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
越南使臣与中越文学交流
越南战争的现代记忆及其
彩图说明──图23  越南
图29  越南美莱村惨案发
回忆1985,空降15军对越
最新热门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前景

时间:2009-7-24 13:58:27  来源:不详
转述者对对象的把握方式,例如说赋体形成于周代的聘问歌咏、词体形成于依酒令曲调作辞。由此可以知道,古人在文体命名上的游移即缘于这种把握方式的游移。从文学角度看——从作为语言文字之规范的文体角度看——篇章体制是文体的表现形式,它是从作为表现手段的文体当中派生出来的。扬雄所谓“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乃反映了后两种赋体——口诵之赋和文辞之赋——的分流。《汉志》把赋分为四类,从“杂赋”之书多以艺术手法为书名的情况看,当时的文体分类已兼用了表现手段、篇章体制这两个层面的标准。换言之,汉代人所认识到的“杂赋”和“诗人之赋”、“辞人之赋”的分别,其本质是三种文体的关联和对立。前面说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越南,都有用不同文体来表述同一主题和题材的文学风尚;在越南,它还表现为用汉文、喃文两类文学形式来重述同一主题和题材。这实际上是文体多层面关系的反映,说明从发生学角度看,不同文体间的作品同构现象源于记录与被记录的关联,或者说源于因不同传播方式形成的文体相关。这种文体相关现象大量见于敦煌资料。在经变画(例如《维摩诘经变》(注:参见王小盾《从莫高窟61窟〈维摩诘经变〉看经变画和讲经文的体制》,《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和讲经文之间,在曲子辞(例如孟姜女曲子)和词文之间,在变文(例如《舜子变》(注:《舜子变》基本上由六言韵语组成,通常认为它采用了故事赋体。))和俗赋之间,都可以见到这种同构现象。前文说到《王陵赋》和《王陵变》之间的文体相关。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现象,其实质是不同传播方式的相关。相关的文体,往往是对某种共同对象的转述,它们通过这个共同对象暗示了某种本原文体的存在。


  结合中国文学的生存状态,我们还可以说:中国文学原是在不同的文化圈中存活的,因此,它的文体表现为几个层面上的叠置:在文字层面上展开的是作家文体,在口语层面上展开的是俗文学文体。由于记录手段的缘故,我们可以直接接触历史上的作家文学及其文体,但对于历史上的俗文学及其文体,却只能间接接触。这样就造成了依文字形式来确认文体的习惯。然而在事实上,原始意义上的文体却是因口语方式而形成的。因为上古时代的中国人是用口语来交流的,文字只用于记录保存,而文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艺术化的交流手段或交流方式。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文学”概念表现出渐次扩大的过程:先是以艺术化口语(韵文)为文学,后来才出现了书面文学;至于以无韵散句为特征的应用文,则在更晚的时候才进入文学范围。(注:其中一个表现是:古人的文学观中总是有强调韵文或美文的倾向,例如先秦讲究“文”“语”之分,汉以来讲究“文”“笔”之分。参见刘师培《文章源始》、《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文学辨体》,《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王小盾《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其体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有鉴于此,我们应当依据文体展开的方式来辨认文体。具体来说,依传播方式或讲唱手段来区分生存在民众文化世界、在口语层面展开的文体,依记录方式及其功能来区分生存在经典文化世界、在文字层面展开的文体。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口加从
    @②原字礻加氏
    @③原字讠加隐
    @④原字齿加牙
    @⑤原字齿加可
    @⑥原字扌加离
    @⑦原字宀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