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
《中史参》请同仁共同关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中史参:顺德一中历史课
最新热门    
 
中史参:企盼历史教育更“牛”一些

时间:2009-10-18 17:11:08  来源:《中学历…
 

企盼历史教育更“牛”一些

——本刊编辑部新年献词

任鹏杰 张艳云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1~2期合刊)

 

 

牛年来临,人们沐浴着新春的喜悦互道祝福,我们也代表《中史参》全体编职人员向各位读者朋友拜年,并由衷地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

牛年,历史教育应更“牛”一些,《中史参》的选题和质量也应更“牛”一些,于是有了一些新的设想。

  “走近名师”专栏已开辟一年,作者对象主要是四五十岁以上中老年知名历史教师,他们的成长成名经历,给青年教师以很多启发,继续办好这个栏目理所当然,文章篇幅应有所限制,精言要义即可。其实,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更需要交流,为此从今年开始特辟“成长感悟”新专栏,以待青年优秀教师的佳作。无论“走近名师”,还是“成长感悟”,两个专栏的内容,均应贯穿一个主题:如何因阅读、思考而改变了教学、改变了课堂,进而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海外文摘”专栏也已展示给读者近一年,那是浸渗着本刊编辑自己心血的特别奉献,编辑们因着眼于当下历史教育的需要而阅读、而思考、而选择、而诠释,于是才有了这样一个富有个性冲击力的栏目。它的定位是:选登海外著名学者(包括史学家、哲学家、宗教家、社会学家、政治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等等)关于历史和历史教育的文章。选稿把握一个原则:见解独到、角度多样、资料性强,能给读者在历史、教育、人生等方面以丰富和深刻的启迪。当然,读者朋友也可以推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名作。

  “专家视点”“课程论·教学论”“焦点观察”“公民守望”“思想之旅”“他山之石”等理论性较强的综合类栏目,力求实现四个改变:一是选题求新;二是注重实用;三是缩短篇幅;四是改变文风。思想是理论的骨头,但思想是语言塑造的,既有骨头(见解独到)又有血肉(生动丰富),自是对这些栏目文章应有的要求。不能借口“理论是灰色的、冷冰冰的”而拒绝生动的表达。殊不知,“灰色”“冷冰冰”恐怕指的是洞察、是深刻、是警示,而非别的。理论若与实际不沾边,对实践活动没有指导作用,就不是真理论,充其量是一些人云亦云的正确的废话,应当戒之在心。

  剩下的约占三分之二以上篇幅,都给了侧重于指导教学与考试实践的栏目。其中,“史家讲坛”“中外历史”“世道人生”“学术驿站”“教材评解”“备课参考”栏目,以丰富教学资源、扩大教育视野为要务;“教学设计”“课例述评”“活动素描”“学法指引”“教学叙事”“学子风笛”栏目,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践前思考与实践后反思为宗旨;而“评估论衡”“命题研究”“高考导学”“征题精选(初中·高中)”栏目,则以指导考试教学与备考复习为重心;至于“人教走廊”“岳麓谈新”“来稿撷英”“动态扫描”“心灵茶肆”“编读往来”则是读者与读者、读者与编者深入交流更多话题的重要窗口。这些栏目必须突出“生动活泼,务实有效”的特点,在选题和内容上抓两个重点:一是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多维有效指导;二是对考试研究与备考复习的切实帮助。

  值得指出的是,教学设计与课堂案例本来应该是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特点的,每个老师上每一节课,课前都会有自己的预设(教学设计),课后都会有对课中情况(课堂案例)依据预设目标所进行的回馈与反思(教学反思),而且同一节课在不同班级上都应有不同的教学设计、课堂案例、教学反思。读者很想看到所有课的不同的设计、案例与反思,我们何尝不想满足这一需要?然而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正如大家在很多媒体上看到的那样,过来过去就只那么一二十节课被反复炒来炒去、抄来抄去,为什么不去“做”其他的课呢?其实,在无人问津之地或艰难之处下功夫,才可能发挥创造性,就投稿而言,命中率也会更高一些。其实,编辑们并不刻意喜新厌旧,但却最怕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试题的命制方面。本刊很重视试题研究和备考复习,但是这些年这方面的内容大大减少。为什么?不是我们有意减少,而是有新意、高质量的试题和试题研究文章愈来愈少了。既然如此,何必要增加篇幅来滥竽充数呢?!读者见了“垃圾试题”愤愤不平,我们也颇感遗憾。但我们毕竟不可能不做滤掉“垃圾”的工作,而睁大眼睛希望发现“金子”。说这些,本意不是要读者理解,而是请求读者戒浮躁、下苦功、善创新、撰稿赐稿支持。

  刊物选题创新、内容创新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任务,本刊过去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们警告自己必须在日常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期望把刊物内容做精做好,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服务于千千万万同仁的有效历史教育。为此,我们也热切企盼读者朋友能够用更多佳作继续有效地支持本刊的改革创新。

  何况,有效的历史教育,其下位目标本就是实实在在的有效教学(包括有效学习)与有效评价(包括有效考试),这一切恐怕只有用上位目标——“服务人生”来定位,才可能愈加实在、愈加有效。有经验的老师深知,上位目标与下位目标是相得益彰的,而不是对立的、冲突的。深知历史意蕴者,都懂得历史是“人”学,而历史教育则是通过“历史”教学来帮助学生“长大成人”的艺术,它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领悟生活、做好自己的艺术。静心思之,历史教育艺术,使命寓焉,责任寓焉,是多么富有挑战性的一门艺术,要丰富生动,也要庄严神圣!

  我们把人生的绝大部分乐趣和意义寄托于历史教育,因而做更好的历史教育,我们就会有更好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应该是丰富生动的、庄严神圣的,我们的学生——孩子们,他们的人生也应该是丰富生动的、庄严神圣的。但愿,历史教育能够服务我们自己的人生,也能够服务孩子们的人生。

  牛年,希望《中史参》更“牛”一些,也企盼历史教育更“牛”一些。

  衷心祝愿各位读者朋友牛年吉祥、万事如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