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
越南使臣与中越文学交流
越南战争的现代记忆及其
彩图说明──图23  越南
图29  越南美莱村惨案发
回忆1985,空降15军对越
最新热门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前景

时间:2009-7-24 13:58:27  来源:不详
俗用,俗文可以雅用);三是把讲唱艺术与其文本直接等同的观念(事实上,表演的文体不等于记录的文体)。也就是说,越南文人同通俗文学活动广泛结合的事实,说明作家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分不取决于作者身分,不取决于文体,而取决于文学的功能。换言之,凡服务于市民群体、诉诸其日常语言的文学,尽管来源不同,但它们都属于通俗文学。面对雅俗之分,任何具体作品都没有恒定的位置。相反,因时间推移而实现的雅俗转化倒是常见的情况。(注:参见王小盾《“雅”和中国文学的雅正理论》,《中国诗学》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在越南,白居易《琵琶行》、李白《将进酒》等作品因民众用喃文演唱而进入歌筹艺术,就是古雅成为俗物的例子。这类例证也大量见于敦煌文学。例如在敦煌民众中流行的文人诗,既然它们和“王梵志”等人所作的白话诗一起传播,那么也应归入俗文学范畴。从这一角度去看俗赋概念,可以知道:正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功能系统,而非篇章体制,所以它能够成立。从这一角度去看文体,又可以知道:俗文学的文本是对表演状态的记录,两者不能等同;由于记录者身分不同,故表演层面上的同一种文体,在文字记录层面可以演成几种不同的文体。这种“文体多层面”论,对于中国古代文体之形成的问题、作家文体与俗文学文体之两分的问题,都是富于解释力的。历史资料表明,作家文体之形成往往经历了把表演层面的形式因素转化为文字形式的过程,例如先是记录或应用口头文学,然后因记录方式或应用方式的特殊性造成某种独立,最终依据这种特殊方式造就文体。综合各种资料,可以建立这样一个认识:所谓文体,事实上是三样东西的累积:第一是本来的文体(表演者的文体),第二是转述的文体(整理者的文体),第三是记录的文体(模仿者的文体)。以下举出两个例证,来说明这个文体三段论。


  第一个例子是赋体的形成。《诗六义原始》一文曾经论证:周代大师所教的“六诗”,乃是对官府所采集的民歌进行传述的六种方式。“风”指方言诵,即原样传述;“赋”指雅言诵,即用流通语进行转述;“比”是赓歌,即按同一曲调唱和;“兴”是相和歌,即用不同的曲调唱和;“雅”是弦歌,配乐之歌;“颂”是舞歌,有舞容之歌。这就是说,“赋”是在对民间歌曲进行转述时形成的文体名称,它既代表了本来的文体(表演者的文体),又代表了转述的文体(整理者的文体)。第二种意义上的“赋”曾得到广泛应用,即在周代用于诸侯国之间的聘问歌咏。春秋以后,天下分裂,列国纷争,聘问歌咏不再流行,掌握诗赋之法的士子沦为布衣,“赋”于是成为抒发失志之郁闷的文体。到楚汉之际,一批文人模仿此体,把它变成“假象尽辞,敷陈其志”(《文章流别论》语)、“铺来chī@⑥文,体物写志”(《文心雕龙》语)的书面文学,赋体才完成了它的形成史。《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说:“春秋之后,周道jìn@⑦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又说:“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便说明赋体是经由以下路线形成的:
  民歌或乐歌(表演的文体)→用风、赋、比、兴、雅、颂等六种方式传述→采其中的赋诵法(言语的文体)用于聘问→赋诵法独立而成为文体→口诵的文体进而成为自治的文体(文字的文体)(注:参见王小盾《诗六义原始》,《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简宗梧《从专业赋家的兴衰看汉赋特性与演化》,《汉赋史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
  第二个例子是词体的形成。《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唐代酒令艺术》二书曾经讨论词体形成的问题,认为词是在新俗乐兴起以后,经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体。它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作为“胡夷里巷之曲”的民间辞阶段、作为教坊曲的乐工辞阶段、作为酒令曲的饮妓辞阶段、作为“律词”的文人辞阶段。由于每一阶段的文化因素都在后起阶段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因此,词体事实上反映了一种文化积累,亦即在民间辞阶段获得歌调,在乐工辞阶段获得依调撰词的曲体规范,在饮妓辞阶段增加众多的改令令格,这些令格在五代以后的文人辞阶段转变成由词谱所规定的种种格律。从文体形成的角度看,以上历程也可以概括为:
  胡夷里巷之曲和教坊曲(表演的文体)→应令而作的酒筵著辞(言语的文体)→按调谱创作的“律词”(文字的文体)(注: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华书局,1996年;《唐代酒令艺术》。)
  这里同样有本原的、转述的、模仿的三种文体。“词”的起源之所以成为争讼不息的一个学术难题,正因为人们是在不同的涵义上理解词体的:或从本原的角度把它理解为隋唐燕乐曲子辞,或从转述的角度把它理解为中晚唐文人的“依曲拍为句”,或从模仿的角度把它理解为长短句辞。
  从以上几个例证看,“文体”本质上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