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刘向荣:对“启发式教学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刘向荣:历史教学中的“
刘向荣:我教学生记忆—
刘向荣:一节“探究式教
刘向荣:历史教学中的“
刘向荣:闲谈“什么是有
刘向荣:历史教学师生互
刘向荣:如何开发作为课
周佳荣:《教育杂志》与
最新热门    
 
豆艳荣:求真、求实要有证据意识

时间:2009-10-18 17:13:03  来源:豆艳荣
 


参考文章1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老任


《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6985.html

 

 

参考文章2   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以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例 

《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胡运珉

http://hist.cersp.com/xspd/200710/7968.html

 

 

参考文章3   换一种思路“求真、求实”解“困惑”或许更好——与任世江、胡运珉商榷

陈新祥

/kcjs/kcyj/200711/8192.html

 


参考文章4   求佳,实现求真、求实的有效方法

郭子其

树德中学 四川  成都市   (610091)

/kcjs/kcyj/200711/8306.html

 

 

求真、求实要有证据意识

 

豆艳荣

 

本刊连续5期讨论教学中如何求真、求实的问题,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这反映了走进新课程后教师观念的变化。过去那种“以本为本、教科书至上”的框框已经被打破。很多教师在备课时能跳出教科书,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拓宽视野,这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进步。

在本刊已发表的和未发表的稿件中,大家对历史教学要以求真、求实为底线的说法,并无原则分歧。胡运珉老师的“困惑”在于不知道如何选择;陈新祥老师提出了选择的思路;郭子其老师则主张多介绍,让学生自己形成观点。任世江老师的回应实际没有把问题说透。如果纠缠于不同观点的选择问题,困惑依然解决不了。历史学是社会科学,是学术,不同观点的存在是常有的事。我们不仅应当了解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更重要的是了解学术观点的证据。从基本证据判断观点的可信度,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就拿引起争论的问题来说,是刘宗绪的《世界近代史》说得对,还是吴、齐本《世界史》的观点合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版本,也不在于是否是美国史的专家,因为即使是专家也会有分歧,中青年专家经常出新论,老专家因年纪大了有的也不搞研究了,但是他的名望在那儿了,书还是照样印,你信谁的?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那么,教师首先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如何独立思考?实质是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阅读史学著作,看作者的立论,要看他的实证过程,看他征引的材料来源。

改革开放近30年来,学术环境宽松了,对外交往频繁,尤其是研究世界史的,所见材料是30年前无法比拟的。很多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研究美国独立前历史成就显著的李剑鸣教授,他依据的材料比老一辈专家要更多、更广泛,很多英文资料大都是过去无法得到的。他在占有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更可信?我们常说,论从史出、史由证来,阅读史学著作也要把握这八个字,把目光集中到形成观点背后的史实上来,即依据的史料是什么,来自哪里?比较其他观点,哪个更充分、更有说服力?这样的阅读自然会产生你自己的选择,会有了你自己的判断。

另外,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史实上,要比放在观点上更重要。因为对中学生来说,多知道一个观点,似乎没有多少意义。让他们多知道一些基本史实,是不是更好?更有助于形成历史思维能力?更关注证据而不是结论。与其告诉学生,关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史学界有如是几种观点,还不如告诉学生,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有哪些现象。知道得越多,对什么是根本原因的思考才会有根有据。历史切忌无根无据的空论。没有证据就不要说话,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用傅斯年的这句名言衡量,中学教学有很多方式方法不是在培养正确的思维素质。

史学界还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在阅读中须注意。当某些观点或某一著作被质疑后,质疑者明明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但是,被质疑的一方却不回应,而以一家之言搪塞。不研究这一问题的人,在写书时也不加分辨,仍然采信前说。明显的例子是林华国教授的《义和团史事考》,他考证的问题没有人驳斥,但是也没有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至少中学教科书仍还沿袭旧的说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