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叶盛: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思考实践

时间:2009-10-18 17:12:39  来源:叶盛
 

 

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湖州中学  

叶盛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历史新课程标准就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理念进行研究,并对实施策略进行实践和探索,从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之际,切实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历史课程标准;有效教学;策略;第二课堂;课堂研究性学习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新课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规定了新的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历史学科课程目标的框架。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而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之际,研究和实践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因此,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二、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效教学需要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把实现有效教学分成观念转变策略、课堂实施策略、第二课堂策略与教学评价策略四个部分。


1、观念转变策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和谐融洽氛围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往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亦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在教学中,交往存在着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主体性是交往的本质属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当前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倾向,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焦点。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所以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着力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更要着力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从而形成情感丰富高尚、人格健康和谐,具有坚强意志和锐意创新的素质。而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营造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学历史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步骤。


2、课堂实施策略:


(1)合理运用“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由于人类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愿望,能最大地激发内在动机。


现行的历史教材中,每一专题前都有“导语”和“课前提示”,它不仅具有导入新课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多种功能,所以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合理运用“导语”和“课前提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课,我都注意使用“导语”和“课前提示”,并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边讲边问,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时,我把“导语”设计成下列问题,“你了解罗斯福的生平吗?你觉得罗斯福的生平体现出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新政的“新”是指新的政策、新的模式、新的起点,这些“新”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那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又有什么联系呢?最后再问:“想知道这些问题吗?答案就在这一课里。”这样一来,既能指出这一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寻求正确答案,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2)开展课堂研究性学习


中学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处于开放的现实情境之中,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探索研究,以获得知往鉴来、自主人生的能力和态度的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历史学科课堂研究性学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为实现这些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课堂”结合搞“研究”的方略。就是指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是研究性的学习方式。目前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是学生常规学习的主要空间,只有将研究性学习变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研究性学习才算真正落到了实处。课堂类研究性学习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教师是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设计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整理出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历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二是在这一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因为开放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出相关的“奇谈怪论”、“神思仙想”。这些“奇谈怪论”、“神思仙想”未在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研究之列,对此,教师立即停止原来的教学“程序”,因势利导地针对学生提出的特别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全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堂类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能将教材作为一个平台,作为一个支撑,在这个平台、这个支撑上,师生互动,共同追求着新知与未知。


(3)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①教学手段多样。在一堂课的教学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出发,多角度多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拿必修二专题五《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这节课来说,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我采取了资料介绍、观看影片片段、课本剧、辩论赛等多种手段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手段运用要适当不可过多过滥,本末倒置。


②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为此,从课程目标到教材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教学评估分层。让全体学生都可以体验成功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能力的发展。


③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学生掌握了科学方法将终身受益,而且科学方法还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和纽带。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的学法指导渗透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活动里,如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且“会学”。


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文字、图形、动画、影片等多种信息来帮助教师呈现教学内容,提供辅助信息,充分发挥听、视觉感知活动的作用,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3、第二课堂策略:开发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校本课程这一新的课程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主张为指导,吸收国外各派教育思想的合理因素建立起来的新型教育观,它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将增加校本课程作为切入点,立足于使学生学得轻松、开阔、活泼、生动,要以学生的“活”和“动”为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在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实践中,本人及历史教研组其他教师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将校本课程划分了三大块,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整体行为。如结合本校实际,利用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要求学生建立家庭、班级学生袖珍图书馆,指导学生组织读史主题班会、历史活动周。引导学生阅读历史通俗读物,名人传记等等。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史札记,谈谈你对某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以小组为单位每月一刊进行交流。这些学生报纸、刊物既展示了学生的编辑能力,又体现了学生独到的见解。


第二种是以年级为单位的选择性行为。主要是开设多门历史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历史选修课有着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它是学校历史总体课程设置中必不可少的三大板块之一,有助于历史学科课程与潜课程价值的实现。这几年历史教研组先后开设了《二十世纪战争风云》、《西方近代科技》、《二十世纪世界重大科技》等选修课,由于它所具有的研究性、自主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第三种是以全校学生为对象的宽松性的学校活动。如组织开展历史参观、史迹考察、社会实践、专题讲座等。如组织学生参观湖州本地带有浓厚人文气息的场所。到湖州博物馆参观湖州出土文物;到府庙、潮音桥、飞英塔感受庙中庙、桥中桥、塔中塔的历史奇观;到陈英士墓,引导学生领会近代仁人志士为了民族解放和自由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这些活动,融图片、文字、实物于一体,真切感人,起到了活的教科书的作用。


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以促进第一课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能力,以期实现中学历史的有效教学。

 

 


4、教学评价策略:构建多元化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一定的属于他(她)自身所特有的只能的突出之处和发展优势。因此,对学生的历史教育评价也就必须是个性化的、多样化的、多元化的和全程化的。


(1)严格遵循《历史课程标准》精神,切忌拔高对学生的考查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评价。


历史课程目标基本上分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大领域。《历史课程标准》详细界定了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应达到的目标。所以,对学生的考查,必须认真领会《历史课程标准》精神,不能拔高对学生的考查要求。另外,对三个领域的考查,要体现全面性,没有了全面性,也就没有了客观性和公正性。


(2)提倡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的纸笔书面测验法之外,还可以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考试形式上,亦可以采取开放式(开卷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量化评价,更应当关注其学习过程的质性评价。


(3)历史课程评价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课程目标的三大领域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学习过程与方法,与基础知识和能力相比,评价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可以肯定的是,定性评价不可固定化和绝对化,在措词上可以“模糊”处理,以留足空间,但要掌握好分寸。如对学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显然是不准确的。历史学习具有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历史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活动建议”中列举了相当多的教学内容供教学参考,同时也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提供了思路和条件。

有效教学策略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以上所谈仅仅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教学改革的深入给我们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课题,如何实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有待于今后无止境地探索,逐步充实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地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教育原理》 袁振国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历史教学的新视野》 刘军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历史教育展望》 余伟民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 陈伟国、何成刚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