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傅元根:对“一课一个中
周百鸣:以学生的发展为
向敬之:还历史人物一个
杜苇:一个历史老师眼中
纪连海:第一个登上百家
梁影博客:从一堂历史课
孙海文博客:做一个有心
马守信:纪念开博一个月
笃学行思录--一个历史教
一个没有秘密武器的特级
最新热门    
 
从一个教学片断看学生的思维品质

时间:2009-7-6 16:25:27  来源:人教网(www.pep.com.cn)
  “很正确,那么第二个问题呢?谁来帮我?”老师一边提问,一边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如果有困难,相互之间可以先讨论一下。”

  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三四分钟后,老师请几个同学来回答。

  1:原因是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生2: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有清新的空气进来,另一方面也进来了苍蝇和蚊子。

  生3:原因是学校只重视知识教育,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生4:原因是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

  答案是多种多样,老师在肯定了一些答案后,然后点击鼠标,在媒体上出示了事先准备好了的答案……

 

  反思之一:让问题变得有意义——克服思维定势

 

  老师上课一开始出示课题,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是我们许多教师习惯的做法。问题是在这节课里,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学生的思维框定了,使第一个问题“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变得毫无意义。实际上这一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比如,从违法犯罪角度、从道德与法律角度、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等。所以如何让问题变得有意义,克服思维定势,还需要认真的研究。可以在上课一开始就出示材料,然后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问题?”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能提及思想道德素质时,再出示课题。这样既可以使问题变得有意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自然导入新课,将学生引导到特定的课题情境之中,一举两得。由此我想到目前在课堂提问中,许多老师往往在提出问题之前,做了过多的辅垫,从而使原本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失去了思考的意义。

 

  反思之二:带着问题去研读——让思维更清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