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踏雪寻梅:高密一中高二
赵军梅:谈谈高中历史新
刘梅:自初一历史新教材
赵梅:历史教材中的美国
马立梅:初中历史教科书
马立梅:“用教材教”思
马立梅:“用教材教”思
马立梅:北师大版教材使
马立梅:历史教材标题的
李腊梅:浅谈“即时史”
最新热门    
 
孙梅:乌市高中历史2班研修总结

时间:2009-10-18 17:13:52  来源:孙梅
 

 

 

 

 

——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中历史(2)班暑期培训小结

 

 

 

 

 

2007年8月10 日开始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远程培训,拉开了新疆高中课程改革的序幕。

 

历史课程的变革从来没有经历如此巨变,它使得很多高中历史教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我们乌鲁木齐市高中历史(2)班的老师们,虽然在此之前或多或少地接触了高中课改的内容,但当怀着期待的心情撩起了高中课改的面纱时,还是感到了距离。而这些理念怎样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课时量够吗?课程评价怎么搞?我们以后在课堂上要达到一个怎样的角色转换?……问题扑面而来!这些问题更激起了老师们的求知欲望。

 

班里头四天集中学习的地点在较为偏远的36中,离这个学校最远的有61中沈镜民、刘钧、白咏梅老师,还有69中的裴春霞、唐家华老师。沈老师他们每天要起大早经过三次倒车,从城东头奔到城南头;裴老师他们坐火车从西站到南站,再倒车,四天来他们没因夜里上网提交作业,没因天气骤变,没因路途遥远而迟到。尤其是沈老师,作为特级教师、班里年纪最大的老师,每天听课一丝不苟,下课与老师一起讨论,夜里两三点还在几近瘫痪的网络平台上提交作业,全班老师为之感动,以他为学习的榜样。

 

54中的范亚磊老师,平时爱上网,没想这一业余爱好,这次给大家帮了大忙。第一个发现提交作业的邮箱错误的是他,第一个想出四种方法提交作业的是他,他让在电脑前已烦躁不堪的老师们心情舒畅起来。

 

我们班里的校级领导也多,陈福海、卢迎庆、杜永萍、刘钧、尹奇等校级领导,集中学习时关掉了手机,可忙坏了下课的他们。他们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没有因为学校里的公务繁忙而耽误上课、交作业、写评论,认真学习的精神老师们证明了他们是以身作则的好领导。

 

在我们班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杨素娟、张亚涛、陈世杰、白咏梅、党志红、刘进忠、裴春霞、李晓燕、李蕾、刘芬蓉、何羿霖、贺惠楠、汪安晨、杨淇、樊维林、谭海涛、冯小琴、林红、翟豫萍、崔渝、李庆军、李玫、陈玲、王玉惠、毛咏梅、谢菲、林艳、……等等,这是个优秀的团体!8月15日,被课程团队评为班级之星,课程简报经常出现我班的优秀作业。在陈亚东老师那里每天都有二十多篇优秀作业!我班的李晓燕老师的文章还上了“百家争鸣”这一以专家团队为主要供稿者的栏目,沈镜民老师被评为学员之星,孙梅被评为班主任之星……无论平台如何,我班的简报每天必报,在陈亚东老师的指导下,我班还开设了专题讨论区,每天都由两位老师来负责讨论。这是个群星灿烂的团体!

 

这个学习过程中,能有这样兢兢业业的课程团队和责任心极强、奉献精神极强的陈亚东专家,更是我们的幸福!有了他们,才有了引领,有了他们,才有了收获,有了他们,才有了群星灿烂!虽然千里之外,却心灵相通,犹如近在咫尺,让我们体会到了课改引领者们的大家风范!

 

留有深刻印象的还有:8月11日那天,乌鲁木齐市副市长童兆玲在市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浩同志,市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军,市教育局职成教处处长王常青,市教育信息服务中心主任魏学东的陪同下来到了我们的培训点,看到教师们在炎热的阶梯教室中安静地听课,认真地做笔记,积极地思考时,童市长很高兴。她与历史培训点学科负责人孙梅和阿巴白克力老师亲切交谈,高度评价了历史学科培训组织的有序性,老师们在简陋的条件下仍勤奋努力的精神,还勉励老师们好好学习,争创优秀。

 

 

 

 在培训过程中,涌现了很多精彩篇章!如:在历史老师要阅读什么书的讨论中,沈镜民老师的一段话颇为经典:

 

“我主张当历史教师的不但要多读一些与自己专业知识有关的书籍外,还要多看一些报纸。特别是与中学历史教学密切相关的一些专题学术研究文章。凡与中学历史相联系的许多课,我们都能读到。这对于我们历史教师真是很有益的。其中许多报纸还对一些历史知识专业性专题有一定的针对性,我是非常欣赏的。例如《大家文摘报》的最后一版即16版,几乎全是这方面的问题。有些报纸谈到的历史专题,是一些学者多年来对某个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对自己进修还是中学教学都是有益的补充,我已经剪了几十本、分为《史海拾零》《动物世界》《人间正气》《人间百态》《青少年犯罪研究》《自然风光》《军事天地》《与中学教学相关的史实》《健康生活百事通》等十大类型的剪报。它对增加我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至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书籍,那更是要经常读的。因现在高考是政史地大综合,三门课捆绑在一起考,你如果只注意历史知识方而的进修,面忽略了政治、地理方面一些知识的进修,是不够的。”

 

通过这个学习的过程,老师们不仅学到新知识,通过做作业、参加讨论,教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更新,不少教学中的问题、对新课改的困惑还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同老师们通过平台,总结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供老师们交流。例如:张亚涛老师关于怎样算一堂好课的问题,给了经验性的总结:

 

“要上好一节课,我认为需要研究的主要有七个方面的问题:一、在新课程下,首先要研究课标。通过研究课标设计三维教学目标。第二、是学生。学生属于重点班、实验班、普通班或提高班等哪类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如何,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调整教学。第三、是教材。在新课程下,有时甚至要研究比照多种版本的教材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第四、教法。依照目标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课。讲述法、讨论法、多媒体、游戏法、参观调查法、创作表演、小组合作等等各种方法都需要认真考虑后进行选择。第五、教学环节。如本课有哪些重点?可能需要多长时间完成?这些重点怎样突破?选用的教学方法什么时间使用最佳?其他内容怎样安排合适?作业怎样布置?学生大致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等等。第六、研究教学细节。比如提问,何时提问?怎样提问更好?使用怎样的提问语气?教师以什么样的表情提问?是否还需要借助手势等方式?提问哪类学生合适?是否需要给不爱举手的同学表达的机会?这个问题是否能给不爱举手的同学带来激励作用?如果能给不爱举手的同学带来激励作用这个问题是否还需要加词加句添设情景做铺垫?怎样铺垫更合适?等等。第七、摸索评价方式。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

 

班里每天的作业都有让陈亚东老师赞语连连的。如课程简报第十期上,有我班陈玲老师的作业:以开卷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陈亚东老师这样点评道:

 

这份作业太能体现此次培训的效果了。第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得到了初步的反映;第二,考查学生从三维目标的三个维度入手;第三,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考查的一个内容;第四,在评价中体现合作。当然,或许正是因为刚从培训得来收获转而进行设计,有些地方可能值得更深入的思考:如,过程性评价同终结性评价的联系没有得到处理,也就是说,单纯凭开卷考试来评价学生,即便在理论上是否可行?知识与能力为什么要分开测试?等等。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意识难得,这种积极的态度值得我们赞许。

 

我们的每一点精彩、每一个进步、每一次收获都伴随着课程团队和陈亚东老师的辛苦和鼓励。老师们在最后的研修总结中道出了最真实的感受!

 

 

 

“培训是短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我班党志红老师说:

 

14天的辛苦培训即将过去,我有许许多多的感受和触动。回想这些年的历史课堂教学工作,虽然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但确不怎么“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看到专家们的精彩指导点拨、案例中那些完美的教学设计,挥洒自如的授课风范…..我惭愧、我激动、我震动。我们决不能把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遗憾全都推给课程体系的新旧。新课程的确给我们提供了师生共鸣的大舞台,但能否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绝非易事。我感到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们要坚决摒弃过去那种围着大纲教科书分析梳理教材就算完成教学任务的旧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向以下目标努力:

一、 认真备课

 

首先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

 

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对其中的每一个概念都要找到依据做到心领神会。二要研究学生状况,准确把握他们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兴趣爱好。

 

其次、根据标准教材学生状况找出重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在这一点上决不照搬教参,教参只作参考。

 

再次、要认真研究学习优秀的授课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重难点的突破、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的引入、师生互动活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 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把课上好

 

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要挤出一定时间去查阅相关的史学资料像北京的李晓风老师学习,严谨治学、一丝不苟。李老师推荐的书目我要想方设法买到认真阅读,另外还可以上网查阅像《中学历史教参》《中国历史课程网》等网站。积累丰富的史学知识,以应对学生的需求。

 

其次、要虚心向同行学习,多交流多听课,勤反思自己、取长补短。在此也希望课程组的老师们继续给我们提供学习的平台,我们能在网上继续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思路以及史学新信息。

 

再次、在自己课堂教学艺术上要下深功,练就好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听有所感、学有所获。

 

三、发扬团队协作精神,落实课改精神为我们历史新课程改革作微博的贡献。我要利用我在我校历史老师中最年长的这一优势,团结好大家体验感受新课改,及时总结写出感受。如每一节课、每一单元的围绕目标落实的反思。

 

四、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尤其课改与高考方面的。在考考中成绩不拉在其它科目后面。

 

以上就是我参加这次新课程培训的感受,只是针对自己的不足想在以上各方努把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历史教师。

 

 

 

李蕾老师: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新课程我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印象最深的是它专题式的教学体例,使我感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到高三复习时才会涉及到专题设计,专题教学难度大,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新课程以专题式体例,古今中外贯通的编排,改变了中学教材中长期使用的通史体例及循环和半循环式排列的方式,更加注重历史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基础性和多样性。几年下来一直带高一,对于中国史的课已经比较很熟了,工作起来的压力也已经远远没有刚开始的时候那么大,有时候都会有些倦怠了。去年开始上高二的课,面对世界史的教材,我明显感觉到自己需要重新开始,想要把以前在大学学的知识在讲台上讲出来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总感觉到以前学得和现在要用得往往是脱节的,于是我开始重新读书。每节课的内容在阅读了教材之后,我再尽可能多得去看其他的资料和书籍,一年下来我积累了不少内容。尽管如此我知道自己的经验还是很少,要想教好每一节课就要脚踏实地去做,要在实践中探索与体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满足。新课程的培训开始后,我感到自己又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内容都是新的,有很多还是自己不了解的,看了专家们的讲座和内地老师的讲课,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知道的太少了,想要弥补这一差距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

 

远程研修平台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以前的学习通常是一本书、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如今的学习是一台电脑,一个平台和以前大不相同了,课程是新的,交流的方法也是新的。除了开始的几天网络不太通畅以外,其他的时候还是很好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利用网络进行交流,信息量大,方便快捷,是网络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专家的点评,学员们的优秀作业,可以登陆学科网站或是其他老师的博客浏览大家的文章,博采众长,发表评论,短短的时间之内网络让我们了解了太多。正如高中历史课程简报(创刊号)的发刊词中所说:号称“远程”,却颇感亲近!不能“促膝”,却有如面谈!

 

杨素娟老师感慨道:

 

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高中新课程改革,2007年的暑期我们参加了为期14天的远程培训。在这14天里,有渴望、有信心、有焦急、有交流、有碰撞、有无奈…种种心情交织在一起,伴随我们一起走过;在这14天里,天南海北的学员共同学习、共同反思、共同进步…种种行为汇聚在一起,伴随着我们共同成长,同时又让我们真正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挑战;视频、文本、专家、先期课改的教师、教研员、课例案例、讲座内容,看似那么遥远,却又离我们是那么近,好像充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新课程标准、历史学科特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有效课堂教学、发展性学习评价、教师的历史素养、凸现人文、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等等,让我们有一种跃跃欲试,让我们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期待,更让我们充满信心。14天的学习即将结束,在这14天里,更让我们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的老校长毛由金先生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流的教师,必须具备师魂、师德、师能,但要做到这些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必须读书学习。”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中新课改,我想说的就是,作为教师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同样就选择了付出奉献,更要终身学习,更新观念,脚踏实地,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来完善自己,不要照搬,不要移植,用自己的独特去演绎精彩,使自己的课堂永远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特别感觉。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首先要认识你自己,做你自己,如果说我们无权选择自己的工作环境,那我们就要尝试着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翟豫萍老师:

 

经过近半个月的新课程培训,让我受益非浅。从刚开始的迷惑,郁闷到现在的初步理解,逐步掌握,其中有喜悦,有成功!从不会使用电脑到进入作业区打字、交作业、提交评论、发表感想。是啊!进步都是自己体会的,喜悦都是自己品味的。通过收看视频,聆听了专家和有经验的一线课改区教师们的心得,使我感受很深,对课改中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新课程改革必将给中学教学带来极大的震憾,必将引起教学思想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古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在新形势下已经不能适应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早日准备。相信是完全可以胜任新课程的。

 

……

 

感慨万千!感谢历史课程网远程教育平台,感谢历史课程团队,感谢陈亚东老师,感谢每一位参与培训的老师们,感谢这个暑假!

 

通过这次学习,老师们对高中课改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高中历史课程的变革内涵很深,它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拥有这样一批好老师,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实践新课程的浪潮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强烈的时代意识和责任感,课程改革道路上的希望!

 

为了中国基础教育的明天,用我们的勇气和智慧去完成卓有成效的新探索吧!

 

附录1:《课程简报采录历史04乌鲁木齐2班信息统计》(截止82210期)

 

 

 

课程简报采录历史04乌鲁木齐2班信息统计

(截止第10期)

第2期

毛咏梅老师:案例点评

 

第5期

历史04乌鲁木齐2班:群星璀璨栏目的“班级之星”

李晓燕:百家争鸣

张亚涛、范亚磊:案例点评

沈镜民:作业赏析

班级简报:简报选萃

 

第7期

班主任孙梅:群星璀璨 团队之星

王玉惠:案例点评

刘钧、林艳:作业赏析

汪安晨:互动空间

 

第8期

沈镜民:学员之星

杨淇、李蕾、裴春霞、党志红:作业赏析

 

第10期

陈灵丁、何羿霖:作业赏析

张亚涛、陈玲:案例点评

 

简报栏目

简报期数

团队之星

班级之星

班级简报

学员之星

百家争鸣

案例点评

作业赏析

互动空间

2

 

 

 

 

 

毛咏梅

 

 

5

 

乌鲁木齐2班

第2期简报

 

李晓燕

张亚涛、范亚磊

沈镜民

 

7

孙梅

 

 

 

 

王玉惠

刘钧、林艳

汪安晨

8

 

 

 

沈镜民

 

 

杨淇、李蕾、裴春霞、党志红

 

10

 

 

 

 

 

张亚涛、陈玲

陈玲、何羿霖

 

共计

1

1

1

1

1

6(人次)

9

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