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张邦明:历史地图册的使
刘伟明:老师老师怎样上
林庆明:让学生在历史学
戴羽明:赵括是纸上谈兵
黄文明:城郊中学高一历
钱玉明:以“百家争鸣”
戴羽明:彻底解脱“皇权
葛明:历史教材的一点瑕
葛明:中学历史教材插图
向爱明:直视生命和心灵
最新热门    
 
戴羽明:教师课后反思盲区

时间:2009-10-18 17:53:22  来源:戴羽明
 

戴羽明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3054/index.shtml


 
教师课后反思的两个盲区 

 

 
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如何反思?应该反思什么?专家和教师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思路。其实,反思的角度和过程也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中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反思仍未能完全跳出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模式,未能真正跳出教师中心的思维惯性,导致出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反思盲区。

现提出拓宽教师反思的两条新路径:

1、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多少有意义的问题?

课堂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场所,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和民主氛围的环境下,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在与新知相遇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新的拓展、延伸和碰撞,肯定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和思路。学生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恰恰能充分反映出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经过分析和归纳,抓住教与学两者之间问题的关键,适时适当的调整教学方略,有针对性的实施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发展。

2、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多少?

在信息社会环境下,学生拥有的信息一定会有超出教师储备的可能。在与学生对话协商过程中,教师从学生身上又会获得怎样的新知?学生对世界的感知是独特的,因其少有成人的规范、逻辑和经验的束缚,他们的思维是宽广的、灵活的、跳跃的,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在思维视角和观点方法等方面又会获得怎样新的启示?

“教学相长”从来就有真实的意义,这也正是教师自我价值增长的关键所在,教师不能只是燃烧自己的良师,更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益友。

有意义的课后反思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教研员应有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研员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之初,对于教研员队伍存在的价值意义,甚至是否应该继续存在,有着各种声音,教研员们对自己今后发展的走向也产生了困惑和不安。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研员这支队伍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地位也因其关键性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愈发得到了肯定。 
 
由此看来,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明确“教研员的工作职能”和“教研员专业领域的范畴”,如果对这一问题始终模糊不清,“教研员究竟是干什么的?”的疑问是不可能停止的。其实,教研员的工作就是协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思想转型的关键期,教研员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大量阅读有关教育学、教育哲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法,甚至现象学、符号学等方面的书籍,还要认真研读新的学科课程标准,深化认识和理解学科课程新的功能及其目标。

在自身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还要深入一线课堂,更多地了解教师和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协商,将现代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教研员亲历实践的途径有很多,例如:跟踪听课,案例研讨,集体备课、听课和反思,等等。还有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就是教研员亲历亲为,直接走上讲台,现在有许多教研员正在做这样的尝试。教研员尝试上课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教研员绝大多数是来自一线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尽管一度远离讲台,但基础还是有的。教研员上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课堂教学最为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亲身尝试体验,有助于找准与教师沟通交流的切入点,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教研员上课可以是公开课,其目的在于向大家提供现实案例,共同反思研讨寻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但是,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教研员既然能够指导教师,就应该能够上好课。于是要求教研员都要必须走上讲台,为一线教师提供学习效仿的样板。这就反映出我们对教研员的工作职能和性质,以及究竟什么是课堂教学等方面,在认识上存在很大的误区。

 

 

一、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教师的智慧创造

如此误区的出现,反映出我们的思想观念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新课程改革之前,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偏向于知识传授,认为教学不过就是一门技能而已,只要教师能将教科书上的内容烂熟于心,再加上良好的讲解能力,这样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不相信教师的专业成长还能有怎样的空间。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多元主客体复杂互动的创生过程,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经过对话后的智慧创造。同样一节课的内容,不同的教师、学生和不同的教学环境肯定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是无法复制的,更不可能生搬硬套。所以,每次听完重点学校教师的课后,经常听到一般学校的教师说,“你们的学生真好,要是到我们学校,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再者,教研员的课堂教学肯定会完美无缺吗?课堂教学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堂课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穷尽全部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因素和内涵,这是由课堂教学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的。教研员上课,由于长期脱离讲台,又对课上学生的情况欠缺了解,客观上也是很难实现课堂教学的理想目标。

二、教研员不是教师的教师,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如此误区的出现,也是有教研员自身的原因。教研员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于教师,教研员偏重于理论研究和思考,教师则偏重于教学实践和探索。从理论上说,理论与实践没有高低之分,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促进、提高着实践;实践需要理论,同时也促进、丰富、完善着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教研员的理论水平虽不比纯粹的理论工作者,但其凭借一定的学科背景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加之以后的理论修养,拥有其独特的优势。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不是上下关系,而是平等关系,应该与教师站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同一个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教研员需要亲近课堂,亲近教师,亲近学生,只有亲近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发现,只有发现才能共同商讨,才能有效地将先进的理论转化为真实的教学实践。

事实上,教研员的价值体现不在于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水平高低,教研员应有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教研员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其价值意义应该体现在对教师成长所发挥出的催化作用,通过教研员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缩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周期。总之,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应该是检验教研员工作质量的唯一标准。为了帮助教研员早日摆脱目前尴尬的处境,急需有关人员根据我国的特殊情况,研究教研员专业领域到底该有怎样的范畴,制定评价教研员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评定标准。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历史课程网:历史教育学硕士论文摘要

http://hist.cersp.com/lstd/lists/200710/7867.html

 

素质教育报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