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
越南使臣与中越文学交流
越南战争的现代记忆及其
彩图说明──图23  越南
图29  越南美莱村惨案发
回忆1985,空降15军对越
最新热门    
 
从越南俗文学文献看敦煌文学研究和文体研究的前景

时间:2009-7-24 13:58:27  来源:不详
七六八体喃译。说明这种通俗喃赋乃由汉文赋转变而来。其三,这些作品往往与其它俗文学作品合订,表明俗赋是在口头流传的作品。用喃文书写,这正是越南俗赋流传于口头的证据。


  在越南俗赋中,有一种讲述刘平、杨礼科场情谊的汉文赋,今存印本、抄本共十种,其中八本与俗赋、喃诗传或喃歌合订。在流传过程中,此《刘平赋》亦曾由汉文俗赋移植为韵文小说(如六八体喃诗传《刘平杨礼事迹演音》)、戏剧(如@①戏《刘平演歌》)和曲艺(如嘲戏《刘平》)。这些迹象进一步证明:越南俗赋是来自中国的俗文学品种(注:越南俗赋以中国历史故事为题材,采用与敦煌赋相近的体裁,又明显呈现了从汉文赋向喃文赋过渡的趋向,据此可以肯定它的中国渊源。《刘平赋》的题材亦见于代笔记小说,例如《唐摭言》卷八记有“为乡人轻视而得者”、“以贤妻激劝而得者”等科举故事。),同它性质最相近的文艺体裁是喃诗传、@①戏和喃歌。由于前一种关系(渊源关系),它在越南有多种“演音”(译为口语文本)的形式;由于后一种关系(共生关系),它首先移植为喃诗传和@①戏,并因欣赏习惯的关联而与作为通俗歌曲的喃歌合抄为一书。
    (二)六八体喃歌
  六八体指的是以六言八言相间为主要句式的韵文体裁,包括“六八六八”、“七七六八”两种类型。此体大多用喃文,故又称“国音诗”。但其格律接受汉语近体诗的影响,将平、玄、问、跌、锐、重等六声分为平仄两类,以两字为一音节作平仄声的更换,因此是一种艺术文体。关于其缘起,《琵琶国音新传》序有云:“我国国音诗始于陈朝韩诠,继乃变七七为六八,而传体兴焉。”(乔莹懋1891年序)“北人以文字求声音,文字便成腔调;南人以声音求文字,声音别具体裁。”(失名1901年序)可见六八体产生在陈朝以后,通过“以声音求文字”的方式形成,贴近口语和口头传播方式,是在汉语七言诗影响之下产生的越南民族诗歌的体裁。
  由于六八体同喃文的关联,在越南四部古籍中都有六八体形式的作品。这些作品表现了鲜明的通俗性和叙事性。例如子部使用六八体数量最多,尤多见于医药歌诀、劝善文、祭祀仪式上的赞文和嘲文。劝善文的功能和降笔文(以神灵的名义劝善)一致,赞文和嘲文则是讲唱文,这说明六八体是一种宜于唱诵的文体。
  但从狭义文学的角度看,作为俗文学作品的六八体文献仍然集中见于集部。其中一种主要体裁便是富于抒情色彩的六八体喃歌。这种喃歌书共约30种,其中有用于男女对唱的情歌歌本,有以相思、旅愁、旷女、王昭君为题材的抒情诗,还有若干种以流行汉文诗篇为对象的喃译作品(包括白居易诗的喃译本《琵琶行演音歌》、《长恨歌演音新传》)。这些作品被很多书籍附载,说明六八体喃歌是一种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说唱形式。
    (三)陶娘歌
  陶娘歌又称“歌筹”,是一种由艺妓表演的曲艺形式。其特点是一人主唱而以带琴、拍板、小鼓伴奏,往往使用“汉越语”来歌唱唐诗赋。因其主唱者称“陶娘”或“桃娘”,故名“陶娘歌”;因传统的点歌、评歌方式是投签方式,故又名“歌筹”。许多迹象表明,歌筹是有中国渊源的。唐代饮妓歌唱小曲,即往往以筹著为点歌记令的工具。(注:参见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第一章第一节“筹令”(上海知识出版社,1995年)。)陶娘唱唐宋诗赋时所用的“汉越语”,其传入越南的时间大体上在中唐前后。(注:参见王力《汉越语研究》,《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2年,第770页。)关于筹歌、妓歌的唐五代资料,亦指示了“歌筹”等名称的唐代来源。
  现存关于歌筹的典籍,在汉喃研究院有37种。诸书均以喃文为主体,而间用汉文。其内容,主要是记录歌筹的歌调和曲辞,例如常见曲辞有《前后赤壁》、《长恨歌》、《刘阮入天台》、《滕王阁序》、《琵琶行》、《织锦回文》、《红红雪雪》、《进酒曲》(李白《将进酒》)等。此外,诸书叙述了演奏鼓、琴、板的方法,解释了关于歌唱的理论和制度名物,并记录了歌曲的工尺谱。


  作为具俗文学性质的典籍,歌筹之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书中往往杂抄喃文赋、六八体喃歌等其它体裁的俗文学作品,二是出现了一批文人的歌筹辞集。后者表明陶娘歌造成了一种新的文人拟作风尚。
    (四)小说
  在越南古籍中,小说是比重甚大的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