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08年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训练二

时间:2009-10-18 17:32:48  来源:佚名
 

                 历史非选择题二

 

2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兴起。结合史实概括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到多国: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社会主义模式由单一到多元: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 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   明代徽州商人余丈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遏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其肆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1)由传统观念中对商业的轻视和对商人的鄙视,变为对商业的重视和对商人的推崇。 

(2)勤俭致富,乐善好施,注重诚信(声誉)。

    (3)依据: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和用于子女科举入仕,使得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儒家思想、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

 

 

23.美闺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存《全球通史》中分析指出: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扩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来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年到1940年这一时期中,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50午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困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

 

 

    (2)1902年后中国人所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占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大大超过然科学和应用方面的著作。试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中围学习西方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萌发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出于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的需要,兴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自然科学著作。

(2)甲午战争、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仅学习西方技术无法使国“自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政治、文化运动的需要和推动。

(3)近代学习西方经历了单纯地学习西方技术,然后扩大到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要避免“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的片面性;学习西方要理论联系实际,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进口所需的外汇却很难得到。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贸易禁运。为打破经济封锁,扩大对外贸易,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

    材料二  首届广交会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1 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名客商参加(来自港澳的采购商有1021位),出口商品以粮油,土特产、轻工等初级产品为主,仅有的八家国营外贸公司成交了约1800万美元。加上当年秋季的广交会,两届交易会出口成交总额占当年全国创汇的20%。

    材料三  广交会创办至今从未中断。改革开放又为广交会增添了新的活力。第86届广交会(1999年),机电产品成交量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目前,全世界有2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万多采购商到会,形成了“万商云集”的盛况。


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类别
   私营企业
   国营企业
   三资企业
   其他企业
   媒体企业
 
参展企业数
   5561家
   405 5家
   2 709家
   1 305冢
   3 71冢
 
  百分比
   39.1 2%
   28.96%
   1 9.35%
   9.32%
   2.6 5%
 

 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最初创办广交会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首届广交会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交会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新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经济封锁;扩大对外贸易;赚取外汇,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客商以港澳、东南亚为主;出口商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中国参会商以国营企业为主;广交会成为国家出口创汇重要渠道。  

(3)变化:规模越来越大(或答出口交易额逐年增长);中国出口商品的层次越来越高(或答机电等高新技术产品成交比重越来越高):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参展企业的主体。

    原因: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5、请你结合所学古代中国、古代雅典、近代英国三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实例,分别说明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三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

 

 

 

【参考答案】(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君权,维持大国政治秩序的稳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间的融合和自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近代化,日益阻碍民族创新与进步。

  (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小国城邦经济的繁荣。不利于在国与国竞争中保持强盛。

  (3)近代英国代议制度:君主立宪制,君主制、贵族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体现全民各种权利的社会公正。

 

 

26、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观世界,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教会宗教神学产生了极大冲击。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教会神学的?

 

 

  (2)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科技发明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蒸汽机
 生产:①

生活: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出现,使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
 工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后果;如资源的大量消耗、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等。
 
发电机
 生产:使工业获得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活:②
 
因特网
 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改变,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③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重视科技的发展。请任举一例说明,新中国的科技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1)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答出两点即可,如答出其它内容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发电机:电灯的发明使人类告别了油灯照明的时代;电话、电车等的发明使信息交流和交通更便捷;各种家用电器既减轻了家务劳动,又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互联网:出现了信息泛滥、网络犯罪等许多新问题;部分人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3)建立核电站,和平利用核技术,造福人类;袁隆平培植出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27. 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法国社会完成了初步的改造。试简要指出法国社会初步改造的表现。并分析资产阶级能够迅速完成改造的原因和条件。

 

 

    【参考答案】表现:①政治上,先后摧毁了封建专制和君主制度,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②思想上,颁布了《人权宣言》和资产阶级宪法,否定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确立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③对外方面,反对外来干涉、镇压反革命,沉重打击了国内外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④经济领域,废除封建特权,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采取措施,鼓励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原因条件:①革命前,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社会矛盾激化,革命基础和形势较为成熟。②启蒙思想影响巨大,起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作用。③资产阶级领导力量强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具有强大的社会推动力。④巴黎是革命的中心,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⑤英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经验教训,对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

 

 

28.清朝前期(1644—1840年)统治下的中国与同一时期的西欧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诸方面有何不同?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观察,两者的根本区别何在?这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政治: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康乾盛世后清朝统治走向衰落;西欧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英、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欧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英法等国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

文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由发展转为停滞,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欧洲产生近代自然科学,启蒙运动兴起(或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对外:清朝奉行闭关政策,西欧进行殖民扩张。

    根本区别:当中国仍在封建末世徘徊之际,资本主义已在西欧兴起,西欧进入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

    影响:中国明显落后于西欧兴起的资本主义时代潮流,这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

 

 

29、17、18世纪,英、法、美在革命期间或革命结束后,都颁布了哪些法律法令及文件来维护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结合这些法律法令及文件的内容评价英法美为代表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参考答案】英国:1689年,资产阶级在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妥协的基础上颁布《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君主立宪制逐渐在英国确立起来。

法国: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先后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人权宣言》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否定封建专制,1791年宪法确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规定有限财产制度,违背《人权宣言》精神。雅各宾派颁布法令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出售给农民,还实行恐怖政策。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法典来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革命成功后又颁布了“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宣扬独立、民主、自由,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斗志,“1787年宪法”确立起了美国的基本制度,但没有取消奴隶制,公民权上存在各族岐视。

可见,英法美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不仅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或殖民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而且还一起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震撼了整个世界的封建统治秩序,推动全世界走向文明、进步、发展。但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资产阶级力量强弱的限制它们都只能确立起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并不能建立起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如英国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作了妥协。法国选举制度有财产限制,雅各宾派统治时期形成的农村分散经营方式影响了法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明显局限。

 

30.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历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1)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政治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2)同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哪些重大变化?  (3)中国社会的经济变化与世界的发展有何内在联系?如何理解这种变化?

 

 

【参考答案】(1)经济上:①工业革命在英法美等国完成,并向世界其它地区扩展。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政治上: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一系列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并得到巩固。

(2)经济上:①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产生,开始了近代化进程;②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政治上:丧失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中国社会半殖半封程度进一步加深。

(3)联系: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产阶级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

片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理解:①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掠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②客观上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1.(1)清朝后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弱国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2)请用史实说明,我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地位有何不同?

 

 

(3)结合史实,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地位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原因: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国际地位没有提高。二战后:联合国的创始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趋势;提高。建国初期史实: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参加了万隆会议并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史实: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重视和第三世界发展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参与多个国际组织并发挥重要作用。

 

 

32、(1)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中国与法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潮和对外政策方面有哪些主要差别?

 

 

(2)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中交往中,法国对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差别:政治上:中国是清王朝统治下的落后的封建专制大国;法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大国。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思潮方面中国封建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法国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潮。对外政策上:中国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法国对外积极推行殖民主义,争夺霸权。

影响:法国与其他列强一道以多种形式侵略中国(如参加八国联军),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法国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人权宣言》宣扬的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知识界传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三权分立原则;一批批中国青年赴法留学;等等。

 

 

33.(1)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有哪些?它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简要概括指出,英国《权利法案》和法国《人权宣言》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试简要地概括说明其主要表现。

 

 

(4)结合相关知识指出,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1)背景: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科学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影响:为欧洲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或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推动了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社会的革命斗争。等等。

(2)核心内容及历史地位:《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主权为核心内容,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或促使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人权宣言》以否定封建等级制度、摧毁君主专制为核心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3)原则及说明:中央集权原则,如: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分权制衡原则,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如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4)作用:从政治体制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调节和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调查问题
 调查结果
 
(1)下列各种方法,你认为那种可以救国(军阀宰割、外国共管、国民革命)
 国民革命725票,外国共管19票,军阀宰割0票
 
(2)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
 俄国497票  美国107票
 
(3)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那几位
 世界大人物:列宁227票,威尔逊51票

国内大人物:孙中山473票,陈独秀173票,蔡元培153票
 
材料二  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延安: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材料三  后来,……我的一位中国好友带给我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这后来终于导致蒋介石总司令被扣的惊人事件,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第三项调查结果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贫瘠的中国西北部”指的是哪里?为什么具有“革命乐观情绪”的“千千万万青年人”会聚集到这里? 

 

 

(4)材料三中的“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如何理解它“扭转了中国历史的潮流”? 

 

 

【参考答案】(1)主流民意:认为国民革命是重要的救国方案;俄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已经超过美国;列宁和孙中山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五四前后,李大钊等宣传马列主义。

孙中山: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它是中国当时的革命中心。

(4)西文事变;它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35.(2007重庆文综)(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材料四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话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变革的历史背景,(4分)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4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了选官途径。

(3)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

(4)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培养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6.(2007天津文综)(32分)君与民的关系曾在中外政治发展中不断探索,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图中唐太宗这句话的思想内涵是什么?(2分)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异同?(4分)

 

 

    材料二   洛克(1632-1704)认为,“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因此人们缔结契约,组建国家,将政治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对外权。人民推选代表团组成拥有最高权力的立法机关,并选定国家的形式;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也不能凭借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概括材料二中洛克的思想(不得照抄原文),(4分)指出其与孟德斯鸠主张的差异,(4分)说明洛克的基本思想在英国成为近代民主国家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材料三   康有为在一份代拟奏折中说: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强?盖千百万之胜于数人者,自然之数矣。他在《日本变政记》按语中又说:吾今于此,尚非其时也。

材料三中奏折得主旨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非其时”的社会原因。(4分)

 

 

概括说明康有为的思想与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思想、材料二所反映的西方近代思想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1)重民生。皆奢从简;轻徭薄赋

   (2)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强调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两者之间。他们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

(3)自由平等,分权思想,议会政治,法治思想。洛克提出了分权学说,孟德斯鸠明确提出立法、司法合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初步确立君主立宪制。

(4)实行君主立宪是强国之路。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维新派;力量单薄;长期的君主专制统治,民主思想影响有限。

(5)批判了君主专制思想,继承合改造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借鉴了西方启蒙思想。  

 

 

37. (2007四川文综)(32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

     回答:(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哪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3分)

 

(2)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3分)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3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知识界关注的重点有何变化?(2分)这一变化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3分)请任选一事件概述其主导思想。(4分)

 

 

(5)以文明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为主题,另拟一篇历史小论文的标题。(要求:内容具体,有新意)(2分)

 

 

【参考答案】(1)地区: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

     意义: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开始了整体发展的进程。

(2)趋向:交流时间缩短;交流范围扩大;交流信息量更大;交流方式更便捷。

影响:使世界各国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3)侧重点:儒家思想、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主张:批判专制王权,主张开明政治。

(4)变化:从终是西方科学技术,到重视政治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思想:戊戌变法 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实行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主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5)有具体时间或者事物的表述;有创新性。

 


38. (2007四川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三


    材料四

  表3  1928、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表4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材料五   1933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撰写的工业化发挖掘人家提供了资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材料三中图14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参照图15、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3分)

 

 

(5)根据材料四、五,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4)体现: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作用: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

(5)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6)经济现象:①中俄、中韩贸易额都有增长,但增幅差异较大。②中俄、中韩贸易产品结构不同,但都存在互补性。③中俄、中韩都是对方重要的贸易伙伴。

发展原因: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②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优化资源配置;③有利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节约社会劳动;④有利于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39.2007年广东高考历史(9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

【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请回答:

(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2分) 

 

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4分)

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3)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分)

考生可从材料本身的可靠性或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如:①小说是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必须慎重。(或:小说是现实的反映,可以作为史料使用。)②材料三、四的现象是个案,而且出现在明中后期,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40.(10分)阅读材料:

    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张的。               ——《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789—1815年的相关史实是否说明法国革命是一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为什么?(6分)

 

 

考生从以下两方面回答皆可。

是。因为法国革命摧毁了欧洲大陆最顽固的封建堡垒,建立了民主制度;拿破仑打击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法国革命时期实行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革命精神激励着世界各国人民。

不是。①从时间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比法国革命早;②从影响来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影响了其他国家,甚至法国革命也受到美国革命的影响;③从方式来看,英国的“光荣革命”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影响也很深远。

 (2)《晨邮报》的这则评论认为,英国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的判断。(4分)

应该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因为英国本身也曾进行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经过启蒙运动,自由平等的观念已得到了西方进步人士的认可。

 

 

4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①政治:打击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

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42.(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

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

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

——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

(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

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