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07年历史学科高考备考策略

时间:2007-3-2 14:23:09  来源:不详
2007年历史学科高考备考策略       (一)2007年历史学科命题思路预测
    2006年高考已经结束,我们开始着手准备2007年的高考备考工作。2007年的高考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个省(自治区)作为全国最先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地区,它们将首次进行一次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下的全新高考。但全国其他地区仍将沿袭旧有的考试模式,所以结合前面对最近两年高考历史科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2007年高考历史科的基本命题思路总的要求仍将是“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具体说来是“立足基础、注重主干、观注现实、联系社会”。另外要特别关注上述四个课改省份的命题趋势,因为掌握基本的经验对于2007年的新高考备考至关重要。
    (二)2007年高考历史学科备考策略
    复习思路正确与否,复习效果如何取决于我们复习备考的着眼点是否抓得准确,也就是说我们的思路对头、方法科学,也就等于找到了2007年高考成功的捷径。
    1、研究考试大纲,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所有高三一线教师指导复习和准备迎接高考挑战的学生必须关注的重点对象,《考试大纲》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每年都要根据实际命题需要而略作调整。复习备考时,我们应该立足于考纲,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每个单元每个章节出发,抓纲理线,将考点知识要点化、线索化。这一过程通常在一轮复习中去完成。
    2、分析最近两年高考命题特点,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可操作性。
    前面从题型结构、考查内容、分值分布等方面对06年试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从中我们重点要做到的是主干知识的专题化和概要化,通常在二轮复习中完成专题知识的建构。专题知识讲解中要注意处理好常考知识、拓宽知识、理论上不考知识、热点知识和区位知识五个方面的问题。同时专题知识要做到四化:具体知识普遍化;普遍知识特殊化;重要知识模式化;知识思维迁移化。
    3、把握“热点”和“冷点”问题的冷热程度,做到复习备考的平衡性和灵活性。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不是很牵强地将现实材料与过去历史扭在一起,而是通过设置一些与时代热点密切相关的情景材料来考查历史的反映。历史高考热点不同于*学科的时事热点。历史高考热点除了一些重要内容外,还包含时事热点,其出发点是为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侧重于用历史材料、历史现象来佐证,反映现实问题,实际上是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而这一点恰好是高考能力考查中极为重要的一条。从多年的文科考试卷可知,作为非常热的热点,往往是作为中心背景出现的,并非是为考热点而出现热点。对于以前曾经做为热点的冷点问题要提防由冷变热,并对其进行适量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训练。总之,在冷热关系的把握原则上,我们力争全面掌握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不再盲目强化所谓“热点”而淡化所谓的“冷点”,造成知识的盲点。只有真正地为复习备考抓住热点、提防冷点、消除盲点,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以不变应万变。复习备考中有些热点是历史长考不衰的,有些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笔者认为2007年高考下面几点要重视:古代历史方面,制度变迁和社会变革、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古代儒、道等学派有丰富的和谐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心与身、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古代*清明时期的历史。)、主流思想发展与演变(荣辱观与儒学)、中央集权对地方和边疆的管理(涉及到国家统一,西藏、新疆、台湾)、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特征(春秋战国和明清)、北京奥运会相关主题的历史延伸;中国近现代历史方面,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