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08年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训练一

时间:2009-10-18 17:32:53  来源:佚名
 

                   历史非选择题

 

1.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广泛关注和思考。阅读下列选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作用。”

(1)在16—17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新,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和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3)20世纪后期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且“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该国史实加以说明。

 

 

      (4)现在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材料四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5)某学校一学生研究小组欲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行进一步探究,请你为其确定一个探究主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莎士比亚宣扬人文主义、洛克倡导民主思想、牛顿进行科学探索。

   (2)贡献:荷兰—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推行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

    共同特征: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和发展。  共同作用:建立世界霸权,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

(3)国家:苏联。建立世界秩序方面:成立华约,建立经互会,展开美苏争霸。最后结果:苏联解体。

(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①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需要长期的努力,这就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②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③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侵略、掠夺建设不了和谐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只能给世界带来灾难;④中国的对外政策决定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各国友好相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5)主题:大国崛起的经验(途径、教训等)

     理由:符合所选主题,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006年岁末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在此之后的400多年里,中国四分五裂为几个动荡不安的小国。公元6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13世纪末,中国第三次崛起,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        

——王赓武著《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1)材料中所说的中国的三次崛起各指什么时代?

 

 

材料二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18~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却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该工业大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4)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参考答案】(1)秦汉。隋唐;元明清。

(2)含义:新航路开辟,人类由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3)国家:美国。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5)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过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言之成理,任意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3.2006年11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该片以对大国成败兴衰的感悟,唤醒民众对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在国人中引起强烈反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围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说:“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存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它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不是可持续的。”试以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德意志帝国的兴衰历史说明上述观点。

 

 

   (2)欧盟现在试图走与以往的传统强国不同的道路,崛起成为国际力量中的重要一极。欧盟崛起有何特点?试分析欧盟国家选择这条道路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都有哪些共同因素?

 

 

【参考答案】(1)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统一,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促进了德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强,19世纪末,德国成为世界强国。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倾向严重,推动德国走上了侵略战争道路。一战中德国战败,使其丧失了强国地位。

   (2)特点:欧洲国家走国家联合的道路:通过经济的合作,发展到政治的合作,实现政治、经济一体化。原因:在两极格局背景下,出于保障自身安全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政治多极化、经济球化、区域集团化潮流的推动。

(3)重视科学技术与教育,(科教兴国);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答“制度创新”也可以,单纯答“发展经济”不给分);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新网2005年11月10日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当地时间9日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就中国发展方向等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他明确指出,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

  胡锦涛在晚宴上发表演讲时指出,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选择的是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7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结合近代历史,概括近代中国自1839年以来在外交上成功维护主权的几次重大表现。

 

(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立以来就“选择和坚持的是和平发展道路”,也取得了许多成果,许多国家纷纷与新中国建交。请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和中国建交的几次热潮及形成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参考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①禁烟运动期间,林则徐顺应民心,在英国侵略者面前坚持了严正立场。②太平天国坚持了外交上的自主精神。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遭到无理拒绝,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政府代表在据理力争无效后没有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民族尊严。④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在国内人民反帝斗争高涨的背景下,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迫使日本在中国山东问题上作出让步,取得虎口夺食的成果。⑤在国民革命的大潮中,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是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在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取得收回国家利权的重要成果,英美确认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3)①建国初,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同时又采取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方针。②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又与柬埔寨等20多个国家建交。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把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③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的扩大,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同时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第三次热潮。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对外政策也作了重要调整。这样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的外交事业也有了长足进展。

(4)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近代倍受列强侵略的屈辱;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吸取一些大国非和平崛起的教训。(只要符合题意,即可酌情赋分)

 

5、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华民族沦为了列强剥夺、凌辱的对象,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一切爱国的、要求祖国独立和民族自由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到振兴中华的必要性和神圣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在兴中会章程中痛心地写道:“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衣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他悲愤地呼唤:“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1)概述孙中山一生为“振兴中华”所做的重大努力,并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的精神遗产。

 

 

    材料二  国民党人在“七七”以前提出了“复兴民族”的口号。1934年7月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发表《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的长篇讲话;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写的《〈中国之命运〉要旨》中说:“应知中国之前途光明与黑暗实相因而俱在,自剥复之至理与革命之史实以言,中国之复兴,乃为命定之事势”。

——《〈中国之命运〉研究》,大道文化事业公司1943年10月再版,第137页  

    材料三  194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的《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国共两党在民族复兴问题上的共识和差异?

 

(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国共两党如何携手合作取得抗战的完全胜利。

 

 

(4)试结合相关史实概述抗日战争怎样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使“环球心折”。

 

 

(5)抗战胜利后,复兴民族的梦想是否迅速实现?简析原因,并指出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1)重大努力:①领导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②辛亥革命后,一度专注实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③维护民主共和,反对袁世凯、张勋复辟,发起护法运动。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⑤1924年冯玉祥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北上发起反帝、反军阀的国民会议运动。

精神遗产: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自强不息、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③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④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的民族精神;⑤关心民生的民本精神。

(2)共识:抵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外侮,是民族复兴的前提和契机。

差异:国民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命定之事势”;共产党认为民族复兴是“全国军民奋起抗战”的结果。

(3)①“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最严峻的民族危机,国共两党暂弃前嫌,共赴国难。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日热情。②国共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形成共同抗击日寇的战略态势。正面战场的持续抵抗,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并于相持阶段后作用日益巨大。③国共两党虽有矛盾和摩擦如皖南事变,但主流是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直到抗战胜利。

(4)①以世界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并发挥重要作用。1942年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3年11月,参加开罗会议,协调中、美、英三国的对日作战。1945年夏,参加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投降。②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常任理事国。1945年4月,参加联合国筹备大会,10月签字《联合国宪章》,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③取消了帝国主义的治外法权等特权,收回了大量民族权益。1943年,国民政府与英、美签署新约,取消两国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在美、英的影响下,西方其他列强也宣布放弃在华特权。④收回了被日本割占半个世纪的台湾、彭湖列岛,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⑤取得近百年来反帝斗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极大提高了国际威望。

(5)没有迅速实现,中国又陷入全面内战中。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基于其全球霸权主义,插手中国内政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妄图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反共政府。②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上升,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导致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历史影响:①国民党因违背民意发动内战和政治腐败而失败。②国民党败退台湾,祖国分裂至今。③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漫漫民族复兴之路。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已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6、 法治社会取代人治社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对人类法治建设的进步有着巨大贡献。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其孙)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大明律》
     材料三:“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会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

    材料五: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2)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

 

 

【参考答案】(1)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
(2)不同: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为政权的拥有者;用公众立法来防止个人专制;法律一旦制定,全民共同遵守;成为国家规章制度的母法。
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3)成就: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进步:材料一、二是封建社会法制,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没有政治权利;材料三、四是中国建设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要求结束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人民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材料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

 

7.反对国家分裂,促进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神圣使命。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维护台湾和祖国的统一进行了哪些斗争?

 

 


   (2)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

 

 

 材料一:1942年8月,美国《太平洋关系》一书报出战后要对台湾执行“国际共管”,同年11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宣布:“中国应收回东北、台湾及琉球。”立法院长孙科指出:“台湾为中国重要失地之一,若不能恢复,绝不能承认国际公约的公平与合理。”
1963年,中、英、美在《开罗宣言》中宣布:“……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在对待台湾的问题上,材料一包含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根据你的理解对材料所示信息作一简要评价。

 

 

     材料二:“中国有香港问题,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以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59页
   (4)港澳问题和台湾都是历史的遗留问题,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请指出这两个问题的主要不同之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统一做了哪些不懈的努力?

 

 

【参考答案】(1)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派兵进及驻台湾,设置台湾府,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台湾人民进行了反割台斗争。
   (2)根本原因:美国独立后,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矛盾随着领土的扩张而不断激化,黑人奴隶制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影响:内战以北方资产阶级的胜利而告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3)美国企图对台实行“国际共管”;国民政府要求无条件恢复对台主权;国民政府在光复台湾的问题上态度鲜明,立场坚决,为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做出了贡献;以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条约性文件确定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明确了日本侵占台湾的非法性,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4)不同;港澳台问题是殖民侵略带来的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港澳台涉及到国家的主权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努力;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等。

 

8、1847年,年仅19岁的容闳赴美留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留学生,回国后,他积极倡导留学教育。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的陆续展开,出国留学成为了当时的一大潮流。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你也有这样一次出国留学的机会,你会选择哪个国家?你选择该国的理由是什么?学成后,你是否会选择回国?如果回国,你又会怎样学以致用?

请用第一人称写一篇短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选定一具体时间。

3、文章尽量包含以上内容

4、想象合理,历史背景正确无误

【参考答案】美国:美国是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达、政治民主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希望中国能像美国一样由殖民地发展壮大的人士会向美国学习。

英国: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历史悠久,在鸦片战争中首先对中国发动侵略,有识之士抱着“师夷长技”的愿望向英国学习。                                                                                                                                                                                                                                                                                                                                                                                                                                                                                                                                                                                                                                                                                                                                                                                                                                                                                                                                                                                                                                                                                                             

法国:法国的理由有传统资本主义强国,艺术氛围浓郁,吸引了艺术人才前去学习。

日本:日本的理由有日本历史与中国相似,但明治维新后发展飞速,引发爱国之士学习的强列愿望,并且文化接近,交通便利,花费较少等原因使这一时期赴日留学人数最多。

德国:选择德国的原因是自然科学发达,严谨细致的治学风气。

俄国:选择俄国的学生多是十月革命之后,在苏俄的帮助下赴俄学习社会主义理论。

其它国家……

    如选择回国,可参加资产阶级改良或革命,也可从事科学研究、医学、教育、文学创作,启迪民众等合理选择皆可。

 

9、阅读以下有关东京审判的材料:

    材料一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于1946年2月18日任命澳大利亚的韦伯为首席法官,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菲律宾、加拿大、新西兰和印度10国各1名代表为法官,美国的约瑟夫·B·凯南为首席检察官。1946年4月29日,对东条英机等28名被告正式起诉。经过历时两年的审判,是最终判处广田弘毅、松井石根、东条英机等7人绞刑;判处梅津美治郎等16人无期徒刑;判处东乡茂德有期徒刑20年;判处重光葵有期徒刑7年。

    材料二  在1945年12月6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美国小组一行16人离美赴东京之前,凯南(首席检察官,美国人)对美国报界表示,他认为裕仁天皇显然应该受到审判。登上飞机后,凯南收到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中指示凯南不得对裕仁和任何皇室成员起诉。日本侵华部队的司令官朝香宫未被列入被告名单;为中国人民所深恶痛绝的侵华战犯冈村宁茨也逍遥法外;在中国进行了种种骇人听闻的残酷试验的日本"731细菌部队"司令官石井也不在被告之列。1948年4月16日,法庭宣布休庭,以进行讨论,做出最后判决。在讨论过程中,法官们在对东条英机等战犯是否应该判处绞刑的问题上发生了较大分歧。庭长韦伯主张流放,美国法官主张只将发动太平洋战争和虐待美军战俘的战犯判处死刑。中国法官要求严惩土肥原贤二和松井石根。最后法庭以6票对5票的微弱多数做出死刑判决。

    1950年11月,重光葵获释,后在日本政府内供职。这期间,其他日本在押战犯也纷纷"宣誓出狱"。

    材料三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正式宣布,由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的日本2002年开始使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文部科学省审定“合格”的这一教科书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却在远东国际军事审判部分这样写道:“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认定,日军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在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是,关于这一事件,资料上有很多疑点,事实究竟如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见解,有关争论至今仍在继续。”有关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教科书说:“战争开始的时候,日军打败盟军,使长期在欧美殖民统治下的亚洲人增加了勇气……”关于建立伪满洲国,教科书称:“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进入,满洲国在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的口号下,经济得到了发展,入境的中国人等明显增多。”审定教科书中宣传战争观的章节更令人吃惊。审定版本中称:“在有核武器之前各国很容易诉诸战争。战争是外交的手段,是政治的延伸。失败的一方赔款割地,但不应该由全体国民承担道义责任。这就是这本教科书宣传的战争观和战争思想。”

    根据材料一、二,如果你是一名当时记者,在东京审判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你会向谁提出什么问题?以你当年的问题为中心,结合材料三写一篇评论。

要求:1、可以是各国记者;

      2、评论要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学生可自由选择各国记者,也可自由选择提问对象,不同国籍的记者所持观点会不同,不同的提问对象,评论的中心也会不同。

答案一:作为美国记者,当年认为审判是公正的,保留天皇尊重了日本的历史传统和民族感情。但根据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的所作所为,特别是日本教科书事件,有些记者可能会反思当年的审判,认为对日本军国主义处置不彻底,未让日本形成深刻的反省意识等。

答案二:作为中国记者,当年就认为东京审判在美国的操纵下,对日本的战争罪行清算的极不彻底,对中国人民极为不公平。近年来日本的所作所为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答案三:作为日本记者,当年认为东京审判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行是对的,但不清算美国投放原子弹,杀害日本无辜老百姓是不公平的,针对日本政府与右翼势力的做法,以及战后的核军备竞赛和当今核扩散使世界人民所面临的威胁,目光长远的记者可能会意识到东京审判远远未完成它的历史任务。

其他国家记者,其他中心问题。

 

10、以下三张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得出如下结论:作为一个哲学家,要知道世界上发生之事,就必须首先注视东方,东方是一切学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的。请说明17世纪在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的表现。

(2)“天朝物产丰盈,德国和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反映了清朝前期统治者怎样的心理?

(3)有一首诗就是图三所示社会的写照,“沈沈(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

(4)根据不同时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解释为什么三者之间有差别?并以此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

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参考答案】(1)17世纪以来,西方传教士不断向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在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借鉴。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2)反映了清朝前期统治者自认为天朝上国,夜郎自大的虚骄心理。

(3)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

(4)选题:题论相符,确切明了;题论基本相符,不够确切。

     观点:如体现以下基本观点

    《神圣中国》反映的是17世纪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图中的中国人圣洁、聪慧,和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基督教教士可恶、愚蠢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时的西方人对东方文明充满崇拜,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东方是一切学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的”,所以应尊称中国为“先生”。

    《巨人中国》反映的是18世纪初期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图中的清朝巨人居高临下,手牵欧洲武士,视欧洲贵族为玩物,上面的英文“Judge”意为主宰者。当时强盛的封建中国是西方人学习、模仿的对象。

    《瓜分中国》是19世纪后期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图中环列在中国巨人周围的是几个帝国主义列强,他们合力摧毁了已经僵化的中国巨人。

    分别联系不同时期的中外历史背景来解释不同形态产生的原因。

   (3)符合所论主题的史实;

   (4)逻辑与文字:史论结合,文字通顺。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非心,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百家语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所知所从矣。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引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

 

(3)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参考答案】(1)要点: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2)要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

(3)共同处: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

不同处:李斯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思想,董仲舒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李斯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董仲舒强调教化和灌输;李斯主张以法治国,董仲舒主张以德治国。

 

 

12、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对外关系方面概括其主要特征,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如明朝中后期江南等地出现了手工工场,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政治方面: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明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如君主权力强化、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等,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农民战争发展到新阶段,“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表明农民斗争已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思想文化方面: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如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还要“趋时更新”。文化上出现了反封建的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文艺繁荣、科技停滞的双重时代特征。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文化上的反映。

    对外政策方面:走向闭关自守。如明朝的“海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导致中外差距拉大,中国逐渐失去了在对外交往中的主动权。

 

13、中共七大和七届二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两次重要会议。请从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的中心内容和历史作用方面概括其相同之处,并予以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⑴背景:都召开于重大历史转折到来之前。中共七大召开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⑵中心内容:都为新的历史阶段及时制定了党的任务。中共七大制定了抗战即将胜利的情况下党的任务;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⑶历史作用:都具有从理论上探索新的历史阶段指导革命实践的作用。中共七大指导了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导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14.民犹水也,国犹舟也,欲行大舟,先蓄厚水,这是物理之自然,也是政理之自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乏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材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治国思想?他设想的社会保障标准是什么?这种理想社会的实质是什么?

 

 

(2)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为此,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方案?该方案为什么不能实现?

 

(3)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到1978年,全国农村还有2.5亿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方面也出现了严重欠账。当时的人们生活在购物证和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券里,从吃的粮食、油到穿的衣裤,用的锅碗瓢盆,都严格地定量供应。据材料概括当时中国百姓的生活状况,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为改变上述状况,党和政府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参考答案】(1)治国思想:仁政。标准: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实质:丰衣足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方案:民生主义。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压制和阻碍;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3)状况: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文教卫生水平低下;生活用品严重缺乏。原因:“左”的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4)民生问题至关重要;从古代到近代都没有能力解决,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逐步找到解决之路。

 

 

 15.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

回答:

(1)依据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阐述西方变革的发展历程。

 

(2)联系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的变革顺序。扼要归纳导致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

 

    (3)你认为在我们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

 

 

【参考答案】(1)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2)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文化创新。

 

 

16. 结合史实说明,科技进步的成果对打破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作用。分析新科技革命成果是如何推进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

 

 

【参考答案】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盘针传入、航海术进步、地圆学说被广泛接受,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从而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向全球扩张;火车和轮船的发明有利于西方商品的大量输出,东西方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内燃机创制和使用,远洋轮船、飞机等使用,无线电报、电话等发明,(答出1点给1分,共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阶段过渡,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40、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在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常樊然并屿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材料二:至于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下:
(一)对于学说……无论有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二)对于教员,以学诣为主;……例如复辟主义,民国所排斥也,本校教员中,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者,以其所授为英国文学,与政治无涉,则听之。……夫人才至为难得,若求全责备,则学校怠难成立。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君》
    材料三:蔡先生主校以后,许多学者名流来到北大,一时人才云集,面目一新。像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都来到北大教书。李大钊、陈独秀和他们一起,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展开斗争,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拓了前进的道路。
                                ——顾颉刚《蔡元培先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请回答:
(1)结合材料,概述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办学思想形成的背景,简述其影响。

 

 

【参考答案】(1)办学思想:①主张以研究学问为天职;②主张学术自由;③主张兼容并包,思想自由;④不拘一格重用人才,不求全责备;
   (2)背景:①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②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③传统守旧复古思想仍然浓厚。 
     影响: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或中心);②使北大成为宣传新思想的主阵地;③为五四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18.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在回答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时 ,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所做的总结性的理论概括。
请回答:
(1)结合二战之前的典型史实,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

 

(2)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是如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

 

(3)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如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

 

 

【参考答案】(1)①苏俄:新经济政策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国民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②美国:罗斯福新政,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
(2)①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真正翻身做了主人。②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把资产阶级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3)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②城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  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回答: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异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

 

 

【参考答案】异:康有为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章太炎认为列强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强国目标的,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通过列强革命后的弊端认为必须要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同:学习东西强国,实现国家富强。
    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中,政治革命的根本是建立民国,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20、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社会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结合史实指出这三个方面分别出现的新变化,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参考答案】政治:①各国先后变法:强化君权,建立君主专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农耕。②各学派从各自立场和政治主张出发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经济: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使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原市场形成和地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兴起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军事: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越来越残酷,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军事专著。
总体趋势:统一的进程加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