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陈辉: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 19

时间:2009-10-18 17:11:13  来源:陈辉
 

             

以直接感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指通过各种手脑并用的活动形式,调动学习者各种感觉器官以及情绪、情感,以增进感受和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法。

 

这类方法在传统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传统哲学二元论把感性与理性看作认识的两端,从感性到达理性。而且把感性经验的东西看作是零碎的、混乱的、模糊的、不稳定的和不成熟的。只有到达了理性认识才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到达了真理。加之科学理性的扩张,传统教育自然重视于现成的真理灌输,留给感性认识的余地微乎其微。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学科中心,教育与个人经验的对立,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立,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的对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对立,心理经验和逻辑经验的对立。根本无视学生自身的经验,根本不管学生的兴趣、感受和情感。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与丰富的感性世界隔离,然后根据成人的意志把自认为真理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不管你愿不愿、能不能接受。这样的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痛苦的事,但无法反抗。早在二十世纪初的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就对此进行了批判。杜威哲学的核心理念是“经验”。在杜威那里知识经验是人与环境、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它融合了主题与客体、经验与理性,并且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合金。提出教材应心理化——即将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经验的过程。学生就可以从知识产生的起点出发去感受,逻辑经验就变成了学生直接的和个人的经验,从而可以与学生既有的经验相互作用。教师的使命就是把学科材料解释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指导学生的经验不断生长。杜威并强调“教育即生活”、“做中学”,由此消解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成为传统教育哲学二元对立的典型,其表现与结果是:其一,教师完全不管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与生活经验,从书本到书本。学知识是为了满足老师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自己的需求。有些学生本来对某些历史现象很感兴趣,如:军事上兵器的演变、青铜器不同朝代造型及文饰的演变、婚姻习俗的演变、家具的演变、中外建筑的不同特点、宗教文化的影响等等;有的男孩喜欢成战略家,喜欢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或对某个历史人物如拿破伦、巴顿将军很感兴趣。但应试教育下统一讲授的结果,生动的历史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变成了只需死记硬背的令人生厌的东西,弄得学生什么兴趣也没有了。其二,教学方法上只有理性的灌输,没有感性的体验。教学方法的单一在历史学科中是比较典型的,社会上对历史学科的印象是教师灌,学生背。长此以往很多历史教师的思想变得十分僵化。我们曾问过一位按传统教学标准,历史课讲得非常好的老教师:如果不考虑高考的制约,除了现在这样完全靠教师讲以外,还有没有其它方法来上历史课?这位教师想了半天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教学方法。在不少历史课上,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教师讲,所有的问题都由教师提出,学生只有两三次机会回答问题,也只需把书上相应的句子找出来念一下。很多教师长年以来,除了每年研究一点高考题以外,没有看过一本教育研究方面的书。学生与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几近熄灭。

 

历史学科的内容虽然主要是有关过去的事,但它毕竟是一门有关人和社会的学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的生活是过去生活的延续与发展。因此只要我们有心探索,就能找到理性知识的感性源泉,还历史以形象与生动。近年来,一些教师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被引入历史课。

 

一、图片影视展示

 

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也经常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片,但毕竟教科书上的图片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可从网上和各种资料光盘上收集到非常丰富的图片影视资料,也可以从一些杂志、报刊、图书等上搜集到图片;还可以自己用字母、单词、数字、箭头等将知识及知识间关系的信息转化成更加直观的纲要图表,通过观看图片影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历史。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使各种图片资料活化,文字的历史变成了直观形象的历史,大大扩展了历史的感性空间,大大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历史不再是书上冷冰冰的、遥不可及的东西。由于图片影视可再现历史原貌,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情感的震撼,态度的变化可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如,要让学生形成“要和平不要战争”的意识,若用语言来表述非常苍白无力。一位教师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放了几张当时的照片,一张是城市被炸后的残垣断壁,一片瓦砾;一张是战场硝烟熄灭后的尸横遍野,此情此境,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一次教学比赛中,一位教师讲戊戌变法时,放了一小段电影:……袁世凯告密,慈禧返京镇压,最后是谭嗣同被捕押赴刑场,临刑前说了一句豪言壮语:若革命需要流血牺牲的话,就自我谭嗣同开始。说完藐视一切地放声大笑,画面就定格在谭嗣同的狂笑上,非常感人,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教师里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又如给当代的中学生讲十年动乱,学生往往一笑了之。一位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当时的一些录像资料:大字报的铺天盖地、红卫兵运动的狂热场面、破“四旧”与打砸抢、“走资派”被揪斗示众、林彪的表演……学生被置于历史情景内,一个沉重的问题自然会撞击他的心灵:“历史为什么会这样?”有时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图片资料图说历史。

 

二、情景模拟与表演

 

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新课程提倡体验性学习。而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怎样体验?教师精心设计模拟历史的类似情景,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一定角色,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在这方面,国外教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一位美国教师讲《独立战争》,他并没有一开始就滔滔不绝地讲背景,而是对学生宣布说:你们用的测验纸,过去都由学校免费提供,现在由于学校经费困难,从此以后测验纸必须自己掏五分钱来买,学生马上愤怒,但教师坚持,学生不得不服从。然后教师让大家写下感受,由此引向了英国人的“印花税”。学生多少体验到了当时殖民地人民被任意增加税收的感受。又如一位美国高中教师讲《科学技术的价值和内涵》一课,在我们一般教师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纯理论问题,难以产生感性的、体验性的认识。而该教师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历史:第一周,学生反思自己对多种技术产品(如:手表、电话、洗衣机、电视、音响、电脑、电灯、洗衣机、空调、冰箱、热水器和微波炉等等)的运用情况,认识自己对这些技术产品的依赖程度;第二周至第六周,学生逐周放弃使用一项技术产品,要求每天记日记,写下自己失去这种产品的感受,并每周一次讨论;第七周,班级报告会。学生在这期间主要思考以下问题:我们的道德认同和价值观在多大程度上受应用技术的影响?科学事实和科学进步如何改变不同社会阶层和个人间的权利关系?科学对我们经济生活的破坏和不利影响?情景模拟有助于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探索中发现真理,而不是接受现成的描述和结论。学生对历史发展变化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而能领略其深刻的内涵。

 

让学生将历史某一情节编成几分钟或十来分钟的短剧,在课堂上表演,也是一种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很好的教学途径。教科书叙述和教师讲授,学生可以很快知道历史是什么,历史过程怎样。但当学生力图通过表演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他就需要进一步思考:根据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官府会怎样?根据历史人物本人的价值观,他会怎么做或怎么说。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历史“是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历史不再是过程与道德评判的简单相加,而是被还原成了各种因素、各种思想、各种事件、各种人物交相登场的活生生的社会情景,学生会发现有些情景与现实生活是那样相似,并不自觉地对事件、人物的每一步发展,每一个言行作出自己的圈点。历史不再是遥远的陌生的东西,而是可触可摸可感可叹的社会生活画卷。从这样丰富感性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将不仅是深刻难忘的,而且是多样化的、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如元朝把人分为四个等级,教师可安排数名学生分别扮演元代的蒙古人和汉人,他们因发生冲突而闹到官府去,根据课文对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介绍,设计冲突情形和对话,及官府作出的裁决。学生就必须对当时的社会价值观有所了解,才能将其还原为活生生的社会情景,并从中去感受体验不同民族政策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又如,让学生扮演王安石,那么王安石处于什么地位,他对当时社会有哪些看法,为什么要提出变法,提出变法后遭遇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根据王安石的价值观,他会怎么办?通过亲自写,亲自扮演,学生对历史人物、社会问题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和理解。学生不仅能更好的知道历史的“为什么”,而且还能感受到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个人价值观对社会历史所带来的影响。在表演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阅读者、旁观者,而是遵照特定价值观的行为实践者,这种直接感受对加深学生价值意义及价值后果的认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编演历史短剧时应注意:一、情节不宜过于复杂。有学生编演唐高宗时期后宫各色人物为争夺皇后位的斗争,短短十来分钟涉及多位历史人物,对于一些没有看过这方面书籍和影视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难以起到教学辅助作用。二、不宜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借服装,做各色道具,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活动的负担。在这方面,一定要酌情而定。课堂短剧与舞台戏剧表演目的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只要达到一定的感受体验就行了。

 

 

三、参观

 

参观历史遗迹或博物馆,在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图片资料虽是真实的,但却是历史平面的、局部的特写镜头,影视资料则往往是第二手的,以制作人特有的视角和想象经过加工而成。而历史遗迹和博物馆带给学生的却是更直接真实的、更加完整的历史原貌。仅从图片上看秦始皇兵马俑,学生往往仅认为是另类文物而已,但当你走进博物馆,你会被兵马俑坑恢弘的气势所震惊,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而由衷感叹。因此,只要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文物遗迹、博物馆等。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应配以一定的讲解,增进学生理性的理解与美的感受,防止走马观花。

 

四、绘画、临摹与手工制作

 

让学生以绘画、临摹的方式图说历史,如临摹《步辇图》、古代书法家的碑帖,绘制“十大帝王图”,并配上解说词等。历史课使用这些方法主要目的,不在于提高这些方面的技能,而在于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现象的特点。要画、临摹,就必须象。就不得不仔细观察古人某个朝代的穿着打扮,所用的兵器、家具等。手工制作也有着同样的功能。不论是仿制古代画像砖、简册还是泥活字、风车或其它文物,学生都必须仔细观察,把握特点。有学生在制做简册的时候,为了弄清简册的尺寸和书写格式,专门查寻有关历史书。这种方法不仅能增进历史知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还能感受到不同材料的特性,体会到创作的艰辛和乐趣,同时提高审美创美的能力。

 

总之,感性知识需要得到理性的不断提升,理性知识需要得到感性的不断滋润,所学的知识才是丰满的、生动的、属于学生自己的。

 

 

 

第一节          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对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有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同样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但同时又有助于训练学生提高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这类教学方法在传统应试教育下,难以取得应有地位,在21世纪初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有赖于我们的大力提倡。

 

一、采访调查

 

从感性的角度说,大量的历史的生动的细节没有也不可能全都写进书本,而仅仅存在于当事人的记忆中。在我们周围,亲历过解放战争、反右运动、大跃进、十年动乱和改革开放等重大事件的人非常多,让学生采访、调查,听听当事人亲口地陈述,然后在班上讲述,可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可信度,使书本中线条的、框架式的知识因细节的充实而变得丰满,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密切相关,对历史事件的影响产生更加深切的感受,并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对改革开放的意义,若仅仅由教师做文字性的概括,学生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而让学生做一些采访调查,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如让学生采访父母,讲一讲改革开放前普通中国人家庭的居住状况:很窄的房间,简单的木床,饭桌和碗柜就是全部的家当。直到七十年代,中等人户才买得起小收音机,没有电视、音响设备、冰箱、空调,也没有单独的洗澡间、厕所等,让他们想象并说一说当时一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谈谈体会,学生对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体会将更加深刻。新课标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课后就设计了类似的活动,让学生访问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人,如请村里人谈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变化等等。采访调查特别适合于现当代史的教学。

 

更重要的是,采访调查是社会学科探索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采访调查可以帮助学生修正或澄清从书本上得来的抽象空洞结论或道听途说形成的初浅印象,使学生意识到常识、经验、印象与真实的区别,不再盲从和轻信,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自采访调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消除畏惧感,从而在遇到问题时自觉主动地追求调查采访后的科学结论。

 

调查采访的方式主要有:

 

(1)访谈: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

 

(2)通讯调查:即信访。调查者将统一的问卷邮寄给调查对象,要求填写后寄回。

 

(3)电话采访:调查者按照设计好的问卷,通过电话向被访者提问,笔录答案。

 

采用这类方法要注意的是:一、选题贴切。首先必须明确:通过调查采访,试图达到什么目的。是了解一个历史事件的真相,或事件对当时人的影响?还是要分析不同人对某件事的不同态度,或某一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若调查采访要解决的问题过于繁琐、复杂,便难以完成任务。二、充分了解调查采访对象。调查采访对象的选择非常重要,有时可供选择的人较多,因此事前应有初步的了解:某人是否确实是事件当事人或目击者;该人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否带有明显的偏见等。三、仔细斟酌采访提问、调查项目。不论是调查还是采访,都首先要向受访者清楚说明你的目的,争取对方真诚地配合,并事前精心设计好想要了解的问题、项目。一般来说问题不宜过多,问题的措辞应准确、具体,防止理解上发生歧义,影响调查采访的科学性。四、恰当的提问方式。当面对面提问时,要注意避免语言带有任何诱导性,否则难以得到受访者本人真实的观点。提问还应避免措辞激烈的语言,以免引起偏激情绪,影响调查采访的科学性。

 

最后将调查采访的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二、搜集资料、编订图册、写论文

 

学会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是学生完成探索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各类报章杂志、书籍、档案文献、电脑网站为教师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资料搜集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否则将被浩如烟海的资料所淹没。当针对某一课题搜集到相关资料后,要将其整理、分类。历史资料归类常用两种方式:一是按年代顺序排列;二是按专题归类。可视资料搜集的目的而定。当使用资料时又需要分析资料的可信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第一手材料还是第二手材料(可参考下表)。历史作业、论文应尽量采用原始资料。

 

              资     料

           类    别

该时代的报纸文章

原始资料

事件目击者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

原始资料

自传、信件、日记

原始资料

经审定的传记

第二手资料

手抄收藏

原始资料

档案文献

原始资料

历史书、文章、百科全书或教科书,当今报刊杂志

第二手资料

与历史见证人的谈话记录

原始资料

 

   编订历史图片资料册,是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分别收集有关中华民族的图片和资料,编成资料册。学生将面临很多非常具体的问题:到哪儿去收集资料、怎样编?一本好的资料册应具备哪些因素?颜色怎样搭配?图片如何剪辑?根据什么逻辑顺序编——按照每个民族人数多少来安排先后次序呢?还是按东西南北方位?不同的编排法会遇到哪些问题?怎样编更醒目、更直观、更易懂?怎样写文字说明?应该配一个怎样的封面体现本资料册的特色?等等。在实际操作中会逐渐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并概括成理性的方法,学生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就知道从何入手了。图册编好后,各小组可交换阅读,分享创作成果,并加以比较评说,使各小组的经验得以交流。

 

写作历史小论文是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总结学生研究所得的较好方式。不论是调查报告式的论文还是其它形式的分析性论文,一般要经过三阶段的工作:准备、写作、修改。

 

在准备阶段主要做以下工作:确定写作的大致范围、方向;搜集并阅读相关资料,从中发现具有写作价值的具体课题;围绕课题进一步精心选择资料,并拟订写作提纲。

 

写作阶段主要思考以下问题:以怎样的形式提出要探讨的问题,让读者明了文章的价值所在;前人在此课题有关方面已有哪些建树,留下什么问题仍未解决,怎样让读者达到概略的了解;从哪些角度展开问题探讨;有哪些可归纳的要点和可得出的结论。

 

修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初稿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思考文句的内在逻辑联系是否紧密,层次段落是否清晰分明,语言是否简练,论文结构是否完整。

 

一般说来,论文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标题、作者、摘要、正文、附录(有时没有)和参考书目文献。如若是调查报告应写明:调查目的、方法、日期、调查采访人数、调查表回收情况,以及对各项要了解的问题分析的结果。调查报告还应详细说明调查中发现的新问题,并对此作出分析、解释。

 

学习历史并非仅仅有这些方法,如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出考试题、编手操报、让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等等,也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好方式。历史教学方法的采用主要考虑以下诸种因素:教学目的和任务、教科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能力和知识水平、教学时间等。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特点,对学生发展具有不同功能,对不同问题解决具有不同效应,因此历史教学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的模式。应把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应注意的是,教学方法本身不是目的,而仅是一种手段、途径。因此不能为方法而方法。一堂课并非方法采用越多就越好。教师与学生掌握与采用多种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益,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以更好发展。

 

附课堂研究性学习案例:

 

              如果宋神宗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吗?

                       上海市陕西中学   张明智

一、            背景介绍

   本专题用的是初一《历史》教材,主要内容是《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当教师正在对这堂课进行小结时,突然有学生提出:“如果宋神宗多活几年,王安石变法会成功吗?”

顿时,全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纷纷窃窃私语。我顺水推舟地问:“这个问题换过来说,就是宋神宗的在位执政与否,关系到王安石变法的成败,是吗?(学生点头)对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一时间,同学们反响强烈。我统计了一下,全班32名同学,表示肯定意见(宋神宗在,改革能成功)的有21名,持否定意见(宋神宗健在,改革也不会成功)的有11名,我立即将他们分成两组,让各组分头准备,在下一次新课前,用十几分钟时间讨论。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组织教学,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运用的体现。我校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受地理环境等的影响,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这一研究课题属于较深的史学问题,原不在教学计划之内,学生提出这一问题完全是出乎意料。我之所以当即把它立为探究课题,目的在于培养和鼓励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兴趣,保护学生探索和质疑的精神。所以,这次即时性的研究性学习,我考虑要达到的目标是:1、通过自由讨论,使学生较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鼓励与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研究的积极性。

二、            研究过程

师:上节课有位同学提出宋神宗寿命长短与王安石变法成功与否的问题,大家分组进行了准备,有的还查了资料,我的《教学参考》曾几次被借阅(众笑)。今天我们在新课前,作一次讨论交流。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认为,王安石搞变法,一定要有皇帝的支持。皇帝活得长一点,成功的希望就大一点;皇帝一死,变法成功的希望就没有了。

生2:你说的让我想起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靠秦孝公支持。可是秦孝公死了,变法不是继续进行吗?

生3:商鞅不是被五马分尸了吗?算什么成功?

生4:当然要算成功,商鞅个人是倒下了,可是秦国却真正地站起来了。

生3:照你这么说,商鞅应该算烈士啦?(众笑)

生5:这一现象很奇怪:商鞅死了,变法却成功了;王安石活着,却眼睁睁看着变法失败了!

生6:这只能怪王安石运气不佳,生在那个年代,官僚、地主、农民都不肯吃一点亏,对国家有利的事都不想干。

生7:这就怪了,难道要让大家都来学雷锋?(众笑)先国家后自己?

生6:反正大部分官僚、地主、农民都不支持王安石,是真的吧?

生8:是真的。可是我们要看看,王安石变法到底在什么地方损害了大家的利益。大家都没有从变法中得到什么好处,所以宋神宗一死,变法就树倒猢狲散了。

生9:这么看来商鞅真是运气好,他死了,秦国还照他的法子干,到今天我们上课还要讨论到他哩!(众笑)

生10:主要是他的变法措施能让大部分人得到好处,大家需要他。当然也让国家得到好处。

生11:怪不得秦国后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傲视群雄。

生12:商鞅变法有点像唐诗里说的: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13:这么说来,王安石变法只能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14:听说王安石也是个诗人,是个作家,他是不是有点书呆子气?如果有,这种书呆子气与变法是否有关?

生15:书呆子气倒不会吧,不过有点空想罢了。他派人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的好坏纳税,官僚地主也不能例外,这根本不可能做到。

生16:权力大的,开个后门还不容易。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很热烈,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再深入探讨下去。历史重在言之有据。大家可以从网上,从课外阅读中,获取很多资料。比如:王安石用人不当,他用了一些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做了什么事?怎么损害王安石变法的精神,等等。再比如:商鞅变法,他本人为何被杀?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制定的措施,是否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些都是可以探讨的,对我们今天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不是有很大的启发吗?学历史是很有用的啊!

三、            教师说课

教学应当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教材是死的,然而人是活的,一个个受教育的学生是活的,每天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提出来,这就迫使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即兴应变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素质。

对基础较差的学校和学生,应当有正确的看法,不能看死,要相信通过正确的引导,是能够改变的,再差的学生也会出现亮点。当大部分学生中出现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时,不能放过去,这是一个教学取得最大效果的切入点。看似幼稚的想法,却是对教师是否具有现代教学理念的挑战。这次课堂讨论的成功之处,在于捕捉了学生有智力价值的想法,因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次讨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尚在初一年级,不善于运用史实来讨论问题,这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发展。

四、            专家点评

本案例最大的亮点是教师不仅敏感地看到了所谓“基础较差”的学生中的亮点,即积极活跃的一面,而且及时到位地扬其所长,开展转变学习方式的“探究”,这是其一;其二,“探究”的目标定位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即加深理解和鼓励学生的探究积极性,而并不急于要求在能力上有显著提高;其三,由于切合学生的实际,所以使研究过程非常活跃,尽管学生间的对话很不成熟,却使我们看到了“差生”并不差,既聪明,又可爱。探究几乎“超额完成任务”;其四,教师的小结也颇为精彩,既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以建议的方式巧妙地指出了学生应该如何进一步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照此发展下去,即使再差的学生也会在新方式的学习中好起来。

如果进一步探讨,还可以抓住学生15说的“派人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的好坏纳税,官僚、地主也不能例外,这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个话茬,提出“这个结论是怎样产生的?”由此引出“历史重在言之有据”。研究性学习一定要打破想当然或先入为主——先有观点,再分析问题的思维定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