故《明儒学案》也就不可能为“狂禅”李贽立学案了。下面我们就看一下黄宗羲的论述。
    明末清初,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均有将姚江王氏之学归为禅学的倾向,企图将阳明心学排斥在儒学之外,如顾炎武贬斥心学为禅学,认为“(陆)象山自立一说,以排千五百年之学者,而其所谓‘收拾精神,扫去阶级’,亦无非禅之宗旨矣,后之说者递相演述,大抵不出乎此”,[5](P131)王夫之则贬斥“姚江王氏阳儒阴释,诬圣之邪说”,[6](P10)陆陇其则从尊朱黜王的角度批评阳明及其后学,所谓“自阳明王氏倡为良知之说,以禅之实而托儒之名,……龙溪、心斋、近溪、海门之徒从而衍之”,“荡轶礼,蔑视伦常”,[7](P15)但黄宗羲的看法与他们不同,他亟辩阳明心学非禅学,认为“夫儒释之辩,真在毫厘”,[2](P762)必须认真分析。他从学术宗旨上认定阳明心学为圣学,反驳以心学为禅学的观点。黄宗羲善于揭示心学与佛禅两家学说“形同”中之“实异”。他认为儒释两家虽然都认为宇宙本体是流行不息的,但释氏只见其流行不息,而儒家则于流行不息中“独见其真常”,所谓“盖儒、释同此不息之体,释氏但见其流行,儒者独见其真常尔”。[2](P315)黄宗羲还进一步将这个差异概括为一个“理”字,他说:“或者以释氏本心之说,颇近于心学,不知儒释界限只一理字。释氏于天地万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复讲,而止守此明觉;世儒则不恃此明觉,而求理于天地万物之间,所谓绝异。”[2](P182)同时,他又指出儒释发展的不同趋向,指出:“儒者之道,从至变之中以得其不变者,而后心与理一。释氏但见流行之体,变化不测,故以知觉运动为性,作用见性,其所谓不生不灭者,即其至变者也。……释氏既以至变为体,自不得不随流鼓荡。其猖狂妄行,亦自然之理也。”[2](P30)在黄宗羲看来,儒家学说是“从至变中以得其不变”,释氏则以“至变为体”。两家学说的发展趋向不同,儒学走向“心与理一”,释氏则流于“猖狂妄行”。在此,黄宗羲将两家学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比较、分析,把心学与佛禅划分开,认为心学不是禅学,而是圣学。这与顾炎武、王夫之、陆陇其直接将阳明心学归为禅学的做法是极不相同的。
    黄宗羲虽然认为阳明心学不是禅学,但他认为王学末流多流于禅、有的甚至归于禅的现象是存在的。在《明儒学案》中,他努力揭露王学末流的禅学化倾向,并给以批判,尤其是对泰州学派人物的禅学倾向,揭露尤多。他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顾端文曰:‘心隐辈坐在利欲胶漆盆中,所以能鼓动得人,只缘他一种聪明,亦自有不可到处。’ 羲以为非其聪明,正其学术也。所谓祖师禅者,以作用见性。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释氏一棒一喝,当机横行,放下柱杖,便如愚人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故其害如此。”[2](P703)
    在黄宗羲看来,泰州学派对王学的流传,功过参半。既使王学“风行天下”,又使王学“渐失其传”,走向“异端”。其走向“异端”的表现就是泰州后学非难名教、援儒入佛。对于王门后学的流于佛禅,黄宗羲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王学后人立足儒学,但受禅学影响,思想中夹杂佛禅。另一种情况是有些王学后人由心学入禅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