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复习试题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深圳2007年历史高考模拟试题

时间:2009-10-18 17:45:19  来源:深圳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所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  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离西周都城最近的是
    A.晋国    B.宋国    C.鲁国    D.卫国
    2.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A.相地而衰征    8.通工商之业    C.重农抑商    D.便鱼盐之利
    3.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十分发达.其商品主要是
    A.农产品    8.手工业品    C.经济作物    D.土特产品
    4.  秦朝只允许官府办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习
    A.法家著作    B.秦朝法律    C.皇帝的诏令    D.官员的札记
    5.  西南夷地区并入汉朝版图始于
    A.汉高祖时期    8.汉武帝时期    C.光武帝时期    D.汉明帝时期
    6.  江南农业的开发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的关键时期是
    A.秦汉    B.孙吴    C.隋唐    D.东晋南朝
    7.从唐朝引进茶种的是
    A.日本    B.新罗    C.天竺    D.东罗马
    8.记述了外国技术的著作是①《农政全书》②《天下开物》③《本草纲目》④《梦溪笔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9.  近代列强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中,开通商口岸首次涉及台湾地区的是
    A.《南京条约》附件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10.中国最早投资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是
A.地主和手工业场主            B.官僚、地主和商人
C.官僚和工业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
    11.百日维新期间,变法诏书内容与维新派政治主张的相同之处有
    A.废除科举    B.召开国会    C.制定宪法    D.设立议院
    12.武昌起义后出现“南北议和”,“南”、“北”指
    A.湖北军政府与清政府    B.南方革命军与清政府
    C.湖北军政府与北方各省    D.南方革命军与北京政府
    13.“作民权保障,谁非死后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孙中山写的这幅挽联为谁而作
    A.徐锡麟    B.秋瑾    C.陆皓东    D.宋教仁
    14.李大钊的历史功绩有①推动新文化运动②宣传马克思主义③创建共产主义小组④促成国共合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15.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三个师出动参加的大型会战发生在
    A.陕西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D.河北省

 

 


    16.人民解放军之所以选择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方向,直接原因是
    A.中原地区群众基础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作战    D.地理位置险要
    17.中国在1952年和l962年两个年度中,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同点是
    A.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    B.处于恢复、发展时期
    C.处于大幅度下降时期    D.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18.新中国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新时期
19.18世纪中后期,一部资产阶级法律文献说:“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最可能是
A.美国《1787年宪法》               B.美国《独立宣言》
C.英国《权利法案》                 D.法国(1791年宪法》
20.新航路开辟后,亚洲最先遭受殖民掠夺和控制的是
A.印度    B.缅甸    C.菲律宾    D.马六甲
21.启蒙运动时期,倡导英国式君主立宪制的思想家是
A.伏尔泰    8.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22.亚洲革命风暴的几次革命中,与伊朗巴布教徒起义最相似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马赫迪起义
23.下列科学发现或成就中,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
A.血液循环学说    B.人造纤维    C.科学的原子论    D.细胞学说
24.20世纪50至7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措施有许多相同点。其中不包括
A.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努力避免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D.推行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25.二战后初期日本进行的社会改革包括①清除部分法西斯分子②废除天皇制度③消除农村封建残余④国民经济非军事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计37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则西戎已叛,屡丧边兵;北虏愈强,且增岁币。国用殚竭,民力空虚,徭役日繁,率敛日重。官吏猥滥,不思澄汰;人民疾苦,未尝省察。百姓无告,朝廷不与为主,不使叛而为寇,复何为哉?——枢密副使富弼的上书


材料二  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均矣。故免役之法成.则民时不夺而民均矣。——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材料三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四  (评价王安石变法)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食。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北宋韦骧《钱塘集》卷7


请回答:
(1)材料一指出了北宋的哪些社会危机?(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2分)

 

 

(2)据材料二,王安石所说的变法措施是什么?(1分)王安石认为这一措施有什么作用?(1分)
  

 (3)据材料三,王安石认为变法措施中哪一项最重要?(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项措施最重要的原因。(1分)
  


 (4)材料四认为王安石变法有哪些作用?(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2分)

 

 

 

 

2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此乃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救世旨意也。……凡二十五家中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立在陛下暨小弟韦昌辉、石达开跪在陛下,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缘蒙天父天兄大开天恩,差我主二兄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


材料三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    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
    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
    兴宝藏。凡金、银、铜、铁、锡、煤、盐、琥珀、蚝壳、琉璃、关石等货,有民探出者准其禀报。爵为总领.准    其招民采取。总领获十之二,国库获十之二,采者获十之六焉。
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每礼拜呈缴省郡县库存贮,或市镇公务支用.有为己私抽者议法。
——洪仁歼《资政新篇》


材料四  政治革命,丕焕新猷,自必首重民生,为更始之要义;尤必首重工业,为经国之宏图。夫社会经济,坠落久矣,金融也,交滞;机关事业也,悉成荆棘。……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障害我工业之发达,为绝对的关系,明达者当自知之。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竟胜争存,而所谓产生革命者,今也其时矣。
——《民声日报》1912年2月28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圣库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圣库制度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目的?(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圣库制度未能真正推行的原因。(1分)
   

 


(2)材料二中太平天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一、二,你对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什么认识?(1分)
   

 

(3)归纳材料三中的经济主张。(2分)简单评说这一经济主张。(1分)
   

 


(4)材料四的经济主张是什么?(1分)材料四的主张为什么比材料三的政策具有可行性?(1分)从材料一到材料四,你认为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2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即应连同他的异议把它退还给原来提出该案的议院.该议院应……进行复议。倘若……该议院议员的三分之二仍然同意通过该法案.该院即应将该法案连同异议书送交另一院,由其同样予以复议,如若此另一院亦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该法案即成法律……
    第八款  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捐税、关税和其他赋税……
    为了行使上述各项权力.以及行使本宪法赋予合众国政府或其各部门或其官员的种种权力。制定一切必要的和适当的法律。
    第二条   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第二款  ……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着三分之二的    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    及一切其他……合众国官员……
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    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l787年宪法》


材料二  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    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    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l787年宪法》


材料三  第一款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如未经适当法律程序,均不得剥夺任何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l4条修正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根本原则是什么?(1分)材料反映了国会对总统拥有哪些监督权?(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l787年宪法》的主要影响。(1分)
  

 (2)据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有什么局限性?(2分)这种局限性背离了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什么民主精神?(2分)
  

 (3)据材料三,《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了什么内容?(2分)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什么特点?(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2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4分,共计38分。)


29.(12分)北宋初年和明朝初年都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相同点?(6分)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历史影响?(2分)

 


30.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阅读下列几组图片
第一组帝国主义封锁下的友谊

 

第二组  步入国际舞台的足音

 


第三组 大力支持亚非拉的壮举                

 

第四组对国际形势作出新判断的领袖

 

(1)第一组图片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政府执行了哪些外交方针?(2分)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果?(2分)


(2)第二组图片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上有何突破?(2分)在新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取得了怎样的国际地位?(2分)
   

 

(3)第三组、第四组图片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或外交立足点)分别是什么?(2分)从新中国的外交历程看,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2分)

 

31.(14分)19世纪中后期(德国)和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德国经济两度崛起,请结合两个阶段经济发展的史实,比较其经济发展原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10分)德国两个阶段的经济腾飞,对其外交政策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与结果?(2分)从德国经济两度崛起的历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1.A 2.C 3.D 4.B 5.B 6.D 7.B 8.A 9.B l0.B ll.A l2.D l3.D l4.A l5.C l6.B l7.B l8.D19.B 20.A 21.A 22.A 23.B 24.A 25.B
    26.(1)危机:少数民族政权威胁边境,国用大增;官员冗多,人民困苦,反抗不断;(2分)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矛盾;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2分)
    (2)措施:免役法(或募役法);(1分)作用:平均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1分)
    (3)措施:理财措施。,(1分)原因:变法中心是“富国”,改变积贫状况,能稳定统治,增强国力。(1分)    (4)作用:增强了军事力量,减轻了农民负担,净化了吏治。(2分)原因: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未得到广泛支持。,(2分)
    27.(1)内容:各家所有的粮食、副产品以及银钱等,除留下自用外,其余归国库;各家“婚娶”等事费用由国库供给。(2分)目的:实现平均、温饱的大同社会;(1分)原因:小农私有经济上,不可能推行公有制,缺乏推行的经济基础。(l分)
    (2)政策:照旧交粮纳税;(1分)评价:与《天朝田亩制度》有关精神矛盾,却是革命的现实需要。(1分)    (3)主张:兴银行、发展矿业、发资本主义工商业;(2分)评说:符合世界潮流,但缺乏实行条件。(1分)    (4)主张:把民生放在第一位,振兴工业,建设社会。(1分)原因: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1分)启示:经济政策要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经济政策还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2分)    28.(1)原则:分权原则和制衡原则;(1分)监督:总统任命外交使节、缔结国际条约等必须取得参议院同意。(2分)作用:防止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1分)
    (2)局限: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宪法把黑人视为财产,排除在美国公民外。(2分)背离:“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等。(2分)
    (3)内容:规定了黑人公民权的法案;美国公民权利不可剥夺。(2分)趋向:美国民主政治在曲折中不
断发展。(2分)
    29.相同:(1)分散兵权;如北宋初年,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朝初年,明太祖将大都督府,改分为五军都督府。(2分)
    (2)相互牵制;如,北宋初年,枢密院与兵部在统领与调兵上相互牵制;明朝初年,明太祖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在统领与调兵上相互制约。(2分)
    (3)控制地方军权;如北宋初年,实行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编建禁军,重点防守中央,弱化地方。明朝初年,设立都指挥使司,管理地方军政,防止地方专权。(2分)影响:北宋初年的军事制度,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成长,但导致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难以对付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入侵,形成“积弱”局面。(2分)明朝初年的军事制度,防止了地方武将割据势力成长,稳定了明朝前期政局,但未能制止藩王叛乱。(2分)原因:北宋初年未实现统一,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强大,皇帝过分控制军权.只能形成“积弱”局面。(1分)明朝初年大体实现统一,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衰落,集中军权一定程度稳定了政局。(1分)    30.(1)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2分)成果: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同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2分)
    (2)新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2分)地位:中国步入国际舞台,参加了日内瓦、万隆等国际
会议,并取得成效。(2分)
    (3)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一边倒”转向“一大片”;20世纪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2分)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内建设的需要;国家利益的决定等(2分)
    31.(1)相同点:①国家政局稳定:l9世纪中后期,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既完成了统一,又稳定了社会;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通过惩治法西斯势力,进行政治改革,稳定社会,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2分)②利用国际机遇:l9世纪中后期,德国通过普法战争,掠夺资源,扩充经济发展的需求;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利用马歇尔计划,支持经济发展。(2分)③政府政策的调控:19世纪中后期,德国进入垄断阶段,政府调控经济作用加强;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进一步发挥政府宏观职能。(2分)④重视科技的作用:l9世纪中后期,德国利用后起的条件,大力更新技术、设备;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注意发展科技。(2分)不同点:①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经济发展过多的运用了军事手段;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推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注重和平与科技手段。(1分)(爹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经济发展依靠容克专政,压榨人民;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注意民主建设,发挥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素质。(1分)
(2)外交政策与结果:l9世纪中后期,德国经济发展,争夺世界霸权,一战战败,任人宰割。(1分)20世纪中后期,联邦德国经济崛起,争取独立自主,推进欧洲一体化,化解法德矛盾,赢得世界赞誉。(1分)    (3)启示:发展经济是增强国力之本,经济优势往往能转为政治优势;经济和平崛起是根本之道。(2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