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陈辉:历史课程教材教法新探 14

时间:2009-10-18 17:12:18  来源:陈辉
 

第四章     历史课程内容与历史教学

 

第一节       20世纪我国中学历史教材的变革

 

一、清末时期的中学历史教材

 

清末自编教科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7年,南洋公学编出教科书《蒙学课本》,这是中国最早的自编教科书。其他学堂及书馆纷纷效法,从而开启了教科书近代化的新时代。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钦定中学堂章程》,明确规定在中小学学堂中开设“史学”课。对编写课本,也作了明确规定:“凡各科课本,须用官设编译与编撰,经学务大臣奏定之本。其有自编课本者,须呈经学务大臣审定,始准通用。”这样,一批官编自编的教科书问世。其中历史教科书有丁宝书编的《蒙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03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姚祖义编的《中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我国学者自编的、质量较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是190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承印的夏曾佑所编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是夏曾佑一生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史学著作。全书分为两篇,共四章一百七十节,为章节体中国通史,于1904-1906年,由商务印书馆分3册陆续出版。他撰写此书,力求“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以供社会之需”。全书“总以发明今日社会之原为主。文字虽繁,其纲只三端”。即“一为关乎皇室者,如宫廷之变,群雄之战,凡为一代兴亡之所及者,无不详之,其一人一家之事无不从略;二为中国境内周边各族,如匈奴、西域、西羌,事无大小,皆举其略;三为关乎社会者,如宗教风俗之类。”全书以今文经学与西方资产阶级社会进化论相结合的历史进化观为指导思想,同时利用当时考古方面的最新成果,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和七个小时期。以此来表明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的历史进化过程。该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是近代资产阶级新史学在史书编撰体裁上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自夏曾佑采用章节体撰写史书后,逐渐被史学研究者所认同接受,并为整个史学界所普遍采用,一直沿用迄今;其二,他以西方资产阶级社会进化论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以此诠释中国古代历史的历史进程及其动因,不仅使其书注入了新的充满时代特色的内涵,而且从载体上也显示了与以往封建正史完全不同的崭新的风采。其三,将几千年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历史,用浓缩精练的内容,生动流畅的语言再现出来,这对于开展历史教育,普及历史知识,使史学走向社会,也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成功探索。

 

除了上述这些自编历史教科书,清末还有一些较为有名的历史教科书,如汪承镛编写的《高等小学国史教科书》、自称“横阳翼天氏”的留日学生编撰的《中国历史》、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等等。这些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标志着中国历史教科书近代化基本完成。

 

二、民国时期的中学历史教材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随后,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5月,教育部通电全国“凡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逐一改正之”。随后,有各种共和观点的历史教科书相继出现。

 

民国初年,较有影响的历史教科书,是由赵玉森编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该书1913年初版,到1916年再版了6次,到1921年,更再版到39版之多。受读者欢迎,由此可见一斑。该书不仅在编排上,对政体、军制、学术、教育、宗教、民族等方面都有叙述,而且还配备了大量历史地图、文物图、人物图像、历代兴亡表、帝系表、大事年表等,利教又利学。由此,更具备现代教科书的特点。为了配合教科书,赵玉森还编辑了一套教学参考书,名字叫《中学本国史参考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教学参考书的教材注释部分。

 

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还于1913年出版了傅运森的《共和国教科书西洋史》,这是我国自编的第一套中学世界史教科书。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提倡白话文,由此促进了白话文教科书的发展。适合中学使用的第一部白话文中国历史课本,为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所著《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4册,30余万字,是中国20世纪20至30年代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国史教科书。继吕著白话文中国史教科书后,相继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也大多采用白话文。如金兆梓的《新中华初级本国历史》,顾颉刚、王钟麒编的《初中本国史》等。这些白话文历史教科书的出版,对教科书的大众化和适应教学需要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从编写格式上比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如顾颉刚、王钟麒编的《初中本国史》首创了大小字编排之先河。大字叙述历史大事,小字作补充或注释。这种大小字相间的教科书编写体例,一直沿用至今。另外,在文字编排上,讲究生动,中心突出,文笔流畅。

 

20世纪20年代还出现过一本中外历史合编的教科书,这便是傅运森等编的《新学制历史教科书》,该书将中外史前史、经济史、宗教史、政治史、思想史、战争史混合编辑。其编辑大意自云:“本书打破朝代和国界的旧习,专从人类文化上演述变迁的情形。”这套历史教科书19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到1929年印到102版,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当今编写历史教科书亦有借鉴作用。

 

另一本比较独特的教科书是陆光宇的《新撰初级中学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1925年1月初版,1928年2月印到48版。该教科书将历史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为“历代兴亡述略”,分上古(太古至战国)、中古(秦至唐)、近古(五代至明)、近世(清至民国)四部分,极简地叙述各朝历史大事。分论则纵论几个大题:民族融合;学术进展;宗教沿革;风俗变迁;实业发达;法制兴废;近代外交等。优点是各部分专史叙得较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20世纪30年代,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主要有:1930年世界书局出版了朱翊新、黄人济、陆显谦合编的《初中本国史》;1931年发行了郑昶编的《新中华初中语体本国史》;1932年新亚书局出版了何祖泽编《初中本国史》;1934年大东书局出版了梁园东编的《新生活初中教科书本国史》;1935年北新书局出版了杨人  编的《初中本国史》;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姚绍华编《修正课程标准适用初中本国历史》,同年,世界书局出版了蔡丐因所著《初中新本国史》。高中历史教科书主要有:1934年世界书局初版了余逊编的《高中本国史》;同年,开明书店出版了罗元鲲编的《高中本国史》。世界史教科书方面主要有1931年开明书店出版的刘淑琴、陈登原编的《开明世界史教本》。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意识和反日情绪明显增强。如余逊编的《高中本国史》,近世史部分11章,有6章涉及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现代部分7章中也有2章谈到列强对我国的压迫。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来看,教科书中附有插图、复习题、大事年表,成为教科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开明世界史教本》课文公213页,插图多达79幅。《初中新本国史》每一编后皆有总复习,共分问答、填表、填图、整理、联络、填充、选择、解释、改正等多项,值得今人参考。在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撰方面,有部分历史教科书在进步史学的影响下,比较注意经济生活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余逊的《高中本国史》在现代史部分专列了现代经济史一章,题为“机械工业的渐兴与社会经济的状况”,谈到我国轮船航运的开始、近代铁路的兴建、航空邮电、纺织采矿和银行业等各个方面,很有参考价值。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历史教科书,除部分仍沿用以前编的课本而外,还出现了一批带有补习学校性质的临时历史课本。例如朱翊新编《本国史纲》,就作为“中学活用课本”的一种,由世界书局出版。为了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积极投稿抗战事业,当时史学界还专为中学生编了一套“初中学生文库本”的历史,计有《中国近百年史》、《中国丧地史》、《国耻史纲要》、《现代中国》等等,由中华书局出版。

 

20世纪40年代初,以重庆为临时首都的国民党政府,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以国家名义编辑了一套所谓“国家教科书”,历史教科书署名为“教育部教科用书编辑委员会编,而实际编者为蒋子奇、聂家裕、宋延庠、刘祖泽等人,由黎东方、郑鹤声校订。该书体例基本与抗战前一样,全部历史分为四段:远古至战国为上古;秦至五代为中古;宋至明为近古;清为近世。在沦陷区,敌伪也组织人力编辑了几套历史教科书,主要有:敌伪所谓“教育总署编审会”编辑的《初中本国史》(1-4册);汪记“教育部编审委员会”编的“国定教科书”《初中本国史》,由上海华中印书局出版。这套课本除恶毒咒骂中国共产党和美化日本帝国主义而外,还大肆吹捧汉奸头子汪精卫,鼓吹“大东亚新秩序”,厚颜无耻之极。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各中学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基本上沿用三个版本:一个是20世纪40年代初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写的课本,因最早是由“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共同印刷发行的,故称“七联本”,后由正中书局承印,又可谓之“正中本”。该套教科书基本特点是比较平稳,一般没有什么标新立异的观点。另一套教科书是由姚绍华1937年编写,1948年出版时略加增删的《中华本国历史》,可称为“中华本”。该套教科书的特点是对文化史部分特别重视。第三个版本是周予同编的《开明本国史教本》的基础上重写的,故称“开明本”。这套教科书的特点是重视考古和文物对丰富史科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通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除前述陈登原本、余逊本、罗元鲲这时继续沿用外,通行的本子还有杨东莼编的194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的《高中本国史》;罗香林编1945年由正中书局出版的《高中本国史》;何炳松编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外国史》;陈衡哲编的《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西洋史》等。所有这些教科书今天看来都失之过深过繁,非一般中学生所能读懂。从课程内容的编写技巧上看,这些教科书有值得参考的地方。如何炳松本重视对历史人物的描写,注意刻画人物特性,容易引起读者兴趣。陈衡哲本的特点是对复杂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等,除文字叙述外,善于用表表示,使学者读起来很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国解放区也自己编写教科书。解放区的历史教科书,除通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华岗的《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史》等外,还有专为解放区青少年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现在我们有幸能看到的仅有:陕甘宁边区教育部审定、肃云编《高小史地》第一册(1946年新华书店初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审定、张思俊编《高小史地》(1至4册)一套(1948年新华书店发行);中原临时人民政府教育部规定高小适用课《历史》(五年级上、下,六年级上、下)共4册(1949年新华书店发行);东北书店印行、1948年初版的《初中临时教材历史》;东北书店印行、叶蠖生编《初中一年暂用课本历史》等数种。这些历史教科书,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和叙述历史现象;注重历史上劳动人民和他们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一反过去诬蔑和歪曲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的观点。这些历史教科书还热情歌颂了近代史上人民的斗争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尤其对现代史部分叙述特别详细,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皖南事变等重要史实都用专节叙述。这样处理对当时树立青少年的革命人生观是十分必要的,也为新中国建立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国以来的历史教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学历史教学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历史教材的建设也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留下一条曲折的发展轨迹。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一)奠基和在曲折中前进阶段(1949-19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由于来不及编写新的历史教材,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历史课程除了采用部分改编的老解放区教材外,还选用了一些原国民党统治区的教材,世界史则以苏联教材为蓝本。

 

新中国教材编写走向正轨,实际上是在1953年以后。1953年5月,毛泽东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示:“所谓教学改革,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此,应该改编教材,编辑教学法。”“必须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根据这个指示,教育部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着手准备十二年制的中小学教学大纲、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开始筹备十二年制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工作。经过三年时间,这套历史教材于1956年秋编成,并在全国中小学系统使用。这是新中国第一套较好的历史教材。此套历史教材在重大的历史问题方面尽可能地概括了当时史学界研究的结论,而且在编写的过程中广泛地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当时历史学界对此版教材评价较高,认为教材基本上反映了现有的历史科学水平,同时,也比较切合当前的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如新教材吸取了现有的历史科学水平,对历史科学研究中还存在着分歧意见的若干问题,经过严肃的考虑,提出了暂时的解决办法,并且在某些地方有所发挥。例如,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主要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断限问题,在历史科学研究中经过长期的争论,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教科书要求有明确的一致的说法,而这一说法要符合基本的历史事实,要在教学上(不是作为科学研究的结论)能为多数人所接受。所以,教材接受了范文澜、翦伯赞在综合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大纲讨论会上的建议,暂时采用郭沫若的说法,把春秋战国之际,即公元前475年,作为断限。关于历史教材的基本线索:教材认为,在阶级社会,必须掌握阶级斗争这条基本线索,而在阶级社会产生以前,则应以生产斗争为基本线索。教材用较多的篇幅叙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向青年学生介绍我国文化上各方面的辉煌成就。使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毛泽东语:《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群众的作用问题:教材吸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科学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与创造者。这一观点贯穿于教材的每个方面。历史上物质财富的创造,经济文化的发展,科学艺术的每个重要成就,无疑都源出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教科书里,对于几次较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都以足够的篇幅作了具体叙述。如在第三编“战国秦汉”共21课时中,教科书就花了6课时讲述秦汉时期三次规模巨大的农民战争,占总课时1/4还强。

 

此套教材的编者还及时地采用了历史科学的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近代经济情况的叙述上。过去,我国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成果是比较少的,因而在普通课本中对这方面的叙述也很少。现在,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也刚才开始,研究成果还不多,编者也尽可能地采用到课本中来。把中国近代经济史部分系统地叙述在课本中,给予了比过去中学中国近代史课本更多的篇幅。至于有些具体材料不可能全罗列在课本中,也经过精心地选择写在了课本的“教学参考书”中。

 

1958年以后,我国极左思潮泛滥,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行进,历史教材建设同样有了一段曲折的经历。1958年,康生指责历史教学“详古略今”,认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必须改变”。陈伯达鼓吹“厚今薄古,边干边学”。在这股极左思潮冲击下,史学界提出“打倒帝王将相”、“打倒王朝体系”的口号。历史教材也受到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959年初,中小学历史教材开始修订,去掉了一些具体历史知识,中学历史课程从每周3课时减为2课时。1960年,高中取消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课程,只教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两门课程。全部历史教材开始大量引用毛主席语录,或取以引路,或作为结论,中国现代史课程还开创了专目介绍毛泽东著作的体例。

 

1961年初,十年制学校中学历史教材初稿完成。这套教材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增加了不少空泛议论而缺乏史实叙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就这套历史教材内容问题,分别向范文澜、吴晗等专家请教。范文澜表示:“对这套教科书的总的印象是一般议论多,只看到现象重复,看不到历史发展。王朝只讲经济,没有政治。农民战争,篇幅过多,有些夸大,公式化,理想化,尽量说好,完美无缺。统治阶级则尽量说坏。”吴晗也表示:“这套教科书胆子小是个根本问题,怕对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物肯定错了,怕说是丧失立场。它的后果是封建社会的阴暗面太多,好象一听是帝王将相就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历史上过分强调人民作用,好象人民已经当家做主了,这反而会削弱教育作用。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也要否定。”两位史学家的意见,使历史教科书编者受到很大教益。教育部也决定停止印行这套历史教科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套较正规的历史教科书为1963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出的历史教科书。这套教科书的编写是在摈弃了1958―1959年史学界“左”的思想影响后编成的。根据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吴晗等的意见,重新恢复了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可惜的是,这套教材只在北京、天津等部分学校试教。1964年起,又受到“左”的思潮的影响而被否定了。

 

(二)遭到空前大破坏阶段(1966-1976)

 

从1966至1976年,中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历史阶段。“四人帮”在史学领域歪曲、篡改历史,大搞影射史学,以所谓儒法斗争史代替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国际共运史代替世界近代现代史。这一时期,全国始终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有的地方专讲农民战争史,有的专讲毛泽东著作,有的大讲阶级斗争。可以说,这十年是中国整个历史教育遭到大破坏时期。

 

(三)拨乱反正和初步发展阶段(1977-1986)

 

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不久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负责各科教材的编辑、出版。全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历史组,经过认真讨论,写出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几个原则性问题如何处理的初步意见》,并于1978年3月报请中央领导审查同意,作为编写1978年版历史课本的准则。1978年秋季开始陆续供应全国的全日制学校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即《中国历史》(1至4册)、《世界历史》(上下)是打倒“四人帮”以后,在全国使用的第一套中学历史教科书。这套教科书的特点,主要是拨乱反正,将“四人帮”有关对历史问题的种种谬论,加以澄清。其中,如儒法斗争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历史阶段的划分问题、历史上统治阶级统治政策的调整、封建王朝和封建盛世问题、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内部的所谓两条路线斗争问题、有关孔子的评价问题等,都按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加以纠正。对中国近百年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如洋务运动,陈独秀、胡适等在“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对中国共产党党内路线斗争问题,中国现代史中出现的革命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问题等,也都力求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叙述。清除奴隶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的反动观点、法家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该套历史教材有机地叙述了各社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的辨证关系。

 

该套历史教科书,是在打倒“四人帮”,肃清影射史学流毒,坚持实事求是、拨乱反正的形势下编写的。在处理所谓儒法斗争(包括对孔子的评价)、农民战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外历史断限、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方面的问题,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路线。

 

这套历史教材基本上使历史教学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左”的影响尚未彻底清除。该套历史教材,改革并未彻底,一些地方仍明显带有过去那个时代的烙印。如,教科书中农民起义、革命战争和毛主席著作的内容仍占很大篇幅;世界史的体系和观点也比较传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评价也不够全面,有欠公允。如在《教学大纲》中指出,“一定要高高举起和坚决捍卫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主席关于历史科学的理论和指示,指导历史教学。一定要肃清刘少奇、林彪、‘四人帮’散布的形形色色的唯心史观。”在讲中国现代史,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特别讲到刘少奇“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反动纲领的破产。在第七章,将粉碎刘少奇反党集团的斗争与粉碎林彪、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的斗争相提并论,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

 

该套历史教材(试用本)使用两年后,从1980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对它进行了修订。从1982年秋季开始,新的历史教材(正式本)在各地中学使用。这套教材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比试用本更加完善。如,从拨乱反正、实事求是的精神出发,增写了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活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新评价一些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增加了文化史的内容;增加了彩色插页和黑白插图,使教科书显得更加直观和生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教科书的美感。这套教材一直使用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

 

 

 

(四)大力发展和日趋成熟阶段(1987-至今)

 

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宣布我国将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同年12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198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这个大纲,对教材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和修改。由于这套教科书是根据1986年制定的过渡大纲编写的,因此,也被称为过渡本教科书。这套教材初中《中国历史》由4册改为3册;主要删去一些关于古代农民战争和近代革命理论问题的内容,简化了对历史事件具体过程和历史意义的叙述,增加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部分重要史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4章教材;新编的初中《世界历史》全一册,由于是高中《世界历史》的压缩本,内容显得太多太深,不太适用于初中教学;高中《世界历史》主要增加了“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1章和二战以后的世界史2章,并对部分章节的内容作了删减。这套教材虽然变化较大,但由于是在原教材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和调整,其基本框架体系和许多重要观点仍然比较保守,知识更新的步子不是很大,对历史教学改革没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在原国家教委提出的“一纲多本”的原则指导下,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工作开始进行。1992年全面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四川、广东等地有关单位编写出版的多种历史课本先后通过国家教委的审定,开始在全国各地正式使用。他们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学校使用的“六三制”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面向全国部分地区学校使用的“五四制”教材;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写的面向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教材;广东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适应沿海开放地区使用的教材;四川省教委和西南师范大学编写的供内地农村和城镇学校使用的教材;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的供本省农村、山区学校使用的社会课教材,其内容包括历史和地理。

 

在上述六套教材中,人教社、北师大、广东和四川的四套教材依据原国家教委制订的《历史教学大纲》编写;上海的教材,依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草案)》编写;浙江的教材依据浙江省教委制订的《义务教育初中各科教学指导纲要》编写。此外,湖南省依据教委制订的义务教育大纲,主编了初中历史教材,在湖南省内使用。这样,全国有多套九年制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在不同地区使用,形成多套教材并行的格局。

 

在义务教育教材改革的同时,高级中学的历史教材改革也在进行。当时高中出现两套教材:一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国家教委制订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供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另一套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主要是上海市)学校使用。

 

上述各套历史教材,尤其是其中的历史教科书和过去的历史教科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从体裁上看,表现了较大的灵活性

 

体裁是指各类史书所采取的不同编著形式,亦即历史书的叙述形式。包括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史话体等。历史教科书的体裁问题,涉及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形式和叙述形式。中学历史教科书因为它的编写宗旨是为了历史教学,其阅读对象是中学生,决定了它不是普通的历史读物和历史学著作,而是为了实现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的特殊脚本。所以,编写历史教科书时,主要应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考虑教科书的体裁问题,它的体裁也应当有别于史书的体裁。

 

白月桥先生认为,近百余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大概经历了三代编写形式。第一代是从戊戌变法时期到辛亥革命时期,这时期我国有一批留学生和专家学者翻译或编写了大量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把外国的编撰历史书籍运用的简明章节体的通史体介绍到我国。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为第二代历史教科书时期。第二代历史教科书的特点是,由国外引进的简明章节体逐渐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并日益发展完善,如出现了大小字相结合的课文,白话文课文代替了文言文。从总体上讲,这两代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还没有完全从历史学著作中独立出来。第三代历史教科书是贯彻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一代教科书。它的主要特征是,使历史教科书从历史著作中脱离出来,有了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这一代的历史教科书在强调历史学的指导思想的同时,还特别贯彻并增强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和历史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教科书编写指导思想的改革,使教科书的功能更加完善。这一代的教科书主要采取章节体为主的编写体裁,以章节为顺序来组织内容。它兼取古代三种主要史书体裁之长,以编年为线索,以纪事本末为主干,辅之以纪传的史著编写方式。它按时间顺序分章叙述史实,每章每节各有标题,叙一事的始末,间有人物事迹穿插其中,书末附有大事年表。

 

章节体最早始于夏曾佑1902年—1904年写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全书分为两篇,共4章170节。全书以今文经学与西方资产阶级社会进化论相结合的历史进化观为指导思想,同时利用当时考古方面的最新成果,将中国古代历史划分为三大时期和七个小时期。以此来表明物换星移、世事沧桑的历史进化过程。该书采用西方划分方法,把中国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几段,以一个大的时代为一篇,以每个小时为一章,每章下面又分若干节和子目。这种教科书体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是近代资产阶级新史学在史书编撰体裁上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自夏曾佑采用章节体撰写史书后,逐渐被史学研究者所认同接受,并为整个史学界所普遍采用,一直沿用迄今。这种章节体着眼于历史学科体系,结构繁复严谨,能够把历史的阶段性发展和历史现象的主次表达出来,适用于历史学术专著、大学历史教科书。但这种体例不考虑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考虑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中学历史教科书不适宜采用这种体例。王宏志在《历史教材的改革与探索》一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新教材不用以往的章节体,采用课题体,原因有三:其一,编、章、节一般适用于大学教材和专著的体例,而初中学生年龄较小,用编、章、节的体例显得学术性较强,无形中增加了教材的难度;其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虽比小学的历史内容系统些,但仍然只是讲基本线索、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用编、章、节的体例来讲述这些内容,就显得框架大而内容少;其三,以课为单元,每课讲一课时,便于教师进行教学,也便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20世纪90年代,北师大版、沿海版、内地版历史教材坚持原有章节体的写法,保持了体例上的延续性,并作了适当的改革;人教版一改原有做法,而采用了课题体。课题体以课为单位,一课一个点,去繁就简,减少层次,使学生易学。而且这种课题比较自由,少受人为的束缚。同时,它还能减少学术性而增强课文的可读性,克服传统历史教科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弊端。因此,以课为单位,更符合初中这一阶段的历史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智能状况。下面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旧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内容作一比较。

 

旧教材为章节体,具体篇目如下:

第三编   封建社会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一章               三国和两晋

第一节           三国鼎立

第二节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第二章               南朝和北朝

第一节           南朝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北朝黄河流域的各族大融合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新教材以课为单位,具体课题如下:

  第22课 三国鼎立

  第23课 西晋和东晋

  第24课 动荡中发展的南朝

  第25课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

  第26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一)

  第27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二)

 

从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课题体吸取了编年体史书的特点,以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纵向序列。如上例第22-25课,先后编排了三国→两晋→南朝→北朝的历史内容,体现了历史学科时序性强的特点。从各课题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吸取了纪传体史书的特点,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为中心,历史发展的过程相对完整。如上例,“三国鼎立”和“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分别以政治、民族关系和文化为中心组织内容,过程的始末较为完整。这样的编排,既能看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又突出了重点内容。

 

从教学法的角度来看,课题体以课为单元,一“课”就用1课时讲授,课时的划分比较明显,教学单元比较完整,便于展开教学过程。同时,课题体由于形式上较为活泼,内容的容量比较小又相对完整,因而也便于学。另外,为了弥补课题体历史阶段划分不明显的弱点,它通过每个阶段之初的课文前的提要,予以补正。如上例,第22课三国鼎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历史阶段的开始的一课。该课课文前的“提要”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从公元220年到589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中学历史教科书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体裁来编写,如我国香港的历史教科书在体裁上采用传统的章节体,全套课本分为甲、乙两部课程。甲部课程主要以编年的形式叙述中国历朝的治乱兴衰,历史大事的转变及其影响,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一基本认识。乙部课程主要以专题形式介绍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化发展沿革,中国学术思想的演进,及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使学生认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这两种体裁各有侧重,又相互照应,其整体的逻辑性、系统性仍比较强。

 

2.    从结构上看,开拓了新的课文类型,增加了课文的辅助部分

 

以往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课文类型只有一种,即讲授新知识的课文。新版历史教科书都开拓了新的课文类型。人教版、上海版、内地版历史教材都增设了绪论性课文。绪论性课文一般指书的开头叙述历史学科研究的对象、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研究历史的方法等内容的章节。如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世界历史》第一册的第1课《为什么要学习世界历史》都属于绪论性课文。上海版历史教材的绪论性课文设计较有特色。他们用几十幅图画和照片,以连贯的画面,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以及学习历史的途径等问题。

 

史料性课文首先出现在人教版教材中。在《中国历史》第三、四册中各安排了5课史料性课文。史料性课文的特点是,编者对于选作课文的史料不加评论,对史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不加论述,只是对选用的史料加以必要的脚注或提出要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分析。

 

各版历史教科书除了开拓了新的课文类型外,还增加了不少课文辅助部分。以往的历史教科书,就教学辅助部分而言,一般只有插图和课文后的习题两种形式。新编的各版历史教科书,加入了各种辅助部分。主要有课前提要、文献资料、课文中习题等。

 

课前提要指位于每章开始或每课开始的几段或一段文字。更多的版本把它称之为导言、导语。人教版、内地版、上海版、沿海版都增设了课前提要。课前提要或用精简的文字概括课文的重要内容,或用一连串有趣的问题引出课文的主题,或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习的兴趣来导入新课。课前提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文献资料主要有史料、古典诗文、故事传说等。人教版采取在课文中嵌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诗词、对联、民谣、名句等文献资料来充实课文的重点内容,增强教材的历史感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从内容上看,全面而浅显,体现了义务教育的要求

   

以往的历史教科书,过于强调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内容一方面过于艰深,学生难以理解;另一方面涉及的知识面偏窄,主要是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和路线斗争等方面的内容。新版历史教科书在内容上都力求全面而丰富多彩,体现了义务教育的要求。如各版教科书都增加了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人教版在《中国历史》第一册两汉经济中介绍了当时人使用的家具、房屋和生活器皿。第二册中介绍了唐、宋、明等朝的住宅和隋朝大型宴会的长桌、长凳和室内家具等。上海版在教材所涉及的各个历史阶段专设子目,介绍当时的社会生活,分别叙述不同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日常用品、游戏竞技及社会时尚的演变。各版教科书还增加了经济史、科技史知识。都用相当的篇幅叙述了经济史和科技史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内容。各版教科书还控制了教科书内容的深度,删除了以往教科书中过深、过艰、过繁的内容,严格控制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这样,虽然新版教科书的知识面拓宽了,内容更新了,但学生的负担却大大减轻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