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陈辉: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 18

时间:2009-10-18 17:11:54  来源:陈辉
 

 

   第五章  教学方法与历史教学                        

 

首先需要对几个概念有所诠释:凡从事教学的人常遇到以下几个概念: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年轻教师对这几个概念往往感到困惑,不知其区别所在。

 

关于启发式,《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用作指点别人使有所领悟的意思。可见启发教学思想的倡导由来已久。严格地说,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而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针对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为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应把启发式教学贯穿到各类教学方式、方法中去。

 

教学方法,从动态的角度说,根据王策三《教学论稿》定义:“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从静态的角度说,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人们通常从狭义和广义不同角度使用教学方法这个概念。狭义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学习办法;广义则包括代表一定流派的教学模式。本章主要从狭义角度进行探讨。

 

教学方式,也有两种含义。有时等同于“教学方法”。如“这节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的方式进行。”更多的时候这一概念是指教学活动具有的某种具体特征与形式。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可具有某方面相同的特征与形式,相同的教学方法有时又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运用讲授法,教师可用演绎推导的方式讲,也可以用归纳概括的方式讲,还可以将两种方式结合到讲授中去;教师可用提问的方式讲,也可不用提问的方式讲;学生可用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也可用图表、表演等方式。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它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同样的教学方式可被运用于不同的教学方法中。

 

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目前教学方式转向的总体特征为:

 

重知识的接受性教学         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

 

单一的认知性教学         多维的体验性教学;

 

机械的决定性教学         互动的交往性教学;

 

单项性活动教学         综合性活动教学。

 

学生的学习则要实现传统学习方式与新学习方式的整合:

 

接受学习       探究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

 

书本学习       生活实践性学习

 

个别学习       合作学习

 

积累背诵       感悟体验学习

 

分科学习       综合性学习

 

同步学习       个性化学习

 

教学模式,指一堂课的组织形式或程式。一堂课由不同环节组成,由不同教学方法、方式进行组合,形成一定特点,就可称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应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教学活动方式。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过去提到教学方法,一般仅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实际上教师使用的很多方法也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与传递信息的方法。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既有教师的讲述,也有学生的讲述;教师可用图片资料解释历史,学生也可用此方法说明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教学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在这里我们从方法的表现形式角度进行划分,将历史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

 

第一节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最常用的工具。通过语言传递信息可记录、可观看、可聆听,是人们精确表达自己思想的最好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语言传递方法的优点是: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大。其具体教学方法主要包括:

 

一、              讲授法

 

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等。    

(一)讲述法

 

根据讲述的不同特点,又分为叙述、概述、描述。

 

(1)叙述法:指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按照年代顺序、发展过程进行有头有尾的具体讲授。

 

一个完整的叙述应有头有尾,有起有伏,以历史过程的动态和进程吸引学生。为使我们的叙述具有吸引力,可借助文学作品的叙述结构。文学作品故事开展的内部结构,一般具有五个组成部分:1)开端、2)情节的发展、3)顶点即情节紧张的最高潮、4)紧张趋势的下降、5)结局。

 

这种结构的明显特点,就是从故事开始就着力控制着读者的注意力,并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紧紧吸引着读者的兴趣,只是在结局之前,才给读者一个稍稍喘息的机会,让读者怀着高度的激动和兴趣读完结局,使他们在感情的记忆上留下鲜明的印象。

 

历史课的叙述和文学作品讲故事的叙述在内容上、性质上有区别:一是目的不同,历史课的叙述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手段来为教学目的服务,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而讲故事。文学作品虽也有一定教育意义,但更多考虑迎合听众兴趣;二是科学性上要求有所不同,讲故事允许艺术夸张和演义化,不一定要求所有内容都有科学性,而历史课所叙述的情节必须符合历史真实性。有位教师讲魏晋南北朝士族的腐朽时说:这些人成天喝酒抽烟,喝酒是常事,抽烟则绝对不可能。一位实习同学讲“西汉的兴盛”这一课,有这样一句评价:“文帝因谨慎小心受到历代文人称赞”,也不够严谨。文帝恐怕主要不是因谨慎小心而受到历代文人称赞。同样是这位同学,书上明明写的某历史人物“被人陷害”,他讲成该人“触犯了刑法”。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信口开河。历史是一门科学,叙述时必须根据史实与充分的证据,不能想当然的乱发挥。

 

(2)描述法:所谓描述法就是对某些典型历史现象或事件、人物的本质特征、外貌状态、情景场合进行绘声绘色、精心勾画式讲授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说,描述就是显现过程之中某一历史情节的特写镜头,借以增强叙述的形象性,加深学生的印象痕迹。它的基本方法就是在描写事件和现象时,要用一定数量的细节来充实教师的叙述。

 

描述法将历史细节具体逼真地“重现”、“复活”,帮助学生逐步积累一定数量的形象材料,有助于学生把握历史特点,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概念,才不会犯把古代“驿道”想象成今天的公路等类似的错误。只有领会了历史的特点,才能真正把握历史的发展。要运用好描述法,教师应多读一些历史人物传记、历史小说,历史学家研究的文章、笔记、著作,收集典型材料。

 

(3)概述法:概述具有“简明新闻”的特点,没有情节和形象化的渲染。只用朴素的语言,简明地、具体地、连贯地、条理清楚地说明事件的过程或现象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并不排斥适当地用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增加它的生动性。

 

在历史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和教材内容的不同,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所有的史实都全部采用叙事性地叙述和描述的方式。对教学中某些虽属次要,却关系到历史发展全貌和历史发展线索的,有时学生应该知道的那部分史实,可以采用概述的方法。另外,课堂小结、复习课也常用。

 

在上课时是否善于取舍,适当运用概述,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如果不分轻重,每个问题都详讲,结果讲的人很累,听的人也很累,而且冲淡了重点。

 

(二)讲解法

 

讲解法是一种解释与说明的方法。教师和学生常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对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发展概况、自然环境、民族分布、科学技术等进行一定的解释与说明,这类历史内容往往偏于概念,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形象的情节。如“三权分立”是怎么回事?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奴隶制经济的性质是什么?《周髀算经》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等。

 

讲解时,可借助图表或配合直观教具,既可引起学习兴趣,又可化难为易。

 

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讲授法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历史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学习一门科学知识,因此解释说明、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恰当,要有根据。一位新教师上历史课,一位学生问:什么是殖民地,中国为什么是半殖民地?这位教师回答:只遭一个国家侵略就是殖民地,遭到几个国家侵略的就是半殖民地。中国遭到几个国家侵略,因此是半殖民地,印度只遭英国侵略是殖民地。教师的回答显然是十分错误的。教师授课,必须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决不能想当然,自以为是地胡乱解释一通。

 

(2)语言的直观性。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在教师。基本要求是:其一、教学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不要以概念解释概念,尤其要避免以学生较生疏的概念解释另一个概念。如果教学语言学生听起来晦涩难懂,学生就容易感到疲惫,注意力难以保持。教师最好将书面语言转换成口头语言,因为口头语言易与学生平时的日常语言经验直接联系,学生的领会掌握会轻松愉快得多。刚上讲台的教师往往背教案,以书面语言的方式授课,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好。但是口头语言并不是指口水话,也不是指一些人常用的庸俗语言。其二,要注意语言的语音和语病。学生几乎都是当地人,理解互相之间的话没有障碍。而不少教师的普通话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川北巴中一带人“an”常发成“in”。如“方孔钱(qian)”,读成“方孔qin”;“郡县(xian)制”读成“郡xin制”。学生听得吃力,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说话的语病也尤其值得重视。有位教师上课,每句话总要加上“就说”两个字:“就说秦始皇非常生气,就说我堂堂皇帝,就说还有人敢骂我,就说……”一节课下来有几十个就说,语言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语言的形象感染性。为了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增强历史的感受性、感染力,讲述者可借用适当的举例、比喻、小插曲等穿插其中。如一位中学教师在介绍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苛严后说:这时的秦朝,就好象一个大闷罐,没有阳光,没有空气……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境遇。不少中学生的思维还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而恰当的比喻、举例即是用学生知道的事物去形容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大大增强历史教学的形象感染性。

 

(4)语言的时代特色。适当的时代色彩,这是历史教学的特殊要求。为了更好感受历史的“发展”和不同时期历史的“特点”,可适当采用一些当时人特有的表达方式、语言,对当时特定景象的勾画,来增强“历史”感受。如为了说明三国军阀混战时所造成的社会惨象,就可引用王桀的“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听着这首诗,头脑中就呈现出一幅战乱的鲜明的历史表象。描写古代战场可以用“锋利的长矛”、“勇士的金甲”之类。但在这方面教师和学生均应注意,用古人的话和这类词语,必须是大家易懂的,并且也不可滥用,不能搞成用文言文讲课。所用词汇还必须有历史根据,如“弩”还没发明,你就用什么“弓弩”之类的语言,反而成了歪曲历史形象。

 

不同的讲授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讲授方式。并要注意对各种讲授法加以综合运用。如对主要历史事件过程可采用叙事性的叙述;对重要历史情节、典型历史现象,则可描述;对一些次要的,但又必需提到的事实,则可以概述;对一些难懂的字、词概念现象,可用讲解。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说法是仅就讲授法的使用范围而言,并非要求凡遇此类内容都只能用相应的讲授法。恰恰相反,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倡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

 

 

 

二、              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师生双方的谈话来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法。

 

采用谈话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谈话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知识基础。如学习《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一课时,一位教师是这样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一步步提问引向新知识的:

 

教师:“中国无产阶级是怎样诞生的?”

 

学生:“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些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受雇于外商企业,成为中国第一批无产者。”

 

教师:“产生于什么地方?”

 

学生:“主要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

 

教师:“书上说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诞生。为什么说是‘先于’?”

 

学生:“中国仅有资本主义萌芽,手工工场所有者还没有成为一个阶级。”

 

教师:“对,以前讲过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现在来看看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首先‘萌芽’与‘产生’有什么区别呢?

……

通过谈话法,教师注意用问题的链条揭示前后课文的内在联系,将新旧内容串联起来,收到了较好的启发思维的效果。

 

使用谈话法,教师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事前要做好周密的准备,仔细思考通过哪些系列问题,把谈话引向深入。这样才能把握谈话进展的方向。

 

第二,所提问题应十分清楚,有十分明确的答案。如果所提问题不清楚,学生就会启而不发。有位教师介绍完洋务运动后,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时,向学生提问:“洋务运动对中国怎么样呢?”学生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他重新变换一句问:“洋务运动对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运动呢?”学生仍然难以明白他的意思,越问越糊涂。为避免类似问题出现,最好是备课时,把要提的问题明确写出来。

 

第三,用谈话法教学时,要注意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热闹,过多地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搞形式主义。如以前有位教师讲西晋和东晋的历史。整个说来上得相当成功,但在讲淝水之战时,有一点处理得不够好。讲到前秦和晋军兵力对比,双方军队人数书上都写得很清楚,他准备把双方各方面力量对比内容搬上黑板,更醒目,这也是很好的方法。但是他却采用了过多的不必要的提问:

 

教师:“前秦有步兵多少万?”

 

学生:“六十万!”

 

教师:“骑兵多少万?”

 

学生:“二十万。”

 

教师:“晋军有多少万?”

 

学生:“八万。”

 

教师:“同学们看,哪方军队人数多?”

 

学生乘机大吼:“前秦多!……”

 

这些问题,最差的学生也能回答,而且接二连三地问,调皮学生兴致大发,吼声震耳欲聋。几个学生还回过头来,望着后面听课的教师,非常得意,久久地回忆自己调皮所造成的效果。分散了注意力。

 

教师谈话法与讲授法比较而言,学生对教学有更多地参与、思考,也有更多语言锻炼的机会,需要引导学生回忆或复习过去所学有关内容或联系学生所知道的有关知识时,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              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这是目前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实施讨论法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

 

其一,问题的开放性,即所提的中心议题要能激发学生进行多向思考。从思维的逻辑形式来看,归纳式提问比演绎式提问更适合作讨论题。前者如“落后就一定挨打吗?”,学生需自己搜集材料,再分析归纳,可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结论。后者如“为什么说落后就要挨打?”演绎式提问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学生需搜集事实来证明结论,也能激起一定程度的讨论,但毕竟结论已定,学生的思考受到极大的限制。

 

其二,所提问题教科书上最好没有现成答案。如果有现成答案,则应引导学生将教科书看法仅仅作为一家之言,启发学生得出其它答案的可能性,由学生探讨可能的多种答案。

 

其三,采用讨论法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即学生应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否则,学生便只能人云亦云;或只言片语回答,无法进行自己的思考;或背诵教科书答案,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讨论中的指导管理作用,主要体现为:根据讨论需要采取适当形式(或分成小组、或全班讨论),对讨论时间、能力、空间、内容材料进行合理分配;激发学生思考和集中学生注意力,收集整理讨论中出现的信息,促使学生发现信息间的关系,并在新的不同角度应用这些信息关系;为创造安全、挑战性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思想、情感和建议;激发学生在讨论中使用准则、技能和策略的意识,并加以引导;总结讨论的经验教训,使讨论经验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讨论法与其它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比较而言,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1)信息保留更长久。讨论中,学生处于积极的认知状态,信息被多角度考量,对信息的模糊认识和不确定的疑问更易被澄清。因此知识一旦被同化后,形成的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印象更加深刻。

 

2)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是思维的外化,二者相互促进。在讨论中,学生是在自己语言水平上(而不是书本抽象水平上)运用概念,它有利于学生将概念同化于自己语言中,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另外,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有限,讨论中,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往往从不同侧面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与深刻性,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流技能提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正确理解别人的思想,把握别人的情绪、情感。当讨论出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时,需要高度的情绪控制力、忍耐力。要明白一个人只能用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而不能用情绪语言来强迫别人接受;当需要驳斥对方的观点时,又需要高度的语言技巧,使自己的表达既不伤害他人的感情,又具有说服力,并要注意针对思想批判而非针对人。讨论中,学生还要学会有所放弃,有所接纳,善于倾听(既使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不论自己处于何种地位(班干部或成绩佼佼者等),都要放弃权力意识和优越感,要以民主、平等、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其他任何同学的观点。这样学生会发现,一些往日被认为非常“平庸”的同学也不时有惊人之语;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要勇于改正,否则就有可能因为自负在一个小小的问题上陷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在讨论中,学生还会明确,要提高语言说服力还必须依赖于清楚的表达、典型的证据、严密的逻辑、贴切的比喻。这些交流技能都需要在学生之间进行经常的面对面讨论中,才能提高得更快。

 

4)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一个观点要真正得到个体情感态度上的高度认同,必须经过主体比较、权衡及选择的过程,而讨论则为学生提供了这种机会。

 

5)讨论法能较好实现学生课内外知识、个人与社会经验、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有教师讲完“清朝的‘摊丁入亩’及其作用”后,要求学生回去了解,“目前的农业税是以什么为标准征收,你认为怎样更好”,并以此作为下一节课的讨论题。这就使学生不仅关注了历史也关注了现实,把学生的眼光从教科书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天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