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邦明:历史地图册的使
刘伟明:老师老师怎样上
林庆明:让学生在历史学
戴羽明:赵括是纸上谈兵
戴羽明:教师课后反思盲
黄文明:城郊中学高一历
钱玉明:以“百家争鸣”
戴羽明:彻底解脱“皇权
葛明:历史教材的一点瑕
葛明:中学历史教材插图
最新热门    
 
戴羽明:挖掘历史教育内在价值

时间:2009-10-18 17:11:39  来源:戴羽明
 

挖掘历史教育的内在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戴羽明


天津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历史教学》2008年第7期
 

    当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收到了一定效果。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一部分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外在形式、方式的转变,而忽视了历史教育本质价值的落实,因而大大降低和削弱了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历史课程的学科属性及其教育功能,决定着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遵从一般的教学规律,更要从历史课程的特殊性出发,整体把握历史学科的基本内容,深入挖掘历史知识中内在的教育价值,有效落实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整体把握历史的发展过程

    历史的发展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为了透过历史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分析影响事物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揭示和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趋向性,从中获取经验,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提供参照和借鉴。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历史内容的整体性,以整体视角纵览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不能盲目地陷入史实的细枝末节,否则就容易造成历史感的缺失,影响上述教育价值的实现。

    例如,高中必修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该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在了解英美两国在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后,对欧洲其他国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教科书以法国和德国为例,叙述了法德两国以前的政治形态,在受到英美影响之后法德等国也发生了转变,但是由于法德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在诸多不同的复杂因素作用下,尽管相继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化道路,结果也有着很大不同,也正因为结果的差异,又直接导致两国以后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其中涉及到“代议制”这个政治学概念,要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准确完整地理解并且比较其不同特征,确实有很大难度。对该问题的处理,教师不能偏离“历史”重心,只需以简短浅显的语言介绍清楚,让学生有一个基本了解即可,重点要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了解其发展的基本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深刻认识“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有的教师耗费了大量时间,试图通过解读法德两国的宪法内容,从政治学角度比较法德两国“代议制”的差异,出现了“种了别人的地而荒了自家的田”的错位效果。

    再如,在讲解科技史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科技领域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介绍一些科技常识,不仅有助于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有助于了解科技文明的进步发展。但是一定要恰到好处,绝不能喧宾夺主。高中必修Ⅰ“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其中许多物理学概念对于专业物理老师来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都有很大难度,更不用说历史教师了。听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在本课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引用一大堆公式向学生“全面”解读什么是“相对论”,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使学生陷入一头雾水,更使教学偏离了本质价值目标。因为科技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应在于“史”,而非“科技”。教师应从历史文化视角,重点围绕科技进步所依赖的社会条件、科学家们的科研方法和精神品质、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及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展开教学。

 

    二、促进学生实现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学概念,是指人从生命最初的“自然人”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每个人终身都不可缺少的,一方面需要认同社会,接受社会文化规范,一方面需要发展自我,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历史学科作为社会性学科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中学历史的主体内容是人类社会史,尽管历史远离我们的生活现实,但历史与现实是彼此沟通的,相互映照的,我们需要以历史的丰厚文化财富,促进学生理性地认识社会,提升其心理与智能水平,从而接纳社会,并积极地融入社会。所以说,历史教育有着健康地促进“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基于这个教育价值理念,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不能拘囿于解读教科书上的文字,要有意识的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架起桥梁,引领学生以全面、客观和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水平尚待发展,缺乏足够的理性能力,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判断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情绪化的。例如,在讲到“改革开放”时,教师一般都会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从而鼓舞学生的信心,坚定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可是在师生交流中,很多学生却不以为然,相反认为改革开放造成了很多人下岗失业,大批官员腐败,社会贫富差距增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质疑“改革开放”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在学习“宋代社会生活”时,学生提出自己愿意生活在宋代,而不愿意生活在现代,也折射出学生对现实的负面情绪。

    面对这一问题,教师是不能回避的,也是无法回避的。从根本上说,历史教育也是现实教育,因为认识历史与分析现实,无论其观点还是方法,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我们需要以现实来理解历史,更需要借助历史来认识现在。学生存在的现实认识问题,恰恰是历史教学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该直面学生,以客观理性化解学生的消极情绪,转变学生的认识误区。如若将历史知识、社会现实与学生成长三者之间截然割裂,不能及时把握好最佳的教育契机,消除学生抵触社会的心理,那么学生的未来也不可能以积极的态度融入社会,这是历史教育的缺失,也是历史教师职责的缺失。

    “自我塑造”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塑造的关键期,他们开始认识自我,有意识的形成自我和发展自我,渴求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助于自我成长的滋养,更需要了解历史上那些著名成功人士的成长之路,以此作为自己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借助历史伟人的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示范性引领,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健康发展,这既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历史教育的归宿。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彻底冲破“知识中心”的思想束缚,准确把握“知识”之于学生教育的内在价值。例如初中学段的“祖冲之和圆周率”,该内容赋予学生的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科学研究需要继承与创新,;二是科学研究需要超人的细心与毅力,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力量。如果能让学生对此有所认识,有所感悟,将会对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精神、增强意志品质、生发民族自豪感等三个方面,有着直接作用。如果仅将这一内容的教学重心,局限于“成果”的历史意义上,其教育效用显然单薄乏力。 

 

 

 

    三、体现时代的发展潮流

    任何学科的教育出发点都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历史是时间上的过去,而我们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看法总是随时代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以时代的视角审视过去,以历史的经验借鉴和把握现实,并依之走向未来。学习历史就是要从既往中汲取滋养,获得借鉴,赋予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以理性,能够清醒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历史教学必须突出时代精神,必须符合时代的发展方向。

    例如,当今世界倡导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曾经饱受战争创伤的世界人民始终没有放弃对和平的追求。“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十分值得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学生去回顾和思考,该事件属于现代史中震惊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学习该内容时,应通过了解美苏两国因长期对峙而矛盾日益升级,该事件引发了世界各地的军事力量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由于军事科技力量逐步升级,几乎将核战争推到了极为危险的境地。在面临世界性毁灭的危急时刻,如若再去展开大量史实,引领学生去计较谁是谁非、孰优孰劣、孰胜孰败已变得毫无意义。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时代敏感性,要从既往的意识形态对立的思维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世界争霸”只能给和平安宁的世界造成破坏,只能给全球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从而理解当今世界各国人民之所以积极唱响“和平与发展”主旋律的历史成因,感受邓小平同志曾在联合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政治智慧和宽广胸怀。

    再如,我国当前正在加快推进民主化进程,积极倡导现代意义的民主法治精神,以此思想为基础逐步推进政治改革。我国曾长期经历着封建专制统治,“皇权思想”在人们的思想中总不免留有残存。对现在的曲解源于我们对历史的无知,对现在的无知也会导致我们无法准确的认识历史。例如在分析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原因时,无论教师还是教材,总是站在“皇权”的立场来分析“相权”存在的诟病,同时又以元末教训和提高行政效率为由,充分肯定皇权集中的正面作用。事实上,“相权”在抑制“皇权”的无限膨胀和辅佐幼主昏君等方面,都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其实,无论“相权”的存废与否,都不能改变其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我们对该问题的分析判断,应跳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要站在现代政治文明的立场来审视。最终应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倘若仅维系于少数几个人身上,完全依赖于他们的道德、能力、好恶甚至健康和情绪,这些诸多因素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社会和政权的极度脆弱,必然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尽管该制度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自封建社会晚期以来已日益暴露出陈腐和落后,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阻碍。所以说,中国历史的必由之路是迈向现代文明,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智慧选择。以此指导思想来展开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历史的、发展的认识过去,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现代民主社会的现实意义。
 

    深入挖掘历史教育的内在价值,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绝非是“强调学科本位”,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学历史的教育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历史教学的起点,也是历史教学的终点。

 

 

天津市历史教研员戴羽明老师的博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